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童話寓言故事_寓言小故事及寓意

我們孩子都很喜歡聽故事,無論是短篇的童話還是短篇的寓言故事,只要有趣都喜歡。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短篇童話寓言故事,希望能幫到大家!

短篇童話寓言故事:瞎子摸象

很久很久以前,印度有一位國王,他心地善良,很樂意幫助別人,對臣民們也是如此。

有一次,幾個瞎子相攜來到王宮求見國王。國王問他們說:“有什麼事我可以幫你們的嗎?”瞎子們答道:“感謝國王陛下的仁慈。我們天生就什麼也看不見,聽人家說,大象是一種個頭巨大的動物,可是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很是好奇,求陛下讓我們親手摸一摸象,也好知道象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國王欣然應允,就命令手下的大臣說:“你去牽一頭大象來讓這幾個瞎子摸一摸,也好了結了他們的心愿。”大臣遵命去了。

不一會兒,大臣便牽著大象回來了,“象來了,象來了,你們快過來摸吧!”

於是,幾個盲人高高興興地各自向大象走了過去。大象實在太大了,他們幾個人有的摸到了大象的鼻子,有的摸到了大象的耳朵,有的摸到了大象的牙齒,有的碰到了大象的身子,有的觸到了大象的腿,還有的抓住了大象的尾巴。他們都以為自己摸到的就是大象,仔仔細細地摸索和思量起來。

過了好一會兒,他們都摸得差不多了。國王問道:“現在你們明白大象是什麼樣子的了嗎?”瞎子們齊聲回答:“明白了!”國王說:“那你們都說說看。”

摸到象鼻子的人說:“大象又粗又長,就像一根管子。”摸到象耳朵的人忙說:“不對不對,大象又寬又大又扁,像一把扇子。”摸到象牙的人駁斥說:“哪裡,大象像一根大蘿蔔!”摸到象身的人也說:“大象明明又厚又大,就像一堵牆一樣嘛。”摸到象腿的人也發表意見道:“我認為大象就像一根柱子。”最後,抓到象尾巴的人慢條斯理地說:“你們都錯了!依我看,大象又細又長,活像一條繩子。”

瞎子們誰也不服誰,都認為自己一定沒錯,就這樣吵個沒完。

我們認識事物,一定要從多個角度來多方面去考察,才能得到最全面的了解。如果只知道個局部就以為自己已經全明白了,從而片面地看待事物,就不免會鬧出瞎子摸象這樣的笑話。

短篇童話寓言故事:路邊的李樹

古時候有一個叫王戎的人,他小的時候就聰明伶俐、智慧過人,遇事愛開動腦筋,仔細分析,先思考好了再動手做事。

有一次,小王戎和一群同村的小孩子們一起出去玩。大家打打鬧鬧的,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村外。

孩子們越跑越遠,一直到了郊外的路邊。一個眼尖的孩子忽然發現了什麼,抬起手臂指著不遠處說道:“喂,你們看哪,那邊好像是一棵李子樹,上面還結有果實呢?”

大家順著他指的方向跑過去一看,呀,真的是一棵又高又大的李子樹,而且上面結滿了熟透的李子,壓得樹枝都彎了,一個個李子鮮紅鮮紅的,好像就要滴出汁水一樣,十分誘人。

孩子們見了滿樹的熟李子,想起李子那又甜又酸的味道,饞極了,一個個直往肚裡咽口水,巴不得馬上吃到它。

領頭的孩子招呼了一聲:“喂,快上樹去摘李子吃啊,還等什麼呀!”

大家歡呼了一聲,挽起袖子和褲腿,往手心裡吐了兩口唾沫,爭先恐後地向樹上爬去,摘了好多的李子,用衣襟兜住。

可是王戎卻仍然站在原地沒動,他轉動著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好像在想些什麼。

小孩子們都覺得很是奇怪,大聲地問他說:“王戎,你還呆在那裡乾什麼,李子這么多,我們根本就摘不完,你快點過來呀!”

王戎開口說道:“你們不覺得有點奇怪嗎?這棵李子樹就長在路邊,果實都熟透了,來來往往過路的人那么多,卻沒有多少人去摘,到現在,果實還掛滿枝頭,所以依我看,這棵李樹上結的果子一定是苦的。”

小孩們將信將疑地拿起剛摘下的李子放到嘴裡去嘗了嘗,馬上就都“呸呸”地吐了出來,這李子果真又苦又澀,難吃到了極點。於是,大家都對王戎的善思佩服得五體投地。

可見,我們在面對新鮮的誘惑時,千萬不要盲目地相信似乎唾手可得的利益,而應該多長几個心眼,冷靜地分析,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

短篇童話寓言故事:虛言招謗

有一個大戶人家的子弟夜裡在深山行走迷了路,看見了一個岩洞,就想暫且進去休息一下。可剛進洞就看見已故去的一位同宗的前輩呆在裡面,嚇得不敢做聲,但這位前輩招手相邀十分殷切。想他一生慈善,不會有什麼壞心,這子弟就上前拜見。

前輩的形態和語調與生前沒什麼差別,略問了些家務事,互相感慨一番後,這位子弟問前輩說:“您的墓地在另一個地方,可為什麼要在這裡呢?”前輩慨嘆地說:“我在世時沒有什麼過失,讀書時只是循序漸進,做官時本份供職,也沒有什麼建樹。想不到在下葬幾年以後,墓前忽然樹起了一塊巨碑,上面刻的字除了我的姓名官職外,大都言過其實,有的甚至是憑空捏造,亂吹一氣。我一生樸實無為,自己已經很不安了,如今又引得遊人讀了碑文後時常發出譏笑的聲音,周圍的群鬼也不時聚在一起觀看,更是嘲弄不已。我實在受不了如此多的閒言碎語,於是就躲避在這裡,只有等每年祭掃之日,到原墓地去看看子孫罷了。”這位子弟婉言勸慰前輩:“有道德、守孝道的人沒有此等碑文不足以使家族榮耀。即便是大學問家蔡邕也不免寫些虛美之詞,大文學家韓愈也曾笑談自己靠寫溢美碑文賺過一些酒錢。古來已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您老又何必如此耿耿於懷呢?”前輩嚴肅地說:“是非曲直,都在人的心中,別人即使可以虛言,自問卻很羞愧。何況虛言實在沒有什麼益處,光宗耀祖主要在於子孫發跡,我等又何必再用這些虛詞來招人嘲笑呢?”說完,拂袖離去。

這個寓言故事顯然是虛構的,其意在警示活人:只有實事求是地客觀評價故人,才能使人心安理得,精神也才可長存。要知道,心中的豐碑一定比豎起的巨碑更重要、更長久。

短篇童話寓言故事:龍王與青蛙

龍王住在海底深處,傳說它是水族中的至尊,水中一切動物都是它的臣民;龍王還能呼風喚雨,它的一舉一動都會給民間百姓帶來很大影響,因此,民間百姓雖不是水族動物,也同樣對龍王頂禮膜拜。

一天,龍王出外巡遊,在海濱遇上了一隻青蛙。龍王和青蛙相互致以問候以後,便友好地攀談起來。

青蛙問:“龍大王您居住的地方是怎樣的呀?”

龍王說:“我住在宮殿里,那不是一般的宮殿,那是海底宮殿,是用珍珠寶貝建造的,裡面珠光寶氣、金碧輝煌。”

接著龍王又問青蛙說:“那么你居住的地方又是什麼樣子呢?”

青蛙回答說:“我住的地方嘛,在山間小溪邊,那裡有綠色的苔蘚和碧綠的青草,還有清亮的泉水和潔白的山石,簡直美麗極啦!”說著,青蛙高興起來,便問龍王道:“龍大王,您高興和發怒的時候是怎樣的呢?”

龍王說:“我高興的時候,就給人間適時降下滋潤的雨水,使五穀豐登;我發怒的時候,就颳起暴風,使天地間飛沙走石,然後,再加以霹雷閃電,使得千里之內寸草難留。”說完,龍王又問青蛙說:“不知你在高興和發怒的時候是怎樣的?”

青蛙回答說:“我跟龍大王您完全不一樣。我高興了,就在風清月明的夜晚亮起我的歌喉,一個勁地‘呱呱’鳴叫,唱上一陣;我要是發怒了,就先睜大眼睛凸出眼珠子,接著便鼓脹起我的肚子,表示我的氣憤,最後把肚子這么脹過以後也就罷了。我就這么大能耐。”

其實,世上萬事萬物間的差別是很大的,有多大能力就乾多大的事情、起多大的作用,因此沒必要強求一個標準、一種模式,還是根據各自力所能及的實際情況辦事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