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教黑板報內容:尊師重教亘古不變

知識為人類開闢了認識世界、通往宇宙之路,而教師則帶領我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教師的工作沒有轟轟烈烈的場面,只是在一方小小的講台上默默無聞地耕耘、澆灌,平凡而艱辛,卻蘊含著偉大,創造著神奇。人的成長成才離不開教師。一個沒有教師、沒有知識的社會,不過是一片貧瘠的荒漠。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歷史上,凡見有作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無不重視教育,尊重教師。古人云:“三教聖人,莫不有師;千古帝王,莫不有師。”“不敬三師,是為忘恩,何能成道?”回顧從古到今先哲賢聖對尊師重教的精闢論述,應對我們有深刻啟示。

《禮記·學記》中指出:“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之敬學。”意為:教師受到社會普遍尊敬之後,教育才能得到重視,教育得到重視後人們才懂得努力學習。三者的關係互為前提。教師受到尊重意味著人們重視教育,人們接受教育就會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為懂得更多的道理就會重視學習,尊敬老師。如此良性循環,古人對其認識是相當深刻的。

《呂氏春秋·勸學》中講道:“疾學在於尊師。”戊戌四君子譚嗣同在《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中也曾告誡世人:“為學莫貴於尊師。”《荀子·大略》中說:“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深刻地闡明了國家興衰與重視知識、尊敬教師的關係。

《禮記·學記》中還指出:“凡學之道,嚴師為難。”意為:在所有做學問的道理中,尊敬老師可謂難事。尊敬老師是學生的本分,然而尊師難以持之以恆。初學尊師並不難,但是學生逐漸學有所成,甚至超過老師時,尊師就很勉強了。這也是有些人終不能成大氣候的根本原因。古今中外,無數事例告訴我們應該尊敬老師。我們只有通過自身的實際行動來弘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才能在社會上樹立良好的學風,有力地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