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資料:粵曲

粵曲源自粵劇清唱。約於清道光年間,有以清唱粵劇為 業的八音班。

民國以後,在茶樓歌台上逐漸出現了明目女子演唱粵曲,人們呼 她們為“女伶”。她們改“戲棚官話”為廣州方言,改假嗓為真嗓,並劃分為大喉、平喉(此為男角專用腔)、子喉(為女角專用腔)3種唱法,粵曲進入了鼎盛時期,史稱“女伶時期”。

辛亥革命後,又出現明眼女藝人(亦稱“女伶”)演唱粵曲。1918~1938年,是女伶演唱的全盛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推陳出新”的方針指引下,粵曲出現了一個欣欣向榮的局面。1958年,集中優秀演員和樂師,成立了廣東音樂曲藝團,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力改革創新,使粵曲從基本單一的站唱,發展為有彈唱、說唱、表演唱、小組唱等多種形式,培養出大批新生力量,在創作出大量新曲目的同時,還整理了不少傳統曲目。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粵曲備受摧殘。“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粵曲逐步得到恢復。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採取繁榮創作、培養接班人以及大力推動民眾性粵曲演唱活動等措施,使粵曲從20世紀80年代起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