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演講的技巧

軍人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其演講形式和特點也是不同於其他演講的,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軍人演講中的小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軍人演講的技巧一: 明確任務的意義闡述、說明任務的完成在軍事上、政治上的意義、價值,任務完不成在軍事及政治上的後果和危害,明確戰士肩上的責任,是激發士氣的關鍵因素

1998抗洪戰鬥中,某團封堵九江長江大堤決口,政委魏殿舉現場緊急動員:“我們肩上扛的不僅是沙包,還是黨中央、江主席的重託;我們堵的不僅是決口,還是吞噬人民生命財產的血盆大口;我們築的不僅是一道堤壩,還是共和國的鋼鐵長城!”官兵們全力以赴,勝利完成了任務。闡明意義,提高戰士對完成任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有利於調動戰士行動的積極主動性,激發戰士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投入到所承擔的任務中。

軍人演講的技巧二:指出致勝的條件指出完成任務的有利條件,讓戰士們看到致勝的因素,有利於樹立戰士必勝的信心

信心足則士氣高,士氣高則戰鬥力強。xx在抗洪搶險總動員中指出:抗洪搶險“勝利的取得,是由於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抗洪搶險第一線數百萬軍民的團結奮戰和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有改革開放近20xx年來形成的強大物質基礎,有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長期努力建設起來的水利工程體系。我們的人民經受住了考驗。這充分說明,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共同奮鬥,就一定能夠抵禦和戰勝一切困難險阻,經受住一切風險的考驗,不斷奪取我們事業向前發展的新勝利”。這些分析,讓抗洪軍民和全國人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和前途,受到了鼓舞,從而以昂揚的鬥志,去贏得最後的勝利。

軍人演講的技巧三:激發戰士的情感

在自衛反擊戰中,一位前線指揮員對戰士們進行戰前動員。他說:“同志們,侵略者正在猖狂地侵犯我們美麗可愛的祖國。他們屠殺我同胞、搶奪我財產、燒毀我房屋、炮擊我村莊,難道我們能讓侵略者蹂躪我們秀麗的河山嗎?難道我們能讓侵略者這樣胡作非為嗎?今天,向侵略者清算的時候到了!”話音剛落,就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口號聲:“消滅侵略者!”“誓死保衛祖國領土!”戰士們個個摩拳擦掌、義憤填膺。這裡,士氣的激發,源於感情的調動。我軍官兵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保衛祖國和人民安全為己任,任何對祖國和人民的侵害行為,都會激起將士們的無比憤慨,而這種基於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而產生的憤慨,就成為激發戰士以身赴死、扞衛祖國尊嚴和人民利益的戰鬥力的動力。

軍人演講的技巧四:體現戰士的榮譽激發士氣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要體現戰士的價值和榮譽,讓戰士為展示自己的價值和扞衛自己的榮譽而英勇戰鬥

1998年xx在抗洪總動員時讚揚說,廣大官兵“為黨和人民建立了新功勳。事實證明,我們的軍隊,不愧為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的軍隊,不愧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子弟兵,不愧為保衛國家和人民的鋼鐵長城,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依賴的革命隊伍”。這種對戰士價值和榮譽的肯定,正是抗洪將士“嚴防死守,人在堤在”豪邁士氣的動力之源。我軍動員中有兩句常用的話:“黨和人民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為黨和人民立功的時候到了”。“考驗”是對軍人的榮譽和價值的挑戰,“立功”是軍人榮譽和價值的體現。軍人為了扞衛自己的榮譽和尊嚴,是會不惜一切代價的,是會以難以想像的戰鬥力去奪取戰鬥的勝利的。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軍人語言的特點:

1、粗獷豪放。軍人講話多是感情充沛而又不拐彎抹角。

2、簡易明了。軍人是戰爭的產兒,要時刻準備打仗。自古就有“兵貴神速”之說。講話、發指示,應要言不煩;下命令、口令,不容羅嗦。就是著述,也獨樹一幟,自有兵家風格。如著名的《孫子兵法》,就以“簡易明了”見長。

3、規範制式。軍人在隊前講話,因受時間或制度限制,在舉止和用語上,都表現得規範制式,指揮員下達命令或發布指示時,必須使用軍語,不能用習慣用語,而且要求絕對準確。因為一字之差,一語之誤就可能造成整個軍事行動的失利。如,在一次戰鬥中,某部排長帶領全排戰士攻打一個敵軍固守高地。衝鋒前,他下達了一道命令:“共產黨員,共青團員跟我從正面沖,一班從右面上,二班從左面上,把這個山頭拿下來!”全排戰士莫名其妙:黨團員究竟是該跟排長從正面沖呢,還是該從右面、左面上呢?由於指揮員的語言不嚴密,造成了部屬的猶豫不決,這在戰時是非常危險的。再說 “拿下”這個詞也不是軍語,而是習慣用語,其內涵既可以理解為把敵人殲滅,也可理解為占領山頭即可。用這種不準確的語言指揮戰鬥,是容易造成失誤的。為了用語準確,我軍統一明確規定了常用軍語5227條,以期規範使用。

4、 形象生動。軍人講話,往往善於運用形象思維,很少以理論理。軍事指揮員的口才特點 軍事指揮員,既要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里之外的智慧,又要有提攜軍隊,實現自己意圖的能力。能力之一就是口才。軍隊的組織、管理、指揮,都具有自己鮮明的特性,軍事指揮工作有別於其他領導工作,這就決定了軍事指揮員應具有不同於一般領導幹部的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