國學的天空的讀後感

國學的天空是一部國人都應該看並且能看懂的書,提到國學就不得不提到儒家和道家,他們的思想可以說影響了古代中國的文化歷史。下面是有國學的天空的讀後感,歡迎參閱。

國學的天空的讀後感範文1

小時候知道孔子,好像是在批林批孔和打倒孔家店開始的。那個時候才剛剛記事,文化大革命還未結束。我是在大字報和標語中知道了孔孟之道,孔孟之道作為維護封建皇權和倫理的理論基礎,是大毒草,是被革命的對象。對孔子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是封建舊制度的代言人,是一個蒙蔽中國老百姓幾千年的偽君子、大壞蛋。那個時候,我們把他叫做孔老二,對他只有蔑視和憎惡,沒有尊重,沒有一點點好感。

隨著年齡的增大和國家對傳統經典教育的恢復,慢慢對孔孟之道的了解多起來,孔孟之道不再是大毒草,孔子也不再被人們鄙夷的稱作孔老二。後來,自己買了《論語》,也就是為了看《論語》而看,好似在學習古文,在記憶其中的經典名句,對孔子學說的認識並不深刻,也不系統,也沒有多少體會和感受。

真正的對孔孟之道精髓的理解,是看了《國學的天空》這一本書。應該說,我們對於孔子學說的學習和教育還是確實存在很多偏見和不足。傅佩榮老師對於孔子學說的演繹,深入淺出,他總結了孔子學問的三個特點。即學習傳統、學思並重、學行並重。

學習傳統,在孔子時代指的是學習五經六藝。孔子不僅學習傳統的智慧結晶,也習得傳統技能。所以他在30歲的時候就已經展現為一個人才的典範了。現在需要學習的傳統,就應該包括我國自古至今所有文化的經典之作,也應該包括其他文明的經典之作。學思並重,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僅僅知道學習是不夠的,還必須學會思考,否則一味接受外來的資料和信息,沒有一個中心思想予以統一,難免導致混亂。在這一點上,就要按照哲學中的“揚棄”處理,對任何事物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簡單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不能犯片面性和絕對化的錯誤。既要有發揚、保留和繼承的“揚”的過程,也要有拋棄、克服的“棄”的過程。既要要去其糟粕,也要取其精華,要有批判,也要有繼承。學行並重,是要注重實踐,特別是道德實踐、社會實踐。好學首先要降低物質的欲望,還要在言行上磨練自己,然後在向良師請教的基礎上使自己走上正途。我們要認真對照學習毛主席的《實踐論》,在認識事物的時候,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進變化,分清事物彼此間的區別聯繫,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發揮自己的潛能,不斷提高自己勝任本職、服務社會的能力。

要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發揮自己的潛能,不斷提高自己勝任本職、服務社會的能力,就要從自身做起,珍惜寶貴的時間,利用一切時間來學習,象書中講的老人粘蟬一樣,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在有限的生命區間裡掌握足夠的知識和本領,充分發揮自身潛能,成就一份事業。成就一番事業,還應該牢記自己的社會責任。研讀經典的目的,就是要在學習中了解過去幾千年社會發展的歷程,從經典學習中學習經驗,在實踐中提高自己,在主動把握自身走向人生正途的同時引領大家一起造福社會,擔負起社會的責任。這也就是學到了儒家的入世情懷。

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學習國學經典,不僅僅是讀了一本書,更不是把其中的隻言片語拿來運用,而是在學習中領會書中的精髓,讀經典,悟人生,在實際工作生活中對照自己的責任,每日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反思自己的思想行動是否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從而在創先爭優實踐中自覺地修改不足,提高自己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國學的天空的讀後感範文2

人人都能看懂的國學入門之作,用孔、孟、老、莊的智慧解答當代人的心靈困惑。

孔子主張“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性的價值必須由內而發,人道確立則萬物亦得以安頓。讀完本書後我一直在想,這本書留給我最深印象的是哪一節呢,我的頭腦中立刻出現孝敬父母這一章,孔子認為,孝順出於子女愛父母之心,這種愛心自然表現為和悅的神情與利臉色。尊重長者,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這種美德在一些獨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現,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家庭生活鏡頭:吃過飯後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卻在那裡忙碌著收拾碗筷;家裡有好吃的東西,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嘗,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後,百般關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凡此種種,值得優慮。有無孝敬父母的習慣,不單單是子女對父母的關係,其實質是一個能否關心他人的大問題。在家裡能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到社會中,才有可能做到關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對祖國的忠誠。因此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培養孩子尊敬長者,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要以身作則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長輩的楷模。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直接受父母對待長輩態度的影響。在此,我想結合本書中的一個小故事來談一下我的思考。從前有一對中年夫婦對年邁的父母很不教順,他們把老人攆到一間破舊的小屋裡居住,每頓飯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東西給老人。一天,他們看到自己的兒子在雕刻一塊木頭,就問孩子刻的是什麼,孩子說:"刻木碗,等你們年紀大時好用。"這時,這對中年夫婦猛然悟,把自己的父母請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隻小木碗拿出家晨最好吃的東西給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轉變了對他們的態度從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可見,父母的榜樣,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現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況還是存在的。有些中年夫妻不僅不照顧自己的父母,反而千方百計"刮"老人們的財物,這給自己孩子的影響更不好了。因此,我們不得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還要時刻不忘照顧年邁的父母親,決不能添了兒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說平時因居住地較遠,工作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處,那么在休假日要儘量抽時間帶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幫老人做些家務,同老人共聚同樂,盡一份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如此日長時久,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也會逐步養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有無孝敬父母的習慣,不單單是子女對父母的關係,其實質是一個能否關心他人的大問題。在家裡能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到社會中,才有可能做到關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對祖國的忠誠。因此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培養孩子尊敬長者,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國學的天空的讀後感範文3

國學的天空是一部國人都應該看並且能看懂的書。

提到國學就不得不提到儒家和道家,他們的思想可以說影響了古代中國的文化歷史。

對於入世者,孔孟之道可謂必修;出世者則與老莊相伴。

孔子主張“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性的價值必須由內而發,人道確立則萬物亦得以安頓。孟子認為“思誠者,人之道”,只要真誠,就可以體驗自我要求的力量,走上人生正途,由此活出人格的尊嚴與偉大。

老子的修養方法是虛與靜,以道為本源,由此孕生智慧,則人生的困境與虛無之感化解於無形。莊子相信人的最高智慧在於明白“未始有物”,既然哪些,在現實生活中,人生何必執著?何不逍遙自得,與道同游。

儒道兩家亦頗有淵源,孔子多次問禮於老聃。而在百家爭鳴後,唯有儒道兩家存在至今。究其因緣,大有說頭。

兩者既有對立,也有互補。在不同時期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對中國歷史起過很大的作用。在漢初,休養生息的政策之實施正是對道家之學的借鑑。而武帝時期,重用儒生也是國家要強盛的一種思想需要,正所謂不立不破。

對於中國的士人來說,儒家之學可立偉業,道家之學養天年。兩家之學為中國讀書之人提供了兩條可以選擇的路,此路不通還有一條,眾人又何樂不為呢?

當然了,一般都是先想平天下的嘛,人最初的理想總是很宏偉的。在現實的打擊下,理想破滅了,心靈需要慰藉。這就找到道家之學。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道家仍可存在發展。當然也和起清靜無為,與世無爭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