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演講稿結尾精選

篇一

同學們:

作為班主任老師,我現在很高興,因為同學們以平靜的心態和緊張的複習共同支撐起了五月燦爛的天空,並將滿懷信心地迎來六月收穫的*。現在你們就要離開這個埋頭苦幹,灑滿汗水的教室,就要奔赴考場了,今天班會主題確定為:

背起行囊,走向屬於自己的人生

也許這一路走來並不順暢,也許批評之聲還在你耳邊迴蕩,也許你的檢查還在我的桌上,也許不經意之間刺傷了大家。但我要說:我是如此的愛著大家!

我捨不得讓你走彎路,因此督責多於頌揚;我捨不得讓你消磨時光,因此溫柔的眼神變成凌厲的眼光;我捨不得你在低空中盤旋,因此盡力托起你的翅膀,使你變成雄鷹在高空中翱翔。所以我說:請你理解老師殷切的希望!

在這即將進入考場的時刻,我還要提醒大家幾點:

首先對於知識上的東西,一定不要在心理上過分誇大這幾天老師講的知識內容和答題技巧,當然認真聽講和吸納知識還是必要的,我要強調的是:要儘量提醒自己把各科的知識壓到同一心理時間平面上,這樣才有利於在考場上使自己的綜合能力得以全面體現,因為在這樣短的時間內,老師講的再多也必然會百密一疏,聰明的學生應該在這段時間編織一張三年來全面而平衡的知識能力網,最後的的收穫必然就是你的。

其次,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高考應試是考生知識和能力、解題策略與技巧的竟爭也是心理素質的競爭。所以同學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正確認識高考,在高考中,肯定要有許多人退下來。退下來就沒有出路了嗎?實踐證明,從高考戰場上退下來的人,只要有戰勝生活的勇氣,照樣在社會上有所作為。考上大學固然前途光明,考不上也依然前程似錦,重要的是我們要以平常心態對待考試的成敗,認識到高考只是實現理想的重要途徑,但不是途徑。高考前多想幾條退路,可以緩解自己的心理壓力。

(2)正確認識自己,你已經準備的很充分了,只要目標合理,就能以狀態面對高考。對於高考,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行事在人,成事在天,降低目標,順其自然。

(3)適當的緊張和焦慮不是壞事,反而有利於提高意識的覺醒程度和思維的敏銳性,不緊張不焦慮反而是不正常的。

第三.在知識功底確定的情況下,考分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臨場發揮,要好好回憶歷次考試一些成功的經驗方法和失敗的教訓。這裡有高考成功的一些重要砝碼1、審題要慢,答題要快2、運算要準,膽子要大3、先易後難,敢於放棄4、先熟後生,合理用時5、書寫規範,既對又全6、容易題不丟分,中檔題儘可能不失分,難題能得多少分就多少分.

第四.保持常規的生活方式。考試前夕及考試期間,同學們仍需保持常規的生活方式,保證吃得香睡得沉。這樣正式考試時就會頭腦清晰,思路流暢,獲得理想的成績.

我相信,你能做到這些,高考的勝利必定屬於你!在這牽動人心的時刻我們的任課老師也要為大家送上祝願和囑咐:祝你們高考金榜題名。

篇二

同學們,在現在這個世界上,在成功者的浩浩蕩蕩的隊伍裡面,很多人並不見得是有多聰明的,在失敗者的隊伍裡面很多人也並不見得多愚笨。其實,有一樣東西比一個聰明的腦袋瓜子更重要,那就是人的心靈和意志,一個人的貧窮很大的程度上也是心靈的貧窮,一個人的成功很大程度則是意志的成功!

馬加爵事件,大家都知道,他最致命的弱點是什麼嗎?最關鍵的就是心靈有問題,鬥志有問題。在做案前,他花了很多時候很大的精力上網查資料:用什麼工具*最隱蔽,逃跑時走什麼路線等等,他都花了很多心思去考慮,但是,整個過程他都沒為父母考慮過,馬加爵他沒有想到,當自己的父母以負罪的心情,給那些被殘暴殺害大學生的父母們下跪時,那些老人會操起棍棒就想......——這是心靈也了問題呀!另外,他的意志很薄弱,別人一句話就能把他*,就起了*的念頭。馬加爵很聰明,在大家與同學玩*的時候總是贏,他的同學跟他開玩笑,你這小子為人有問題,打*總是搞假總是贏牌,所以,大家都不喜歡你,過生日聚會都不想喊你這個為人虛假的人——為了這句話,馬加爵就生出*的歹心,……

一個嬰兒生下來,沒有人會問是生下一個還是一個部長;是生下一個老闆還是一個打工仔;是生下一個教授還是一個流浪漢,人們只會問:是個男孩還是個女孩?是個少爺還是個千金?對一個剛生下來的孩子來說,將來的一切都未知數,沒有誰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他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由此說來,人剛生下都是一樣的,要有差別那大體上就只有男女之別。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的改變,學習的艱難,世道的艱辛,人情的冷暖,人們的心靈和意志就會慢慢地發生改變,這樣的改變將會導致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於是,有些人很成功,有些人很失敗;有些人很出色,有些人很平庸;有些人很幸福,有些人很痛苦。你想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成為一個很成功、出色、幸福的人,關鍵在於你有沒有一顆永遠不冷不死的心!有沒有一股不很管是主觀因素還是客觀因素都打不垮的意志!

(輕柔的音樂響起)

在這個美好的下午,讓我們聽著音樂好好地享受,讓我們打開心門,進入我們的心靈世界,與自己的心靈對話。讓我們回憶從幼稚園開始回憶,把我們丟失的東西找回來……(會場寂靜,與會者肅然。)

人活世上,誰不希望能有作為於社會,回報於家庭,慰藉於自己?

可是,歲月的風霜,世事的艱辛,人情的冷暖,使許許多多的人變得麻木失望,心無愛恨,漠然無情,不思進取,怯於奮爭

這些年來,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是誰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在茫茫的人海中,是誰是哪幾個人最關心你最疼愛你?你出門在外,是誰總是牽掛著你惦念著你?是誰總是盼著你回家等著你吃飯?在你生病的時候是誰最緊張最著急?在你興的時候是誰比你更高興?在你最痛苦的時候又是誰比你更痛苦?在你最失落無助的時候,是誰來安慰你鼓勵你?在你最孤獨寂寞的時候又是誰來陪伴你?是誰對你的生命影響?在你的心目中誰占的位置最多?

你或許在鄉村長大,你們家世世代代都是農民,為了生存為了你也能象別人的孩子一樣體體面面地生活、成長,你的爸爸媽媽艱難度日終年勞作,但只要自己的孩子能有書讀肯上進,再苦再累他們都心甘情願無怨無悔。夜幕降臨,每當你上教室上晚自習的時候,你爸爸媽媽或許都還沒回到家吃晚飯,要是他們離家在外漂泊在外做生意打工撿破爛,也許因為貸不出手工錢未得到身無分文常常不知道晚飯在哪裡;當你進入夢鄉的進修,你的爸爸媽媽還常常為帶來你的學費和為生活一家老小的生活費而發愁,常常整日整夜睡不著覺......他們知道現在的社會要靠本事吃飯,你雖然讀了書,可是社會上競爭的人很多飯碗很少,競爭很激烈,孩子能存在能夠照顧自己已經是很不容易了,所以他們的後半輩子也不敢對你抱有太大的指望,他們晚年生活也許還得靠他們自己。其實你的爸爸媽媽累死累活無非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人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受人尊敬讓人看得起,不白費他們的一番心血!想想你自己,能做到了嗎?作為農民或作為民工的爸爸媽媽到他們真正老了實在做不動的時候,他們的生活將沒有任何依託,在很大的程度上將要依靠他們的孩子才能度過他們生命中最淒涼的歲月,而傾注了他們一輩子心血又是他們生命中可以依靠的你,能給他們帶來什麼呢?

你一天天長大,可是你的父母卻一天天變老了。你平時有沒有看過他們的模樣?你有沒有仔細打量過他們?他們的模樣已經老到什麼程度了呢?你知道不知道?他們或許已經變得很老了,由於新陳代謝的緣故,人總會自然變老的,但如果老得太快衰老得太早那就不正常了。這些年來,他們為生活奔奔波波,為工作勞勞碌碌,為孩子憂心忡忡。你或許還常常跟他們頂嘴、吵架,惹他們生氣傷心,你的學習又不怎么理想,你的行為總讓他們很不放心,他們常常為你將來的前途和出路擔憂發愁,他們還能年輕到哪裡去?況且他們身上可能還有很多病痛,他們又捨不得上醫院看醫生,怕檢查怕住院,老這么硬撐著,他們的生命有沒有危險?他們能活多久?無論如何你都要抽點時間,給自己一個機會好好看一看你的爸爸媽媽!是時候了!

如果你沒有了父母你的學習和生活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父母是以什麼樣的方式掙錢供你讀書的?他們過得好不好?他們對你好不好?你常惦記他們嗎?你常問候他們嗎?你還時常跟他們有說有笑嗎?你還常常牽著他們的手上街嗎?你很樂意讓他們來學校看你嗎?在同學面前你能很自豪地介紹他們嗎?你知道他們的生日嗎?你記住他們的生日嗎?

你現在還是個學生,是個未成年人,是個消費者,還不需要為父母承擔什麼責任,如果你的父母生病住院,你去看一下他們,他們就很高興了,甚至別人還誇你是個很懂事的孩子。可是,在你長大成人,自立成家,你也有自己的孩子的時候,你的父母生病住院,你去看一下就行了嗎?如果,需要開刀,需要幾成幾十萬,才能治好他們的病,甚至才能保證他們的生命的時候,你將怎么辦?你能拿得出多少?你肯不肯去借別人?為了他們健康和生命,你能不能全力以赴?就象當年他們對你一樣?萬一有一天,你的父母突然撒手離開了你,你哭一下,流幾滴眼淚,別人或許也會誇你是個孝順的孩子。可是,在很多後的將來,你回想起來,回想起父母的疼愛父母的恩情父母的容顏,你僅僅哭就行了嗎就夠了嗎?

我在鄉下農村長大,父母都是農民。父親唯讀到國小四年級,母親是個文盲。小時候,因兄弟姐妹太多,家裡又只有父母兩個勞動力,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寒冷的冬天,放學回家,吃的常常是稀得可見人影的粥......家庭的貧困最讓我刻骨銘心的是,1979年,也就是高中畢業的那一年,我那79歲的爺爺病重需要住院,可是,家裡貧窮沒有錢呀,抬去醫院第二次醫院才勉強收下,也還只是住在醫院的走廊下,那時正值寒冬臘月,七老八十的爺爺就在這樣的地方度過了他生命的最後時日。他在臨死前還吃力地問我媽媽家裡還有多少錢?辛苦了一世的老人,準備失去生命的老人,還擔心死了以後家裡有沒有錢料理他的後事,死了以後會不會給子孫帶來麻煩。人世間這種悲慘的場面就活生生地展現在我面前了,當時我的眼淚不知不覺地淌下來了,但是,我的拳頭握得很緊,我在心裡默默發誓:無論如何,一定要奮鬥!一定要衝出去活出個人樣來!至少讓你的父母在臨死前用不著為錢擔心,我不要他們再問跟爺你這同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