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黑板報:母親愛我之心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幾個特別讓父母頭疼的時期,一是換奶瓶,二是什麼時候斷奶,三是什麼時候訓練如廁,不穿紙尿褲。媽媽教導我——關鍵時期一定要當機立斷。

她說要看天時、看地利還要看兒子的狀態所謂人和。在我產假結束準備上班的前十五天,母親就告訴我要訓練兒子認奶瓶,先喝水,再喝奶粉,逐步過渡,到我上班兒子已經順利接受奶粉,解決了我的後顧之憂,孩子也少了哭泣之苦。斷奶在春天兒子13個月,說斷就斷了。回奶的過程很辛苦,母親告訴我注意飲食,少吃油膩少喝湯,結果很順利就度過了痛苦時期。而在如廁訓練上更是如此,13個月的時候春暖花開,開始撤掉白天的紙尿褲,然後是一個月後撤去晚上的紙尿褲,在這個過程中,白天訓練他自己坐便盆,之後十九個月的時候趁天氣轉冷之前不再穿開襠褲,每一步都是有計畫、有準備並且循序漸進,這使孩子養成了很好的習慣,大人也輕鬆不少。

而在所有的關鍵時期,媽媽都教導我不要心軟,更不能反覆。比如斷奶,因為孩子哭鬧而心疼不忍斷結果前功盡棄,大人受苦不說,更苦的是孩子;還有因為大人怕麻煩嫌累而錯過孩子學習如廁的時機,都會造成日後的煩惱,母親告訴我有些事情是要順其自然,有些事情則需要有計畫地引導,不能一刀切,真是精闢辨證的育兒真經。

關於幼兒的教育:不要把父母的期望施加在孩子身上

德昀逐漸長大,開始接觸書籍與文字,媽媽教導我一不要拔苗助長,二一定要觀察孩子的發展了解孩子的需求,尤其要注意不要把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施加在孩子身上。

這讓我想起我七歲時看見母親的一個小本,上面寫滿了詩詞。那時候的母親,一邊乾農活,一邊看紅樓,在孩子睡熟之後還要做衣服以及寫一點育兒的記錄。她從來不曾對我們說過她的夢想,可是認識她的人都告訴我你的母親在讀書的時候是個才女,能書會寫。她從未曾要求我們每次考試都考一百分,也從未要求過我們一定考上大學,只說努力就足夠了。她教導出了四個大學生,一個博士,兩個碩士,如果單以孩子的成績論,那么她應該是個優秀的母親。但是,更重要的是她的教育思想,她只讓我們成為我們自己,而不是父母的期望實現的工具,我們的努力,是為了實現我們自己的理想,還有,為了報答父母為我們付出的辛苦以及養育之恩。

在我做了母親之後,更加理解了母親愛我之心,不是嬌縱,不是溺愛,而是大愛深似海,母親的遠見卓識,值得我一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