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手抄報:中期漢民族共同語

中期漢民族共同語

隋唐宋時期,是漢民族共同語發展的中期階段。隋煬帝楊廣以洛陽為首都,把數萬戶富商大賈從全國各地遷徙到洛陽,推廣以洛陽為代表的正音和正語。唐朝時,洛陽話仍然被看作漢民族共同語的基礎。如孔穎達對經學的傳述和註疏,韓愈、柳宗元等在文學上的創作活動等,促進了漢民族書面形式的共同語的廣泛流傳。唐代科舉時賦詩作文也提出了語音方面的要求,即要符合從魏晉南北朝流傳下來的以洛陽語音為標準音的《切韻》的規範。

北宋都汴梁(今開封),洛陽話和汴京話十分接近,兩地流傳的語音被稱為“中原雅音”。南宋定都於杭州,中原雅音也隨之在杭州擴大了影響,以至於今天的杭州話還同中原官話有許多相似之處。但當時洛陽話仍處於標準音的地位,“中原惟洛陽得天下之中,語音最正”(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六)。

漢字手抄報:中期漢民族共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