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故事大全精選

民間藏著最多的故事,有人在的地方總會有不同的故事。所以有人在的民間,總會盛傳著各種各樣的民間故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傳說故事大全,歡迎大家閱讀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經典民間傳說故事大全(一)

熬年的傳說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宋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么一個有趣的故事: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年"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慢慢地,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原來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家家戶戶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然後把宅院的大門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他們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年"從深山老林里竄了出來,摸進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見家家戶戶宅門緊閉,門前還堆著芝麻桿,街上卻瞧不見一個人影兒。轉了大半個晚上的"年"毫無所獲,只好啃些芝麻桿充飢。再過些時,公雞啼曉,這些兇殘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過"年關"的人們欣喜不已,要感謝天地祖宗的護佑,要互相祝賀沒有被"年"吃掉,還要打開大門燃放鞭炮,去同鄰里親友見面道喜……,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裡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里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這種現象逐漸蔚成了綿綿相傳的"過年"和"拜年"的風俗,"拜年"的風俗內容豐富,通常的順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後出門去拜親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親戚……等各種講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謂"拜個晚年"。

經典民間傳說故事大全(二)

“藥王”孫思邈和龍的傳奇故事

藥王孫思邈與傳說中神乎其神的龍淵源匪淺,我們常說的“神龍見首不見尾”成語,據說就源自此處,而且很逼真的建築,來形象地表現這一成語的與藥王孫思邈的淵源。

龍王曾幫助藥王修成正果?

記得第一站的藥王山,到登上藥王大殿時,我們已經聽說了很多傳奇故事。

藥王大殿內供奉著自然是藥王孫思邈,兩邊站班的,一如既往的是尉遲敬德和海龍王,神態威武莊重。

就在這裡,奇幻的地方出現了,藥王塑像身後竟然有個洞,現在已經封鎖,不讓遊客穿行。

據當地人介紹,此洞直通耀州瓷的老瓷場黃堡鎮,洞長有40里呢。每逢二月二人們都來藥王大殿燒香,煙氣竟能從後洞冒出,留下“前洞燒香,後洞冒煙”的民諺。

此洞名叫太玄古洞,也叫“龍穿洞”。

聞此名,便知與龍脫不了干係。

關於此洞的來歷,當地人繼續給我講了這樣一個傳說。

當年藥王孫思邈曾在路上遇見龍,給龍診過病,龍化作老人家前來找他診治,由於龍得病異常,需要龍顯出真形,方能給它治療。

忽聽天空中隱隱約約地響起雷聲,龍正要現出真身。藥王並不害怕,想起百姓,急忙大聲對龍說:“我們這一帶的人都沒有見過龍。瞧見你的怪模樣,會把人們嚇壞的!”

於是,龍縮回了頭,在雲裡面說:“那怎么呢?”

藥王說:“這樣吧,你先想辦法到我家裡去。”

過了一會兒,烏雲徐徐落在了山腰。

孫思邈剛剛走進自己的院子,突然“通”地一聲,院中石壁上出現了個大洞,洞中伸出了那個龍頭。

龍笑嘻嘻地說:“我從沒有人煙的後山山腳穿到了這裡,身子都藏在山裡面,不會驚嚇人們了吧?”

藥王急忙開始給它診病。這時隔壁鄰居偷偷看見此情景,這位鄰居一直對龍心生好奇,於是找來紙筆,照著龍的模樣開始畫了起來。

龍喝了藥王配製的藥後,感覺好了很多。但是,也察覺到隔壁有人偷看,於是,道謝後就飛走了。鄰居的畫也只畫了一半,“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典故據說就來源於此。

後來,龍聽說藥王孫思邈要在耀州五台山(今藥王山)修成正果,它為了報答診病之恩,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在當時治病留在後山的洞中,鑽了一孔四十多里長的石洞,幫助藥王於農曆二月初二赴位成果。

從此,人們為了紀念藥王孫思邈,每年二月二藥王山,上山赴會朝廟,燒香吊表。太玄古洞還原樣保存著,藥王與龍的傳說也流傳下來。

經典民間傳說故事大全(三)

釀酒始祖杜康

杜康,有人說他原是黃帝手下的一位大臣。

黃帝建立部落聯盟後,經過神農氏嘗百草,辨五穀,開始耕地種糧食。黃帝命杜康管理生產糧食,杜康很負責任。由於土地肥沃,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糧食越打越多,那時候由於沒有倉庫,更沒有科學保管方法,杜康把豐收的糧食堆在山洞裡,時間一長,因山洞裡潮濕,糧食全霉壞了。黃帝知道這件事,非常生氣,下令把杜康撤職,只讓他當糧食保管,並且說,以後如果糧食還有霉壞,就要處死杜康。

杜康由一個負責管糧食生產的大臣,一下子降為糧食保管,心裡十分難過。但他又想到嫘祖、風后、倉頡等臣,都有所發明創造,立下大功,唯獨自己沒有什麼功勞,還犯了罪。想到這裡,他的怒氣全消了,並且暗自下決心:非把糧食保管這件事做好不可。有一天,杜康在森林裡發現了一片開闊地,周圍有幾棵大樹枯死了,只剩下粗大樹幹。樹幹裡邊已空了。杜康靈機一動,他想,如果把糧食裝在樹洞時,也許就不會霉壞了。於是,他把樹林裡凡是枯死的大樹,都一一進行了掏空處理。不幾天,就把打下的糧食全部裝進樹洞裡了。

誰知,兩年以後,裝在樹洞裡的糧食,經過風吹、日曬、雨淋,慢慢地發酵了。一天,杜康上山查看糧食時,突然發現一棵裝有糧食的枯樹周圍躺著幾隻山羊、野豬和兔子。開始他以為這些野獸都是死的,走近一看,發現它們還活著,似乎都是睡大覺。杜康一時弄不清是啥原因,還在納悶,一頭野豬醒了過來。它一見來人,馬上竄進樹林去了。緊接著,山羊、兔子也一隻醒來逃走了。杜康上山時沒帶弓箭,所以也沒有追趕。他正準備往回走,又發現兩隻山羊在裝著糧食的樹洞跟前低頭用舌頭舔著什麼。杜康連忙躲到一棵大樹背後觀察,只見兩隻山羊舔了一會兒,就搖搖晃晃起來,走不遠都躺倒在地上了。杜康飛快地跑過去把兩隻山羊捆起來,然後才詳細察看山羊剛才用舌頭在樹洞上舔什麼。不看則罷,一看可把杜康嚇了一跳。原來裝糧食的樹洞,已裂開一條縫子,裡面的水不斷往外滲出,山羊、野豬和兔子就是舔了這種水才倒在地上的。杜康用鼻子聞了一下,滲出來的水特別清香,自己不由得也嘗了一口。味道雖然有些辛辣,但卻特別醇美。他越嘗越想嘗,最後一連喝了幾口。這一喝不要緊,霎時,只覺得天鏇地轉,剛向前走了兩步,便身不由主地倒在地上昏昏沉沉地睡著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當他醒來時,只見原來捆綁的兩隻山羊已有一隻跑掉了,另一隻正在掙扎。他翻起身來,只覺得精神飽滿,渾身是勁,一不小心,就把正在掙扎的那隻山羊踩死了。他順手摘下腰間的尖底罐,將樹洞裡滲出來的這種味道濃香的水盛了半罐。

回來後,杜康把看到的情況,向其他保管糧食的人講了一遍,又把帶回來的味道濃香的水讓大家品嘗,大家都覺得很奇怪。有人建議把此事趕快向黃帝報告,有的人卻不同意,理由是杜康過去把糧食霉壞了,被降了職,現在又把糧食裝進樹洞裡,變成了水。黃帝如果知道了,不殺他的頭,也會把杜康打個半死。杜康聽後卻不慌不忙地對大夥說:“事到如今,不論是好是壞,都不能瞞著黃帝。”說著,他提起尖底罐便去找黃帝了。

黃帝聽完杜康的報告,又仔細品嘗了他帶來的味道濃香的水,立刻與大臣們商議此事。大臣們一致認為這是糧食中的的一種元氣,並非毒水。黃帝沒有責備杜康,命他繼續觀察,仔細琢磨其中的道理。又命倉頡給這種香味很濃的水取個名字。倉頡隨口道:“此水味香而醇,飲而得神。”說完便造了一個“酒”字。黃帝和大臣們都認為這個名子取得好。

從這以後,我國遠古時候的釀酒事業開始出現了。後世人為了紀念杜康,便將他尊為釀酒始祖。

經典民間傳說故事大全(四)

鹽水女神與相王

又是相王。但此相王非彼項王,這個相王是個開天闢地式的神話般人物,土家族的祖先,土家族發源地的開拓者。

話說五千年前,在今長陽縣清江流域有一個偉大的部落首領,以武力征討四方,使自己的部落成為清江流域最為強大的部落。叫務相,人稱相王。有一日,項王率領兵馬逆江而上,去遠征清江上游一個還未臣服的部落,來到鹽陽。

統治鹽陽的是一個能歌善舞的女王,她的美,據說世上所有的文字都無法形容,只有天上才得一見。於是人們稱她為鹽水女神。那日項王正在江上行船,忽然聽到山崖邊傳來一陣優美的山歌,然後鹽水女神出現了。一時間江水停流,眾人痴呆,只有優美的歌聲在林間樹梢飄蕩,女神的長髮隨風起舞。痴迷的男人目光在女神身上停駐。鹽水女神是專程來接務相的。她早就傾慕這位人世間不凡的偉丈夫,巴人部落的大英雄了。

她深情款款地邀請眾人到她山寨里歇歇腳,於是眾人停舟上岸,去鹽水女神的山寨留宿。這一停留卻非止一日,務相和女神結為夫婦,過起了平凡的小日子。英雄美女,人們都說這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為他們送上萬千祝福。相王欣獲美女,女神喜得英雄,郎情妾意,真箇甜蜜無比!

好景不長。雖在溫柔鄉里,相王卻並沒有忘了他的雄心壯志。他仍然在計畫著統一清江各部的宏圖偉業。然而,自從嫁給務相之後,鹽水女神一頭從天庭墮下凡塵,一心一意去愛她的丈夫,不願和他有片刻分離,何況上出師遠征?何況,遠征的路上還有別的漂亮女子!於是昔日的女神開始百般阻撓相王的出征。她只想用柔情蜜意來挽住郎君的心,過平凡的恩愛日子。

悲劇性的日子來臨。相王早已部署好行軍準備,這日天剛微亮在江邊整裝待發。為了他的夢想,溫柔夢鄉已顧不得了。就在他出發的命令剛下之時,突然清江上颳起了大風。只聽山林間“撲楞楞”一陣響,無數的烏鴉從林間飛向天空。領頭的那隻巨大無比,帶領著眾多的烏鴉在空中盤鏇,一時間遮天蔽日,飛沙走石,江上風浪越來越大,相王的船隊根本就無法啟程。

相王的屬下跑來問他怎么辦,相王凝視著那隻的烏鴉默然無語。屬下說:“大王,今日出師,烏鴉是凶兆,此番來得這樣奇異,我看暫且收兵,請法師占卜一下再說吧。”

相王搖了搖了頭,緩緩地從身後取下鐵胎龍筋弓,抽出一支鵰翎,臉上悲傷片刻,復又堅毅絕決。天上的烏鴉越來越多,不時發出陣陣刺耳的叫聲,千萬隻烏鴉的叫聲響如奇異的巨雷。士兵們都默默地注視著相王,只見他緩緩地彎弓,搭箭,瞄準那隻的烏鴉,“嗖”的一聲響,箭桿穿透空氣的聲音蓋住了一切噪亂的鴉鳴。只聽一聲悽厲地慘叫,遮天的鴉陣頃刻不見,江上風止浪歇,艷陽初升,在江面上射出萬道金光。然後眾人看到一個長發飄飄的女子從天空墜落下來,隨即有鮮血灑下,在陽光的照耀下艷麗而又詭異。緊後塵土飛濺,眾人看清了,原來是鹽水女神。原來,鹽水女神幻化成烏鴉,是要阻擋相王出征,想要挽住夫君的心。然而相王卻沒有多看一眼躺在血泊之中,眼中尚有熱望尚有哀求的鹽水女神,轉身一揮手,大喝一聲:“出發!”

於是大軍浩浩蕩蕩地逆江而上,留下昔日的女神在江邊慢慢地合上雙眼。沒了歌聲和舞蹈,山林從此寂寞。

務相後來終於實現了他的夢想,統一清江各部,人稱相王天子。當回憶起鹽水女神時他有沒有流過淚?沒有人看到,只知道他後來在武落鍾離山死去,魂魄化為白虎,蹲在山頂,望著上游鹽陽的方向,世世代代,至今如此。

經典民間傳說故事大全(五)

滇水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青藏高原雪山頂上有一對夫妻,生育了三個女兒,大姐叫金沙,二姐叫瀾滄,三妹叫怒女。三個姐妹都長得很漂亮。大姐勤勞善良,溫順厚道;二姐豪爽大方,很講義氣;三妹驕橫暴躁。三姐妹長大成人,父母想把她們嫁到東方去。大姐說一切聽從父母安排,而三妹卻不從,偏要嫁到南方去。母親勸說道:"南方山高坡陡,你要多想想。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再也回不來了。"三妹發怒說:"我主意已定,誰也阻擋不了。"於是,大姐、小妹各奔一方,這可急壞瀾滄姑娘,她想和溫順的大姐一起嫁到東方去,可又捨不得還不懂事的三妹。想了九天九夜,最後對父母說:"阿爸、阿媽,讓我還是陪三抹到南方去吧!"

三姐妹同時出嫁了,太陽撤下七彩絲線,百鳥啁啾,百獸跳舞,樹木排隊送嫁,鮮花在前面鋪路。三妹頭也不回地直奔南方,二姐緊緊守護在她身邊,大姐捨不得兩個妹妹,也跟著向南走了好長一段路。大姐還思念阿爸、阿媽,便轉身回頭遠眺。因此,金沙到了麗江石鼓時,受羅海山的阻擋,江水從西流來,突然以90度的大拐彎,折向北東流去,形成了的長江第一灣。當大姐金沙姑娘經過虎跳峽時,被玉龍、哈巴兩兄弟阻攔,要求她留下嫁給玉龍哥哥。聰明的大姐跳了七天七夜的舞蹈,讓兩兄弟高興得如醉如痴,然後,她縱身一跳,躍過虎跳峽,直奔東海太陽升起的地方。在這裡,高山海拔4000多米,江面海拔1750米,山高水長,氣勢磅瞞,大姐頭也不回地奔向宜賓、重慶、三峽,最後找到太陽升起的東海。後來,大姐變成了金沙江,三妹變成了怒江,二姐變成了瀾滄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