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手抄報:專家談古建築防火

【大相國寺】

大殿內禁止燃香點火 保護千年古建築

記者來到暗訪的第一站開封大相國寺。開封大相國寺始建於約1500年前,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寺院,寺內眾多建築都是木質結構,耐火等級低,而大相國寺周邊都是鬧市區。

大相國寺每年來燒香的遊客絡繹不絕,寺內也住著不少僧人,所以,若防火不力,香火、蠟燭和寺內的電線很可能就會引起火災。大相國寺管理人員告訴記者:“來燒香的遊客只能在院裡指定的地方燃香,不能在大殿內燃香點火。”

大相國寺八角琉璃殿中間供奉的千手千眼佛,是清代一位大師耗時58年、用一整棵數千年的銀杏樹雕刻成。由於大佛是木質結構,所以防火就顯得尤為重要。一位大殿的值班師傅說:“最近聽聞香格里拉大火,上級讓學習防火知識,背誦防火條例。”大相國寺源樹法師告訴記者:“殿內長明燈也會在晚上熄滅,白天有專人看守。”

開封市消防支隊高級工程師趙偉說:“我們採用消防部門教僧人,僧人教遊客的方式,儘量防患於未然,把火災消滅在萌芽狀態。”在寺院內,記者也注意到,殿門口放置有一口大鐵缸,大相國寺一位法師介紹,這裡面儲滿了水,一旦發生火災,可以用來解燃眉之急。

【山陝甘會館】

院子中間設有消火栓 可覆蓋所有建築

隨後,本報記者來到開封市另一重點古建築山陝甘會館,山陝甘會館興建於清代乾隆三十年,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它是清代山西、陝西、甘肅三省旅居開封的商人集資修建的。

木雕、石雕、磚雕是會館的三絕,其中木雕藝術成就最高、規模最大,在中原地區首屈一指,但耐火等級較低,很容易被火引燃。記者在院內見到,消火栓就設在院子中間,一旦起火,消火栓的水帶可達會館所有建築物內。

山陝甘會館館長孫楠說,會館的梁、柱、樓板大多為木質材料,歷經百年的日曬風吹,造成木質建築內部疏鬆,極易燃燒。“加上位居老城區,周圍被商業區、居民區包圍,通道狹窄,消防車通行困難。”他說。

最佳救火時間就是火苗剛起的時候,所以消防部門也提醒會館負責人,自救很重要。

規定 勿在古建築周圍燃放煙花爆竹

馬上過年了,古蹟景點也將會迎來大量遊客,所以防火顯得更加重要,消防部門也加緊制定了相應的防火預案。

香格里拉火災發生後,開封市消防支隊聯合文物、文化等部門,給每棟古建築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保證室外消火栓水壓滿足要求,幫助所有古建築文物單位修訂切實可行的滅火疏散預案,為了及時自救滅火,還成立了義務消防隊。

開封市消防支隊高級工程師趙偉說:“過年前,我們儘量把燃放時間,禁放、限放區域做到家喻戶曉。消防支隊在古建築設定明顯的禁放標誌,並在單位周邊200米處設定明顯的禁放標誌6處。”

專家

古建築防火是重點 但不是難點

鄭州大學建築設計研究所所長鄭東軍教授昨天告訴記者:“中國古建築多為木結構,但是木結構很容易著火,這也是木建築在歷史上保存得不多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我認為,就目前來說,古建築的防火是古建築保護的一個重點,但不是一個難點。”

他認為,目前古建築的消防技術和設施配備已不成問題,從他了解的木建築火災來說,大多數是因為有關人員重視程度不夠。“有的消防通道被堵,有的消火栓安裝好了,但是裡面沒有水,起火後很難及時撲滅。”他說。

此外,古建築發生火災的更深層原因是景區開發和管理方重開發,輕保護。“拿香格里拉火災來說,以前是個古村落,居住的人不多,幾乎沒有遊人。待開發成旅遊景點後,遊人數量劇增,用電負荷增加,火災隱患凸顯,這時若稍有疏忽,很容易引起火災。而防火設施不到位,起火後,只能眼睜睜看著古建築付之一炬。”他說很多情況都不能做到未雨綢繆,往往等到火災出現後,才開始著手保護。

就目前對古建築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鄭東軍教授說:“文物單位按照現有的措施執行即可,因為目前法律法規已經很健全,關鍵的問題是在執行上,執行不到位,讓法律法規形同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