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手抄報內容:過端午節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在我們四川把端午節叫端陽。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現在端午節是國家的法定節假日。老師告訴我們端午節還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不僅如此日本人,韓國人也要隆重過節呢。

端午節吃什麼呢?當然要吃粽子囉。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我知道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是戰國時期楚國人,被排擠而流放,於是他投汨羅江表示自己的愛國忠心與清白。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老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到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後世每逢端午人們還要舉行划龍舟比賽。

老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糯米捏成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有了吃粽子的風俗習慣。

今年的端午我們家是怎么過的呢,讓我來慢慢告訴你。

一大早,奶奶就叫我一同去採藥,她說“這一天百草都是藥”因為這一天許多人都把采來的草藥捆成一把一把賣給城裡人,我和奶奶穿過池塘,走了很遠的山路才扯了一些野陳艾,水菖蒲,藥味很濃烈。我們要拿回去掛在屋門上晾乾,今後熬水沐浴,對蚊叮蟲咬止癢驅痱子很有效喲。奶奶還說:“過去還有香爐草,可以用來熬水,大人小孩喝了都去身上的毒氣”原來端午節還有這么多科學知識。

現在,看看我們是怎樣包粽子的。我們農村很少去買現成的粽子,要吃得新鮮就要不怕辛苦,自己動手嘛。首先要泡糯米(我們這邊也叫酒米)淘洗乾淨,泡三個小時以上,如果覺得吃起來太黏太膩,也可以加入少量洗乾淨的飯米一起浸泡,泡好的米似乎真的有一種酒香,實際上,醪糟也是要用酒米的。

包粽子的粽葉可以用往年曬乾的,也可以去採摘一些新葉,粽葉用熱水燙過洗淨晾乾備用,四川人包粽子有白味的,煮好放白糖吃,比較正宗。但也可以包豆沙,臘肉等,甚至有辣味的鹹粽子。包粽子有點像我們美術課上老師教的做菱角,酒米不能弄太多,粽繩要捆得鬆緊合適,以提起來不散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