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黑板報內容:關於寒食節的起源

寒食節又稱禁菸節,至少在西漢就已形成。最初,節日日期及時長都不定,後來逐漸固定在冬至後105天或106天,也有說法是在清明前兩天。最初寒食節持續一個月,後來逐漸變為三天,其間禁火,要吃冷食。

關於寒食節的起源,歷史上主要有三種觀點:

首先是禁火說,認為寒食節的起源來自於周代就有的禁火制度。隋代杜公瞻在注《荊楚歲時記》時說:“《周禮·秋官·司烜氏》:‘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注曰:‘為季春將出火也。'今寒食準節氣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則禁火蓋周之舊制也。”這一看法多為後世研究者所認同,但對於周代為什麼要在仲春修火禁則各持己見。占主導地位的觀點是星宿崇拜說。“季春將出火也”,“火”就是大火星。許多學者認為“禁火”的習俗是出於人們對大火星的崇拜。

這種說法乍看似乎有道理,但是為了避讓大火星,老百姓不能生火做飯長達一月,又在乍暖還寒的氣候中,未免不合情理。而且,周代雖有禁火之制,禁的卻不是炊用之火,而是冶煉之火。

其次是改火說,源於古人的鑽木取火和換取新火的制度。古人認為,火是有生命的事物,一年四季不能用同一個火種,火用久了就要熄滅,需要重新取火。在換火儀式中,新火與舊火不能相見,要先熄滅舊火,再迎接新火。

最早提出寒食節應起源於“改火”習俗的是唐代李涪,他在《刊誤》的“火”條中談道:“《論語》曰:‘鑽燧改火。'春榆夏棗秋柞冬槐,則是四時皆改其火。自秦以降,漸至簡易,唯以春是一歲之首,止一鑽燧。而適當改火之時,是為寒食節之後。既曰就新,即去其舊。今人持新火曰‘勿與舊火相見',即其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