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面試問題

支教面試經典問題

1、你為什麼要參加支教?(或你認為我們支教活動的最大意義在哪裡?)

這個是對每一個參加面試的同學都要提出的問題,出發點是考察報名者最基本的方面。我們認為,去奉獻愛心、給孩子們帶去一些幫助是正確的動機。鍛鍊自己的能力,取得一份人生經歷,對自己將來的發展有利等回答不被我們讚賞。去支教,你會自然獲得這些,但不合適因為這些才前去支教。

2.你以前參加過什麼志願者活動?(舉例說明)

3.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很多大學生選擇利用假期打工掙錢,選擇支教就意味著清貧與奉獻。對此,你怎樣看待?你如何使自已儘快成為一名合格的支教教師?

(命題思路:著重考察應試對象的責任感和進取心)

4、如果你很優秀,事情很多,你會把支教放在第幾位?

對於比較出色的同學,身兼多職是很常見的情況。學習、各種學生幹部工作、各種社團工作、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支教,很多時候不可迴避地會產生時間上的衝突。首先,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能夠合理堅定地分配時間是我們應該具有的能力;其次,學習是第一位,這點我們沒有疑義。但對於其他方面,我們傾向於選擇真正願意投身於支教這項事業的同學。

5.如果你是調研與實踐組長,會開展哪方面的活動及調研主題?

6、根據你的了解,你認為支教團目前最大的不足是什麼?問題出在哪裡?

此題考察同學們對我們團隊的關注情況以及自主思考、善於分析等能力。如果對團隊沒有充足的熱情,缺乏基本的了解,此題很容易誇誇其談,空泛偏離。很多同學對此題回答不夠理想,或者認為沒有不足(顯而易見這是不可能的);或者空乏而談,沒有價值。

7、如果領隊意見成為了少數,而你也與領隊意見相左,你會怎樣處理?如果事情非常緊急,需要立即作出決斷,你又會怎么做?

此題考察同學們對團隊事務處理方面的認識。前一問回答“加深溝通、換位思考、顧全大局”等都是可以的。後一問是假定的特殊情形,遇到過的實際情況,此時我們傾向於服從領隊意見。

8、四人一組去做家訪,你是組長,請給大家分配下任務。

此題考察同學們的組織能力和團隊協調能力。西部支教去年開展的家訪以四人為一組,基本分配是:出發前小組中擔任孩子班主任的隊員了解孩子基本情況;家訪中兩人負責交談,一人負責記錄,一人負責拍照,之外大家注意了解學生家庭實際情況;返回後負責人及記錄者建立貧困學生檔案,拍照者拷出照片分類存檔。當然我們不會要求大家答出這些,能夠嘗試將任務分配到人的回答我們都給予了肯定。但相當多的同學只是空泛地描述他認為的家訪流程,即“我認為家訪應該先……,然後……,然後……”這種回答已經偏離了問題,我們不讚賞。

9、你正在上課,突然兩個孩子打起來了,你怎樣處理?

此題考察同學們的應急反應和妥善處理方面的能力,這也是我們支教過程中不只一次遇到過的情形。部分同學回答“先把孩子分開到原先的座位上,安撫一下,然後繼續上課,課下詳細了解後處理”,這是我們贊同的處理方式。但也有部分同學又犯了偏離主題、空泛描述的錯誤,回答“要和藹,不能批評孩子,要有耐心”等,這是對待孩子的正確態度,但不是處理方法,我們不讚賞。

10、你描述自己性格( ),請舉個具體事例證明。

此題目的在於加深對同學們性格等方面的了解。大家選擇合適的事例簡單陳述即可,但此題回答情況並不好。部分同學不能選擇合適的事例,猶豫吞吐;另外部分同學十分健談,描述非常細緻,但冗長而脫離主題,不能很好地向我們傳達所需的信息。

11、談談你的缺點吧。

此題考察大家對自己的認識,也是為了加深對大家的了解。人都有缺點,誠懇作答即可,我們會予以客觀評價。但很多同學避重就輕,顧左右而言他,諸如“我說話比較快”、“我太愛笑”之類的回答,我們不讚賞。

12、假如你的第一次面試和後期考核成績都很好,但是最終卻沒有選上,你怎么看待?

此題考察大家對支教、對志願服務的認識深度,遠沒有看上去那樣簡單。我們認為,願意投身於公益的人應該有寬容淡定的心態。我們比較讚賞“明年我還會再努力,我會……”、“我還可以用其他方式支持團隊,比如……”等回答,而對於“我會想知道原因”、“我覺得我不比別人差”“不會吧”之類的回答,我們表示理解但不讚賞。

13.由於工作需要,把你安排到管理安全和調研等事情不再擔任教學任務,你會怎么做?會不會有思想的牴觸!(此問題是假設,工作安排是擔任教學任務的同時負者其他事情)

此題考擦的是不是服從管理、團隊意識。思想上有牴觸是可以理解的,但需服從組子的安排,並要認真完成各項工作。

14.假如你在支教時擔任班主任,為了把本班建設成為健康、文明、向上的優秀班級,你打算怎樣實現這一目標?你將如何處理與其他班級之間的關係?

(命題思路:著重考察應試對象的計畫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

15.作為支教志願者缺乏教學經驗和班級管理經驗是必然的。那么你將怎么樣在一定的時間內彌補這一缺陷呢?

支教面試經典問題

一、根本目的類

為什麼參加支教?你認為支教的意義是什麼?√

答:這個是對每一個參加面試的同學都要提出的問題,出發點是考察報名者最基本的方面。我們認為,去奉獻愛心、給孩子們帶去一些幫助是正確的動機。鍛鍊自己的能力,取得一份人生經歷,對自己將來的發展有利等回答不被我們讚賞。去支教,你會自然獲得這些,但不合適因為這些才前去支教。

你認為作為一名支教老師最重要的素質是什麼,並簡述理由你認為成為一名研究生支教團隊員應具備哪些素質?如何快速成為一名優秀的支教教師?作為支教志願者缺乏教學經驗和班級管理經驗是必然的。那么你將怎么樣在一定的時間內彌補這一缺陷呢?

答:命題思路:著重考察應試對象的責任感和進取心。堅持··工作需要堅持·愛也需要堅持··連同學們都在堅持

你為什麼要報名參加研究生支教團工作?

答:①人和工作的關係是建立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的。通過幾年的工作我發現我的性格特點:(省略,自己發揮)。我的自我認知讓我覺得我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②我是一個進取心或者工作成就心很強的人,我不喜歡閒著。支教活動比較多而且能遇到不同的新問題,我覺得很有挑戰性,我喜歡挑戰。現在的工作比較清閒,雖然我可以用其他廣泛的興趣愛好來彌補工作悠閒這個缺憾,但對工作的過程我感到不能滿足。

③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很傳統的,喜歡助人為樂,很佩服古人的高風亮節。教師有廣泛的社會功能,這個職位能讓我實現我的社會理想,因此對這項工作有著濃厚的興趣和熱情。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來支教。

④而且我的專業很對口,在原單位怕技術荒廢了。

4、你是如何認識研究生支教團工作的?

5、你是如何理解志願者精神的?

答:(奉獻、友愛、互助、進步)

6、你是怎么樣來看待中國扶貧接力計畫研究生支教團這樣一個項目的?

二、能力考察類

1、突發事件的處理:孩子上課生病了,孩子上課打架了,自己在外面生病了,東西丟了等等

答:此題考察同學們的應急反應和妥善處理方面的能力,這也是我們支教過程中不只一次遇到過的情形。部分同學回答“先把孩子分開到原先的座位上,安撫一下,然後繼續上課,課下詳細了解後處理”,這是我們贊同的處理方式。但也有部分同學又犯了偏離主題、空泛描述的錯誤,回答“要和藹,不能批評孩子,要有耐心”等,這是對待孩子的正確態度,但不是處理方法,我們不讚賞。

2、如何組織一次活動?你參加(組織)過哪些重要活動?效果如何?四人一組去做家訪,你是組長,請給大家分配下任務。

答:此題考察同學們的組織能力和團隊協調能力。西部支教去年開展的家訪以四人為一組,基本分配是:出發前小組中擔任孩子班主任的隊員了解孩子基本情況;家訪中兩人負責交談,一人負責記錄,一人負責拍照,之外大家注意了解學生家庭實際情況;返回後負責人及記錄者建立貧困學生檔案,拍照者拷出照片分類存檔。當然我們不會要求大家答出這些,能夠嘗試將任務分配到人的回答我們都給予了肯定。但相當多的同學只是空泛地描述他認為的家訪流程,即“我認為家訪應該先……,然後……,然後……”這種回答已經偏離了問題,我們不讚賞。

3、你想組織一次開闊學生視野的活動,校領導已經批准,但是有一個班的班主任以影響學生成績為理由,拒絕讓其班上的同學參加,你會怎么做,如何說服他們?

答:如果這名班主任能講理,就試圖說服他,說明開闊學生視野對學生的意義與好處,可以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動力;

4、你參加過哪些志願服務活動?有何收穫?

5、你組織的最成功的活動或項目是什麼?你是怎樣組織和發動大家的?

6、你對本屆研究生支教團的服務地了解嗎?包括地域民風民情等。

7、如果領隊意見成為了少數,而你也與領隊意見相左,你會怎樣處理?如果事情非常緊急,需要立即作出決斷,你又會怎么做?

答:此題考察同學們對團隊事務處理方面的認識。前一問回答“加深溝通、換位思考、顧全大局”等都是可以的。後一問是假定的特殊情形,遇到過的實際情況,此時我們傾向於服從領隊意見。

你在思考時,應明確以下思路:一要處以公心,冷靜對待;二要再全面分析自己意見的正確性和可行性;三是如確認自己的意見切實可行,則可以向主要領導進一步反映陳述;四是經過反映陳述,仍得不到贊同和支持,可保留意見,若屬重大問題可向上級反映。回答時,一步一步,將自己的觀點逐層展開,使之環環相扣,從而增加答問陳述的邏輯性。

8、由於工作需要,把你安排到管理安全和調研等事情不再擔任教學任務,你會怎么做?會不會有思想的牴觸!(此問題是假設,工作安排是擔任教學任務的同時負者其他事情)

答:此題考擦的是不是服從管理、團隊意識。思想上有牴觸是可以理解的,但需服從組子的安排,並要認真完成各項工作。

9.假如你在支教時擔任班主任,為了把本班建設成為健康、文明、向上的優秀班級,你打算怎樣實現這一目標?你將如何處理與其他班級之間的關係?

答:命題思路:著重考察應試對象的計畫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

10、.現代教學的核心理念是民主平等,你認為在教學中要特別尊重學生的哪些學習行為?

11、.現在社會上出現多起傷害學生的事件,你認為怎樣才能保證學生與志願者的安全?

12、支教到中途,由於艱苦,其中一個私下給你說,他(她)堅持不住了想回去,你又該怎么辦呢?

  三、自我認識和看法類

1、你有哪些優勢?

你主要的優點、缺點有哪些?你認為自己在這項選拔中的競爭優勢是什麼?有那些特長?

答:優點:此題目的在於加深對同學們性格等方面的了解。大家選擇合適的事例簡單陳述即可,但此題回答情況並不好。部分同學不能選擇合適的事例,猶豫吞吐;另外部分同學十分健談,描述非常細緻,但冗長而脫離主題,不能很好地向我們傳達所需的信息。

缺點:此題考察大家對自己的認識,也是為了加深對大家的了解。人都有缺點,誠懇作答即可,我們會予以客觀評價。但很多同學避重就輕,顧左右而言他,諸如“我說話比較快”、“我太愛笑”之類的回答,我們不讚賞。

分析:這個問題主要考察考生對人才的基本素質的正確認識以及能否全面、客觀地評價自己,從考生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上考官還能看出考生是否自信(或者自傲、自卑)。

考生回答時除了注意上面三個要點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儘管這是你的主觀評價,受個人自信程度、價值取向等影響很大,也就是說你所描述的優、缺點與實際情況可能不符,但你的陳述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考官對你能力的判斷。例如考生謙虛他說自己語言表達能力尚需完善,那么儘管你實際在面試中語言流暢、結構清晰、層次分明,且能夠充分利用非言語符號,但考官下結論時多多少少會受到考生自己否定性結論的影響。

作為一個“社會人”,考生實際具有的優點是很多的,如:勤奮學習、集體觀念強、善於分析問題。人際溝通能力,甚至連聽母親的話、對愛情忠貞也是優點,但考生一定要突出重點:非常出色的特質和與報考職位相關的優點。若考生反覆強調的優點其實很一般,就會適得其反了。同樣談缺點也應從這兩點出發,不過具體處理卻恰恰相反;一個是“避實就虛”,談一談無關緊要的小缺點,而不要過於坦白暴露自己能力結構中的重大缺陷,另一個是談一些與報考職位無關或關係不大的缺點,例如考生報考某局資料室檔案管理員,就可以坦然相告自己組織大型社會活動能力較差。此外還有一個“投機”的辦法,就是談自己的“安全缺點”,就是那些在某些場合是缺點,但在另外一些場合下又可能是優點的缺點,如你與那些對工作不負責任的人很難相處,經常由於苛求自己做事十全十美而導致工作的延誤等。不過這種“安全缺點”由於易讓經驗豐富的考官認為你是“油嘴滑舌”,所以應慎用!

③談論優點應注意表情、神態、語調等,請“低調”處理。有時可表示自己“更上一層樓”的希望和努力;談論自己的缺點不要停留於缺點本身,可將重點放在自己克服缺點的決心和行動上。

④不要泛泛而談,可以結合事例具體說明--儘管考官未明確要求。

⑤談優點不要超過三個(具體或強調談論的優點);談缺點只談一個並不少。

2、對西部農村和教育有何印象和看法?

3、對集體生活的看法?

4、對於要做的事情不感興趣會怎么辦,能否堅持下去?√

5、在支教地點,除了教學,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6、你專業排名並不是很理想,你認為是什麼原因?如何彌補?

7、如果錄取為研究生支教團乘員,將到支教地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你是如何打算的?如果被成功選拔,你準備怎么樣在服務地開展你的支教工作?有沒有一些創新的想法或者思路?如果你入選,你將在哪些方面做好支教準備?支教團目前最大的不足是什麼?問題出在哪裡?

答:此題考察同學們對我們團隊的關注情況以及自主思考、善於分析等能力。如果對團隊沒有充足的熱情,缺乏基本的了解,此題很容易誇誇其談,空泛偏離。很多同學對此題回答不夠理想,或者認為沒有不足(顯而易見這是不可能的);或者空乏而談,沒有價值。

9、在過去的社會實踐或志願服務中你學習到了什麼?

10、請談談你對你所從事專業的理解,在專業方面有哪些重要的成果?

11、如果這次沒能入選你會怎么辦?

答:此題考察大家對支教、對志願服務的認識深度,遠沒有看上去那樣簡單。我們認為,願意投身於公益的人應該有寬容淡定的心態。我們比較讚賞“明年我還會再努力,我會……”、“我還可以用其他方式支持團隊,比如……”等回答,而對於“我會想知道原因”、“我覺得我不比別人差”“不會吧”之類的回答,我們表示理解但不讚賞。

我以為,既來之,則安之。即敞開心懷,坦然處之,不以成敗論英雄,只要經過自己的奮鬥,對得起自己的努力,不必十分在乎最後的結果。既不因通過而沾沾自喜,也不因失利而喪失信心。應當從中吸取更多的經驗教訓和其他選手的優點,避免在今後工作中再出現類似的問題。就這點來說,就是一種收穫和勝利。

四、工作經驗類

作為學生幹部,你在工作期間取得了哪些成績?

你認為在你的大學生活中最成功的是什麼?原因?

你曾經碰到過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用三個詞來概括自己的大學生活或者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