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祖國我愛你的演講稿

憂國恥為睜眼瞎,挺身甘上斷頭台。即便身死,也要報效祖國,那我們不如來做一次演講吧,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關於祖國我愛你的演講稿,希望能幫到你喲。

關於祖國我愛你的演講稿篇一

我喜歡金秋的十月,十月的色彩很鮮艷;十月的陽光很燦爛;十月的生日很隆重:十月的日子很輝煌.很多果實在十月成熟.金秋的十月是收穫的季節,收穫金黃:收穫火紅,收穫翠綠;收穫希望:人們正忙著珍藏十月的果實與陽光.啊!充滿甜蜜的生活,這一切是祖國的功勞.歷史創就未來,事物總有雙面性.手心翻過來是手背那么有現代就有歷史了.

小時候,從老師的講述中我認識了長江與黃河.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從這裡開始發揚.指南針、造字術、火藥、活字印刷術,四大發明為我沸騰的血液注入了無限自豪.綿恆萬里的長城,巍峨雄壯的泰山,綺麗無比的桂林……勾畫出了祖國的神奇,勾畫出祖國朦朧的模樣.<;<;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喚起了我幼小心靈飛天的夢想.祖國走進了我小小的心靈.在我心中她是多么神奇瑰麗.她是多么莊嚴而自豪.

長大後,從近代歷史課中我認識了鴉片戰爭與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我也認識深重災難的祖國.<南京條約>.<北京條約>…的屈辱和枷鎖.這就像一個鎖鏈一樣,緊緊鎖住中國.經過了南京大屠殺,經過了土地分割與主權喪失.經過了貧窮落後,衣衫襤摟的歷史祖國在我心靈中的“瑰麗與自豪”已經淡淡的落入深谷.對此“祖國東亞病夫”的稱號在我耳邊迴響.祖國又一次走進了我小小的心靈她是多么落後;多么貧困;多么淒涼;多么哀傷.

現代

如今啊!中國就在我身邊.我突然發現祖國變了,變的強大了;富有了;不在是西方人所稱的東亞病夫了.祖國在進步.20xx年北京奧運會的到來又是我們祖國的榮譽.在這段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北京成為了萬眾關注的焦點,偉大的祖國又一次成為了舉世聞名的熱點,中華民族又一次向偉大復興邁出了舉族輕重的一步,向全世界發出氣壯山河的政治宣言.“神舟七號”的飛天更是給祖國錦上添花.我們有幸見證歷史,悠悠的五千年文明已在新時代成為中國民族的精神積澱.歷史有幸經歷了輝煌.洗掉了歷史的屈辱,洗不掉的卻是祖國的精神.祖國經過了十幾年的改變真是讓人“刮目相看”.

祖國萬歲;代表了我對你的尊重.祖國萬歲;代表了我對你的敬仰.祖國萬歲代表了我對你的希望.讓我們共同度過迷人的秋色.一起收穫希望.一起收穫果實.祖國萬歲!代表了刷新歷史,發展進步,繁榮富強.

關於祖國我愛你的演講稿篇二

60年的風雨,祖國昂首走過。如今的中國,正以其在經濟、體育、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輝煌的成就展現在世人面前。

一、生產力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人均占有209公斤原糧,有錢人多吃一口,很多人就要餓肚子。1949年以來,我國糧食生產先後登上了3000億斤、6000億斤、8000億斤、10000億斤幾大台階。同時,經濟作物生產協調發展。20xx年全國棉花總產量達到749萬噸,比1949年的44萬噸增長了16倍;油料總產2952.8萬噸,糖料總產13419.6萬噸,分別比1949年增長了10.5倍和46.3倍。20xx—20xx年,糧食連續5年增產,20xx年實現夏糧連續6年增產,為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和應對各種困難局面奠定了基礎。目前,我國肉類人均占有量達到世界平均水平,蛋類也已趕上已開發國家平均水平。20xx年,我國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已分別達到54.9公斤、20.4公斤和28.5公斤,有效改善了城鄉居民的膳食結構。

我國農業資源短缺,農業基礎十分脆弱。60年來,在黨的領導下,億萬農民一直努力改變著靠天吃飯的局面。xx大提出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各地圍繞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等問題,正在尋求農業增產增效新的突破口。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年來中央6個一號檔案,不斷加強對農業發展的支持保護力度,極大調動了地方重農抓糧和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同時在全社會營造了反哺農業的濃厚的輿論氛圍,引導社會資金投向農業領域。

二、體育

1956年6月7日,陳鏡開在上海舉行的中蘇舉重友誼賽上打破挺舉世界紀錄,這是我國運動員創造的第一個世界紀錄。1959年,容國團在第25屆世界桌球錦標賽男單比賽中力挫群雄,成為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界冠軍。1984年,在洛杉磯奧運會上,我國運動員經過頑強拼搏,實現了奧運金牌“零”的突破,並以15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四名,令世界震驚,國人振奮。隨後我國又參加了第24至28屆夏季奧運會,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在去年的北京奧運會上,我國位列奧運會金牌榜第一,獎牌榜第二,創造了中國競技體育新的輝煌。自1980年首次參加冬奧會後,我國在20xx年鹽湖城冬奧會上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在亞洲,從1982年第九屆亞運會開始,我國已經連續7屆位列金牌榜第一。截至20xx年6月底,我國運動員共獲得世界冠軍2299個,創超世界紀錄1191次。我國已成為國際體育舞台上具有強大競爭力的重要力量。我國體育隊伍中湧現了一大批全國人民耳熟能詳的優秀運動員和英雄集體,包括長盛不衰的中國桌球隊、五連冠的中國女排、勇攀高峰的中國登山隊、被譽為“夢之隊”的中國跳水隊等,長期以來,以他們為代表的體育健兒創造的“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中華體育精神。

舉辦奧運會是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經歷了百年滄桑、歷史巨變,這三個願望終於全部成為現實。20xx年8月8日至24日,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隆重舉辦並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了“有特色、高水平”的目標,被譽為“一次無與倫比的奧運會”。

三、文化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文化建設在探索中前進,在曲折中發展。新中國的成立開啟了我國文化建設的新航程,文化事業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形成了新中國文化藝術事業發展的第一個高潮,為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文革”期間,文化建設受到嚴重挫折,萬馬齊喑,一片凋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文化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文化領域深入推進改革,實現全面開放,找到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道路,各項文化建設成就斐然,我國文化建設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之一。

文化遺產保護成效顯著,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弘揚。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觀念的進步,文化遺產保護領域逐漸拓寬,保護體系日臻完善。

對外及對港澳台文化交流活動有聲有色,中華文化的影響力不斷提升。我國同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著良好的文化交流關係,與145個國家簽訂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和近800個年度文化交流執行計畫,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多渠道的對外文化交流新格局。

文化市場繁榮有序,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由娛樂、演出、音像、電影、網路文化、藝術品等市場組成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市場體系逐漸形成。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強,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進一步維護。隨著工作理念的不斷深化,社會文化工作逐步從“唱唱跳跳”的一般性活動組織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轉變。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力度加大,逐步建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

四、科技

六十年來,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一路走來並不順暢。新中國誕生初期,中國科技事業在一片空白的條件下開展學科布局。那時有限的科技資源為國防、航天、地礦、石化等行業起步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國人民也“勒緊褲腰帶”支援國家重點項目建設

“兩彈一星”上天、摘掉“貧油國”的帽子、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都是讓中國人揚眉吐氣的事情。近些年科技在三峽工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青藏鐵路、北京奧運等諸多國家重大工程和事件方面,都發揮了顯著的支撐作用。攻破“哥德巴赫猜想”的數學家陳景潤、“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漢字雷射照排技術第一人”王選都成為這一時期家喻戶曉的明星。新中國成立初期發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時,中國自然科學研究者不足五百人;改革開放後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時,科技人員剛剛達到五十萬;到新世紀中國確立“科教興國”戰略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時,科技人力資源隊伍達到四千二百萬人,居世界之首。

國際上通常採用研究開發經費指標反映一國的科技實力和核心競爭力。20xx年中國全社會研究開發經費支出四千五百七十億元人民幣,其中國家財政支出兩千五百四十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一點五二,按貿易匯率計算位居世界第四。據了解,科技部正加速實施十六個科技重大專項,到20xx年重大專項總投入將達到一萬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央和地方財政將超過五千億,以實現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的總體目標,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關於祖國我愛你的演講稿篇三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站在這裡,我首先想請問你們一個問題:在你們心中,什麼最偉大?我想,答案一定是兩個字——祖國。

我們在圓明園裡認識了祖國的屈辱和悲憤;在長城嶺上,認識了祖國的雄偉和磅礴;在大漠荒原,認識了祖國的廣大和遼闊;在絲綢大道上,認識了祖國的悠久和淵博。

當看到書本里祖國的那段被列強侵略的苦難時,我們義憤填膺,因為祖國在我們心中;當神舟六號遨遊太空,我們歡呼,我們雀躍,因為祖國在我們心中;當香港回歸祖國時,我們激動,我們流淚,因為祖國在我們心中;當舉國上下迎接著20xx年北京奧運會時,我們燃燒,我們沸騰,這也是因為祖國在我們心中!

祖國,她是我們共同的母親,是無法割捨的靈魂之根,是我們身心棲居的家園。近百年來,那許許多多的中華兒女,為了讓這個家園繁榮富強,為了能讓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哪一個不是用“祖國在我心中”來鞭策自己繼續努力奮鬥。周恩來之所以能成為中國人民敬仰的一代偉人,不就因為他從小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來鞭策自己;現代科學家童第周從一個後進生變成了轟動西方科學界的中國留學生,這股動力不就來自他的堅定信念——“外國人能辦到的,中國人也能辦到”;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不畏艱辛遠涉重洋回到祖國,為祖國奉獻了一生,因為他一直以來不變的崇高信仰是他歸國時感人肺腑的“祖國啊,我回來了!”

“自古英雄出少年”,穿越祖國歷史的長河,在這段悠長的記憶里,也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少年英雄。王二小、劉胡蘭、賴寧……他們為了中華民族的興旺和強盛,進行了不屈不撓的奮鬥與拚搏,直至獻出自己年輕而又寶貴的生命。他們的事跡,令人肅然起敬;他們的精神永遠鼓舞著我們奮發向上。

粱啟超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屹立於世界,則國屹立於世界!”我們是祖國的驕子,是新時代的寵兒。風華正茂的一代啊,怎樣用鋼筋鐵骨支撐起共和國的大廈,怎樣邁開走向世界的步伐?同學們,祖國在我們心中,和諧家園在我們心中,我們就應該為之而付諸努力。努力學習吧,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 讓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中國,在二十一世紀這個嶄新的年代裡屹立於世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