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範文:要理性愛國

篇一:演講稿範文:要理性愛國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我這次演講的主題是《要理性愛國》。

愛國,是必須的,是光榮的。就像徐特立說的那樣“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有誰會不愛自己的祖國呢?而在“愛國”前面加上“理性”兩字,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理性,意思就是理智。遠的不說,就說說最近的國際事件“日本霸占中國釣魚嶼”,許多中國人竟然去砸日本車,如此的不理智!

反抗日本就要砸日本車么?你想想,日本車也是用人民幣買來的啊,也是中國人的錢啊。到時候日本還沒有開始拿釣魚嶼,中國就已經亂了,那日本人不就白白拿到了釣魚嶼?那多不值得啊!日本人還盼著中國亂呢!我們想拿回釣魚嶼,就不能亂,就要理性。

理性的人也很多,比如說中國台灣就有一些人拿著國旗,爬上了山頂,他們並沒有像北京的那些人一樣,去砸車而是揮舞著國旗,大聲喊道:“釣魚嶼是台灣的,釣魚嶼是台灣的!”這就是愛國!這,就是理性愛國!這樣又不衝動,又沒不理智又做到了愛國的本分,真好!

不理智的愛國,不但不好,而且還是會犯法的。有些不法分子看這次中國和日本在爭釣魚嶼,然後搞什麼遊行、抵抗。他們就是看有些人會衝動,會去參加,才會如此膽大妄為。如果你去了遊行,就是被他們利用了,那也就是違法了,這是你所希望的么?

理性愛國既不用很費力氣,又會得到人們的支持,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我們理性地去愛國,會對國家很有好處。這樣中國才會更快地收復釣魚嶼!謝謝大家!

篇二:演講稿範文:要理性愛國

愛國不一定就要喊口號”“在表達愛國情感上更趨於理性”,這是新一代大學生們在表達愛國情懷方面不同於上輩人的一些特徵。大學生和上幾代人之間愛國程度的差異,可能很難衡量,但可以肯定的是,出生在改革開放後的這代大學生正用嶄新的方式表現他們對祖國的無限愛意。

如果把視線放得更開闊一些,我們可以看到,年輕人在表達愛國情懷的時候更加彰顯了這個時代的鮮明特徵,他們充滿“個性”的表達衝破了過去“儀式感”很重的愛國方式而顯得“色彩斑斕”。網路上,那些網民們以別樣“另類”甚至不失可愛的方式表達著祝福,比如天安門版髮型的傳播,比如百語吟誦愛國詩歌《我愛我的祖國》,甚至還出現了“許仙”和“白娘子”深情對唱《愛祖國》。

這種獨特的精神氣質體現為始終堅持了實事求是的辯證唯物史觀。我們知道,中國共產黨1921年成立後,經歷了第一次國共合作、北伐戰爭、“四一二”xx政變,直至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組建自己的軍隊,才算找到正確的革命方向;而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又被迫以長征這種殘酷的軍事轉移來保存革命的火種;直至1937年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進駐延安、成立陝甘寧邊區政府,才算逐漸掌握了軍事鬥爭和政治鬥爭的主動權。至此,中國共產黨已走過整整16個春秋。從理想主義的政黨到軍事鬥爭的政黨、到階級專政的政黨、到依法執政的政黨,外界環境不斷變換、發展戰略不斷調整,但始終貫徹著一條方法論的主線,那就是實事求是。有了實事求是,大革命失敗,敢於武裝割據;有了實事求是,土地革命挫折,敢於領導全民族的抗日戰爭;有了實事求是,重慶談判破裂,敢於以少對多展開三大戰役;有了實事求是,新中國一經成立,敢於迅速地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建設;而近30年的社會實踐,也正是因為有了實事求是,才敢於結束“文化大革命”、敢於撥亂反正、敢於踏上改革開放這一偉大的征程。實事求是的辯證唯物史觀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標誌和精髓。

這是一個開放的時代,每一種愛國方式的表達、愛國情懷的抒發都得到了理解和讚許。這些“色彩繽紛”的表達方式或許不可能完全流行甚至普及開來,但只要是基於內心最真實的情感,我們都應將其視為對祖國母親最真摯的祝福。

在愛國情感的表達上,我堅定地認為“只有最真實的表達,才會有最誠摯的祝福”。在復旦大學進行的這項調查里,“57.9%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比較愛國”,相對於“非常愛國”的結果,“比較愛國”的陳述顯得並不是特別光鮮,但我更欣賞於這種“真實”。實事求是地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不誇大自己的愛國程度,只有萌生在真實之上,所有的情感表達才有可能真正轉化為行動的力量。

在愛國情懷的表達上,年輕人可能比不上老一輩人壯懷激烈,但年輕人“理性表達”的趨勢卻讓人欣慰。在喜迎共和國60華誕的這些日子裡,眾多媒體都開闢了普通民眾表達愛國情懷的專版。很多民眾將目光集聚在自身及周遭生活的改變上,通過住房條件的改善、交通工具的升級、接受教育程度的變化等等方面見證著國家的進步。以這個很“生活化”的切口來表達愛國情懷,無疑是很樸實的,也很容易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