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的優秀勵志愛國演講稿精選

20xx年是五四運動的100周年,我們應該繼承和弘揚五四精神,做社會主義接班人。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五四運動演講稿,供大家參考。

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演講稿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人們歷來把青春視為花朵一般美麗,黃金一樣寶貴。這是因為它蘊藏著蓬勃的生機,包含著無限的追求,凝聚著不竭的活力,它是熱血、激情、理想、信念、奮發向上的精神和無窮創造力所匯積的最美妙的交響曲。

青春期是人生的黃金時代。“千金買駿馬,何處買青春?”青春之所以寶貴就在於它正處於人生髮展曲線中“四大高峰”時期。

即生理變化高峰、智力發展高峰、社會需求高峰、創造高峰。因此,青年時期往往是人的一生中出成果最多的時期。古今中外,大凡有作為有成就的人,都是從青少年時期起,打下基礎嶄露頭角,做出重大貢獻的。青春時期正是掌握知識,擷取智慧之果的黃金季節,是學有所成的關鍵時期。

因此,我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牢牢抓住時間駿馬的僵繩,從知識海洋中不斷吸取常青的營養,熱愛本職工作,勤鑽業務,刻苦學習,崇尚務實,在發展外向型商品經濟的實踐中鍛鍊成才,讓青春燃燒得更加燦爛。理想,是人們對未來所懷的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憧憬和嚮往,是人們對美好境界的熱烈追求,是人們的奮鬥目標。

它可分為社會理想、道德理想、職業理想、生活理想等範疇。問及理想,許多人都會講“對不起,我只知道上班掙錢,談不到理想。”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理想不僅是哲學家研討的深奧理論,不僅是政治家所制訂的綱領、條令,也不僅是詩人所錘鍊出的閃光語言,更不是清淡家所玩弄的空洞辭藻。

理想,對於社會來說,是社會的發展目標;對於人生來說,是人生的奮鬥目標,同時也是每個人為自己確立的社會位置和社會責任。作為特區青年,在建設美好社會的過程中,自己應當承擔什麼責任?是每個青年都應回答的問題。

李大釗說過:“人生的目標在於發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為發展必須犧牲生命的時候。因為平凡的發展,有時不如壯烈的犧牲足以延長生命的音響和光華。”李大釗身體力行,他壯烈犧牲時正值壯年。

方誌敏、瞿秋白犧牲時都只三十多歲,董存瑞、黃繼光、雷鋒獻出生命時正當二十餘歲年輕生命,劉胡蘭更小只有十六歲,他們獻身精神使他們年青的生命“延長了音響和光華”。我們是否能從他們身上看到多少革命前輩為了維護和實現自己的理想,斷頭流血在所不辭。理想是一盞明燈,沒有理想的社會是黑暗的社會,沒有理想的靈魂是枯萎的靈魂。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一個人的人生理想常常成為主導其行動的靈魂和準則。

有人視金錢為萬能,他的理想是追求的金錢,而愛恩斯坦只追求科學探求不斷創新的崇高境界,他不是百萬富翁卻將一千五百美元的支票當作書籤,以致連書一起丟失;有人視個人榮譽為珍寶,他的人生理想是功名至上,可居里夫人付出千辛萬苦為人類做出貢獻卻拒絕接受法國政府授予的榮譽勳章;有人視出國享受為“天生晶制高點”,拼死拼活往外國跑。

有一名曾在自衛還擊戰中立下戰功的普通士兵,拒絕出國繼承百萬遺產而寧願為保衛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有人視理想工作、舒適的條件為出人頭地的台階,可年富力強的孔繁森兩次赴藏,歷時十載,為西北的建設、發展、穩定做出傑出的貢獻。他雖死猶生、有口皆碑,正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慶祝五四運動100周年演講稿

當愛國需要有人拋棄安逸的生活,當進步需要有人攀登價值觀的頂峰,當民主離不開基層的無私奉獻,當科學離不開冷板凳上的堅守,我們的青春,究竟能不能慷慨付出,為中華青年的奮進歷史再添一把火,讓五四精神縱情燃燒?

每到五四青年節,身邊的年輕人總會跟平時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大學校園裡。走近他們,你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青年正在努力將夢想中的詩和遠方變成現實。

前幾天,網上流傳一個段子。甲問乙:明天買什麼股票?乙不耐煩地斥責:只認錢,不要忘記詩和遠方!甲掛斷電話,搜尋詩和遠方的首字母,買入以之為代碼的某隻股票。第二天,這隻股票漲停。這當然是個有些荒誕的故事,但無論是諷刺的還是批評的,卻都不約而同地懷念著詩與遠方背後的理想、精神。

大學精神是社會精神的體現和反映,當國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時候,更呼喚著代表青年的大學精神引領社會精神,不斷去爭取美好的未來。近百年的風雲變幻,五四這個詞似乎已經超越了它所誕生與嵌入的歷史,成為一種逾時空的永恆存在。在今天的絕大多數人眼中,五四是專屬於年輕人的文化圖騰,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之下,一代又一代的中華青年熱血沸騰,追逐與實現對理想主義的想像。

五四精神體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近代以來追求的先進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講過,愛國、進步、民主、科學,都是我們今天依然應該堅守和踐行的核心價值,不僅廣大青年要堅守和踐行,全社會都要堅守和踐行。

今天的中國不再是1920xx年的中國。但我們不會忘記,正是五四的覺醒與吶喊,為中國人喚起了沉淪已久的民族精神,帶來了從未有過的現代意識。在今天這個新的時代里,五四精神不應當是停留在觀念或表達層面的口號與儀式,而應當變成一種以理想主義精神引領實際行動的行為模式,一股讓年輕人實實在在地投入創造文明活動的推力。

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領袖之一,魯迅先生曾說然而在現世,則無聊生者不生,即使厭見者不見,又說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實在是對今天有些人與五四之間若即若離關係的最好詮釋。自怨自艾和顧影自憐的生活狀態,在腳踏實地的行動熱情面前顯得如此羸弱。懸浮在意念樓閣中的人們,哪怕將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喊得再響,終究是對五四精神及其代表的社會進步事業的偏離。

因此,我們要年復一年地紀念五四青年節,因為五四精神能在詩和遠方與實實在在的社會進步實踐之間,建立牢固的紐帶。當愛國需要有人拋棄安逸的生活,當進步需要有人攀登價值觀的頂峰,當民主離不開基層的無私奉獻,當科學離不開冷板凳上的堅守,我們的青春,究竟能不能慷慨付出,為中華青年的奮進歷史再添一把火,讓五四精神縱情燃燒?

距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近,青年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為之奮鬥。今天對五四的正確紀念方式,應當是在看似一地雞毛的瑣屑生活中,重新挖掘那種令自己知行合一、並以理想直接引領進步行動的力量;應當是努力去創造,去改變,去腳踏實地地探索世界,以熱情洋溢的行動,把理想變成現實。

五四運動100周年紀念演講稿

我們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為國家與民族的發展注入青春的能量,激勵新時代的廣大青年,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向上、向善,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譜寫新的青春樂章。

少年強則國家強。回顧歷史,青年是時代進步最活躍的因子。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美好意願,促成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歷經近一個世紀的薪火相傳,在時代變遷中始終激勵著一代代年輕人,並成為當前青年群體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有生力量。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精彩和夢想,鐫刻下獨特色彩的成長經歷和奮鬥歷程,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創造永不磨滅的價值。當五四精神的價值追求匯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大青年以此作為基本遵循,積極投身向上、向善的踐行,讓青春的追求化為激勵全社會的蓬勃朝氣,鼓舞更多人矢志不渝奮然前行。

向上、向善,激濁揚清弘揚社會正能量,是當代中國青年的突出特點。在自然災害發生時,青年人沖在前頭、捐款捐物,志願服務在前線;在國家建設中,青年人走南闖北、揮汗如雨,創新創業在基層;在實現中國夢的奮鬥中,青年人銳意創新、敢想敢幹,為落實四個全面而拼搏。正是當代青年發揮向上、向善的力量,助推社會取得最大共識,激勵人們攜手奮進。

成長意味著擔當。青年人向上、向善的自覺,既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也是五四精神在新時代的延續。今天,紀念五四,召喚著青年人的歷史擔當。在黨的領導下,當代青年人就是要勇當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扎紮實實幹事、踏踏實實做人。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角已經吹響,新的使命正在召喚著青年一代。不嫌基層偏遠,不怕創業艱難,不懼失敗挫折,實幹的汗水與創造熱情將讓青年人的肩膀更加堅實,更有力量。

沒有比腳更遠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當代青年不斷汲取五四精神的養分,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向上、向善的價值追求,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體現時代精神,這是中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的意志基礎,更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昂揚奮進的內生力量。懷揣向上、向善的力量,廣大青年必將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