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手抄報資料:中國植樹史

遠古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又是一個文明古國,植樹造林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遠古時代,我國勞動人民就有春天植樹的風俗。古代地理名著《山海經》里有“夸父追日”的傳說,說夸父臨死前扔掉手中柱杖,化為森林,造福於人類,反映我們祖先植樹造林的美好願望。《禮記》說:“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意思說春天植樹造林,是最大的道德行為。在父系氏族社會後期的虞舜時代,就設立了執掌山林的官員“虞官”。夏禹時出現了保護林木的行政法規,《周書·大聚篇》說:“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殷商時期,甲骨文上已記載人們在房前屋後栽花植樹的情景;公元前1000多年的西周,國家就成立了“林衡”、“山虞”管理機構,負責掌管種植、護林等事務,為動員民眾植樹,甚至作出“不種者,無槨”(不種樹的人死後不給棺材)的規定。

封建社會

秦統一全國後,秦始皇大力提倡在城鎮街巷和大道兩旁種綠化樹,這是我國古代城市綠化的先聲,賈山《至言》載:“秦為馳道於天下,道廣五十步,樹於青松”,便是證明。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取消山澤之禁,給百姓分田植樹,而且對種樹作了具體規定:“男夫一人給田二十畝,課蒔余,種桑五十株,棗五株,榆三株,限三年種畢”,可見當時已經給農民規定植樹指標。據《開河記》載,隋煬帝雖然是個窮奢極欲的皇帝,但他親自種柳,賜柳為楊,下令在開挖大運河的同時,要在河旁植柳,並給予獎勵:“柳一株,賞一縑”,後來出現了千裏運河岸綠柳成蔭的景觀。

唐代曾下令所有的驛站之間全種上行道樹,城鄉植樹之風也是年盛一年。孟浩然詩云:“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到了宋代,宋太祖為鼓勵植樹,下令凡是墾荒植桑棗者,不繳田租,對於規勸百姓植樹成績卓著的官吏,晉升一級,因而植樹的範圍更廣泛,當時從福建古田直至海南,除種上蒼翠松檜之外,還雜種荔枝,遠遠望去恰似一片連綿不絕的茂林。《元史·食貨志》載,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詔書天下:“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衣食以農桑為本”。並頒布了《農桑之制》,規定每丁每歲種桑棗20株,如土性不宜,可改種榆、柳,均以種活長成為數;他還要求各級官吏督促實施,如失職或申報不實,須按法律論罪。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著名的遊記中稱讚元代的植樹。明清時代,植樹造林規模更大,明太祖布衣出身稱帝後,以農桑為國之本業,令天下廣植桑、棗、柿、栗、桃,僅京都金陵的鐘山,就種了50餘萬棵。

近代時期

我國正式規定的植樹節是在近代。1915年,當時政府頒令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植樹造林,1928年4月,民國政府把孫中山逝世之日3月12日定為植樹節,以示紀念。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極為重視植樹造林,將綠化中華列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工程,毛澤東主席向全國人民發出了“綠化祖國”、“實現大地園林化”的號召。新中國開始了“12年綠化運動”,目標是“在12年內,基本上消滅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規格種起樹來,實行綠化。”1979年2月經五屆全國人大通過,又正式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一方面,是紀念一貫倡導植樹造林的孫中山;另一方面,3月12日是在驚蟄之後,春分之前,氣溫明顯回升,樹木根系開始活動旺盛,這時植樹容易成活,農諺云:伏天栽樹株株死,春來栽樹棵棵生。所以,這時候植樹,就全國而言,最為適宜。1989年《睢縣誌·新城》:“1982年睢縣人民政府撥出專款對袁家山(袁可立別業)進行了修葺,辟設了圖書館,植樹栽花,美化周圍環境,風景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