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手抄報:國徽的來歷及含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設計和完成,是集體創作的成果,是許多專家、學者集體智慧的結晶,也是人民意志的體現。它凝結著許許多多設計者的心血;飽含著他們對中國共產黨的愛戴,對社會主義的嚮往,對新中國的深情。

國徽圖案的組成:

國徽中心為紅地上的金色天安門城樓,城樓正上方的4顆金色小五角星呈半弧形狀,環拱一顆大五角星。國徽四周由金色麥稻穗組成正圓形環,麥稻稈的交叉處為圓形齒輪;齒輪中心交結著紅色綬帶,分向左右結住麥稈下垂,並把齒輪分成上下兩部分。

國徽圖案的含義:

紅色和金色融合在一起,體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和莊嚴。

國徽圖案象徵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尊嚴。

國徽的由來和象徵意義: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清華大學和中央美術學院接受了中央政府命令,分別成立了國徽設計小組,執行新中國國徽的設計工作。

經多次諮詢研究,最後確定了國徽的圖案,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其意是用天安門圖案作民族精神的象徵;用齒輪、麥稻穗象徵工人階級與農民階級;用國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大團結。國徽圖案交由清華大學小組的教授高莊最後完成設計加工與塑造國徽模型。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發布命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徵。在雄偉的人民大會堂,在祖國的海關,在人民的法庭上,每當我們看到莊嚴美麗的國徽,心裡便會盪起一種崇高的愛國之情。

國徽呈圓形,圓形的中間上方是璀璨奪目的五顆金星,下方是雄偉端莊的天安門城樓,天安門城樓的正一方部是一個金色的齒輪,齒輪兩邊的稻穗對稱地向上環抱,至居中的頂部相合,齒輪的中心又繫著兩幅紅綬,呈弧形伸向兩邊,而後向下垂掛,使圓形的國徽有了堅定、穩定之感。國徽的基本色彩是紅、黃兩色,熱烈、美麗、崇高、莊嚴。

天安門圖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具有民族特色的雄偉端莊的天安門城樓的正面圖景,橫貫國徽的中下方,象徵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威武不屈的英姿。

齒輪、稻穗象徵著工人階級的農民階級。金色的齒輪,仿佛帶動整個國家飛轉向前,碩大的稻麥穗,也同樣象徵著人民的幸福,祖國的繁榮。

國徽上的五顆星,代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大團結,正上方的一顆大星,代表著中國共產黨。黨是燈塔,是太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四顆小星在一面呈半圓形環抱,象徵億萬人民,心心向著共產黨,堅強團結,眾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