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蛋的由來與傳說

皮蛋也叫松花蛋,我們經常會在餐桌上看到它的身影,最初的皮蛋是怎樣製成的?有什麼由來與傳說?

皮蛋的由來

皮蛋指的是用石灰燒制的一種蛋,是根據做法起的名字,叫這個名字是因為老式加工皮蛋時要用生石灰包裹鴨蛋再沾上稻殼,這個過程就像為鴨蛋穿上一件衣服(皮)一樣,因而得名皮蛋。

皮蛋的傳說

相傳明代泰昌年間,江蘇吳江縣一家小茶館,店主會做生意,所以買賣興隆。由於人手少,店主在應酬客人時,隨手將泡過的茶葉倒在爐灰中,說來也巧,店主還養了幾隻鴨子,愛在爐灰堆中下蛋,主人拾蛋時,難免有遺漏。一次,店主人在清除爐灰茶葉渣時,發現了不少鴨蛋,他以為不能吃了。誰知剝開一看,裡面黝黑光亮,上面還有白色的花紋,聞一聞,一種特殊香味撲鼻而來,嘗一嘗,鮮滑爽口。這就是最初的皮蛋。後來,經過人們不斷摸索改進,皮蛋的製作工藝日臻完善。

皮蛋為什麼叫松花蛋

皮蛋之所以叫松花蛋,是因為有的皮蛋打開,表面有松花狀的花紋,所以稱松花蛋。

但是,有的皮蛋表面則沒有形成松花狀的花紋,但這兩者並沒有本質區別,只是人們習慣把表面形成松花的稱為松花蛋而已。而且,市面上賣的也多是有松花的松花蛋,因為口感更好。

皮蛋的製作方法

原料:生蛋:鴨蛋雞蛋、鵪鶉蛋也可100個;食鹽3兩;生石灰3兩;純 鹼3兩;紅 茶少許;草木灰七份;稻 殼適量或用高粱殼、草灰代替;清 水適量

做法:

1、食鹽放在鍋內炒,待爆炸聲停止時取出研碎。

2、將塊狀石灰灑水,分裂成粉後過篩備用。

3、清水、紅茶、食鹽放進鍋內煮沸,再倒進放有生石灰、純鹼、草木灰的缸內,攪拌均勻,使成糊狀,然後用其包蛋。須注意的是,操作時必須戴上手套,防止烈性鹼損傷皮膚。

4、包好的蛋放在稻殼上來回滾動,粘滿稻殼後放入另外的缸中。

5、缸裝滿後用黃泥加食鹽與水搗和的泥料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