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五分鐘演講

是不是不知道在即興演講的時候說點什麼,有時候甚至大腦一片空白,平時的腦洞都不見了?沒關係,下面是黑洞腦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語文課五分鐘演講,希望能幫到你喲。

語文課五分鐘演講篇一

一滴海水雖然渺小,但卻能反射太陽的光芒。縱使剎那間便揮發了,那一瞬的輝煌卻能永存。

一陣暖風雖然輕微,但卻能帶來春天的氣息。就算只有那一陣暖意,那細微處卻透露了希望。

一個新生兒雖然稚嫩,但卻能昭示人類的未來。就算馬上淹沒在人海,那清脆的啼聲卻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英國著名詩人布萊克在詩作《天真的預示》中說:“一顆沙里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里有一座天堂,把無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恆在一剎那裡收藏。”時光荏苒,歲月從容,人生短短几十載,轉瞬即逝,但我們卻能在少年時就悟透人生,看破紅塵,憑的是什麼?人常說少年老成,三歲看透一生,雖然牽強很多,附會不少,但不可否認其準確,為的又是什麼?其實其中的方法很簡單——細微之處見真章。

牛頓被小小的蘋果砸到了腦袋,卻頓悟了宇宙的最大秘密——萬有引力;瓦特只是留意到了最平凡的水壺蓋,就帶來了一個新的時代——蒸汽時代;達爾文只是不斷的學習經歷,平凡的生活卻給了他一個,也給人類一個幾千年最大疑問的答案——我們從哪裡來?細節不細,小處不小,人類在發展的幾萬年里,所有的成就,發現,知識,乃至文明都是從一個個細節中得來的,且不說各個文化的圖騰都是由各種事物的細節拼湊起來的,如龍鳳;也且不說人類各種工具都是從生活的細節中提煉出的,如蒸汽機;更且不說人類的科學知識都是從一個個常識中得來的,如數學物理;單就是現實生活中任何事都離不開對細節的關註:警察破案要靠罪犯留下的蛛絲馬跡,醫生診斷病情要靠望聞問切,學生備考要關注的是書中的各個細節條目,政府行政更是離不開民眾的生活小事。

細節就像問題的答案,它不會很容易的讓你發現,尋找並發現最後能夠運用,這正是人類進步的必然過程。脫離實際,不看細節,就只能是空想。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無水無魚,何來汪洋?無草無木,何處森林?無山無水,哪來天下?細節就是基石,就是根本,就是源頭,沒了它,一切都不可能成立,何況是堂堂人類文明?

以前看過一個吞劍的表演,一把半米長的龍泉劍就直直的插進了表演者的口中,而魔術師卻毫髮無傷。這個魔術雖然神奇,但知道了那個細節的秘密,一切就變得很簡單,也很可笑。但這個後來覺得很簡單的秘密一直疑惑了我許多年,直到知道,雖然恍然,但卻感到細節的力量是如此神奇。一個細節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也可能改變一個時代的進程,也可能改變人類的命運,甚至是宇宙的未來,沒有人知道細節最大能有多大的力量,而我只知道宇宙的起源只是一場爆炸。

俗語有云:“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我們的高考只有2天,但卻是20xx年苦學的最後答案,薄薄的一紙成績單,也許青雲直上,也許泥牛入海。生活就是這樣無情,它不看你平時的成績,它給你的標準只有一個,也許是一場考試,也許是一次對話,也許是一個決定,也許的也許,太多了。我默然無語。但把握住每一個細節,就可以儘可能的避免被命運淘汰。

在許多的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主人公因為一個小細節,或幸免於難,或身險囹圄,真是無巧不成書啊!但劇情並不會因為小事而改變一個必然的事實,必然就是必然,不會更改,仿佛命運一般。說到這,似乎我的觀點矛盾了,其實不然,因為必然的事物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會無可避免的流露出細節,而從這些“小處”我們不難發現真理的光芒。小小的漣漪是阻擋不了浪濤的前進,而浪濤正是由無數個漣漪所組成的。

一葉蔽目可遮天,一壺濁酒可迷人。正如《易經》中說的那樣“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切都是從那最根本的“太極”演化出來的,由一而始,亦歸一而終。計算機的根本所在也不過是1和0的組合。再繁複的東西也離不開最根本的一釘一卯,細節是萬事萬物的源頭,欲要成事,方得細微之處見真章!

語文課五分鐘演講篇二

讀完這本《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讀本》,我飛快地記錄了一瞬間的靈感——“R=a+b+c”。繼而,它帶給了我無限的沉思……

我們長大了,要想成為一個情操高尚的人、脫離低級趣味的人、有益於社會的人,就必須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從“誠信、團結、勤儉”等方面不斷地修煉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充分說明,作為一個大寫的人(R),第一個要具備的基本素質是誠信(a)。只有誠信才能使自己得到別人的信賴;只有誠信才能樹立偉大的人格;只有誠信才能在社會上立足。例如,春秋時期,季札與徐君是好朋友。徐君羨慕季札腰間的寶劍,季札有意相贈,並在心中許諾。但由於季札肩負任務,便答應徐君日後相贈。當季札完成任務時,徐君已去世。然而季札依然把劍放到徐君的墳前,遵守自己的諾言。

季札履行諾言的故事,讓我十分敬佩。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卻把“誠信”踩在腳下。朋友的無信遲到,用一束鮮花就可以淡而化之;商販的短斤缺量,用一句“失誤”便可以瞞天過海;父母還用自己的一聲聲諾言來哄騙孩子,讓祖國的花朵生長在謊言污染的環境中。這些缺乏誠信的事情,令我非常痛心。

“人心齊,泰山移”這一句名言佳句,道出了團結(b)的重要性。是啊,大到一項科學研究,小到一場足球比賽,要想取得好成績,無不需要同伴之間密切配合,精誠團結。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正是有了這種互幫互助,相互理解的品質,才創造了偉大的友誼,完成了千古不巧的巨著《共產黨宣言》。

對我們中學生而言,在學習和生活上更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謙讓、團結友愛、共同提高。古人說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特別是當同學之間有矛盾時,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謙讓對方,學會與人共處。千萬不要為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患得患失、耿耿於懷。要有主動和解的勇氣,因為團結能為你贏得朋友、贏得自信、贏得力量。這也是做人立身的第二個基本素質。

“立德始於勤儉,成功基於自強!”這條千年古訓,給了多少人以寶貴的啟示,也是一個立志成為優秀人才的人所必須具備的第三個基本素質。我們中學生想要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同樣也得學會自強和勤儉(c)。

對於“勤”,我們中學生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勤學,只有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我們才會有報效祖國的本領。但有的同學在學習面前有畏難情緒,不肯刻苦學習,能偷懶則偷懶。比如,周末在家中,有的同學躲在暖和的被窩中睡懶覺,在床上進行“三步曲”(吃飯、做作業、看電視),讓寶貴的時間白白流失。又比如,有的同學上課不專心,下課亂抄襲;再比如,個別同學在考試時左盼右顧。這種學習態度,到頭來只會害了自己。其實,中華民族有勤奮好學的優良傳統,諸暨人更有耕讀傳家的好風氣,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些好的傳統,勤奮學習,報效祖國。

面對“儉”,同學們的錢包是最好的證明。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同學們就把“節儉”拋之腦後。與同學一起去購物時,相互比出手大方。對店主拋出的高價,極少討價還價,認為討價還價就會露出自己的“寒磣”相。見到人家的筆漂亮,即使自己有了,也要再買一套。在同學面前,為顯示自己闊氣,還常常請客、聚會。把父母給自己的零花錢任意揮霍,還自恃得意。這種作法嚴重違反了公式中的“c”,讓自己的“R”變了味兒。

朋友,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切記: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不可能在孤獨中贏得勝利;更不可能在奢侈中獲得享受!假如,在平時的修養中,多一點“誠信、團結、勤儉”,那么我們獲得美好而絢麗的人生就多了一份保證。請深思“R=a+b+c”這個公式!

語文課五分鐘演講篇三

和諧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像空氣、水和鹽一樣,不能把它們都留在未來。還好,生活中有許多細節能讓我們感受和諧。每天留點和諧給自己,給你周圍,就會“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有和諧才能產生幸福。

所謂“和諧”,《現代漢語詞典》解釋:“配合得適當和勻稱。”我們的先人是這樣闡述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語)“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老子語)應該說,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是和文化:和諧、和睦、和善、和解、和為貴、和氣生財、和衷共濟。“和”因不同而產生,並因“和”而消弭了不同。

西方哲人的和諧觀更顯詩情畫意:“從和諧的氛圍中,從天堂般的和諧氛圍中,這一世界的圖景開始了:從和諧到和諧,它踏著每一個音符,走完了通向人類的美滿歷程。”(英國詩人《德萊頓詩選》)而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更是惜字如金,一語中的:“整個天就是一個和諧。”美在和諧。和諧是初春河上漂過的第一叢草壘,暮晚天際掠過的飛鴻,是月光如水漫浸的庭園,是滿坡黃花間衣袖盈風的少女笑靨,是令你怦然心動的溫暖與溫馨,是青石砌成的古井裡,小提桶在井壁碰出的清悠迴響,雨絲中裊裊撐起的小花傘,河邊茶居里手持茶壺半眯著眼品味的老茶客……這些不正是讓我們熟悉又親切的和諧場景嗎?

和諧是一道風景。生活中的你我他都以一種誠信友愛、互敬互助的心情漫步其中時,便也成了一道道和諧的風景,到處可見豐子愷先生在《護生畫集》中描繪的“人閒牛亦樂,隨意過前村”的平和圖景。和諧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徵,和諧是最佳組合,和諧是眾多因素的統一。只有和諧的東西才是美的,萬事萬物莫不盡然。琴瑟和鳴,黃鐘大呂,這是藝術的和諧;和風細雨,桃紅柳綠,這是自然的和諧。和諧的音樂妙不可言,和諧的山水使人心曠神怡,和諧的社會才是理想的社會。

和諧是相愛的人心心相印、親密無間,愛到深處,不需要語言,眸子裡充滿了深情厚誼,相互瞄一眼,勝過千言萬語,深愛無言,真愛無聲,是一種至善至美的和諧境界。和諧是一種默契。在什麼也說不出什麼也不用說時,一個默默的凝眸,就足以表達心領神會的溫柔。和諧是一種濃濃的人情味,在人們心中悄悄瀰漫開感動和開心。正如作家畢淑敏所言:“我們的聲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滲透到遼遠的空間。我們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輕靈地捲起心扉的窗紗。我們的面龐柔和了,就更流暢地傳達溫暖的誠意,就更準確地表明與人平等的信念。”和諧是一種生存狀態、工作狀態,它來自生命本身的活力,來自自然的吸引。

和諧是一種具體的、被看得到摸得著的事物所喚起的情緒,誰也不該對它視而不見,誰也不應該總是做那些使自己不和諧也使他人不和諧的事,尊重自己,也尊重生命中的每個人。

和諧是一種智慧,一種超脫,一種寬容和理解,一種飽經滄桑的充實和自信,一種堅定的成熟。和諧不能是刻意的。和諧不是扮出來的,是人的認識與判斷能力的厚積薄發。憑能力挽回的和諧是一種榮耀,用機智贏得的和諧是一種修養,不懂裝懂的和諧是一種無知,委屈自己硬撐出來的和諧是一種悲哀。人們常會說:“假如我能……就好了。”其實大多數的假設未如願的原因,不是我們真的不能,而是我們缺乏勇氣,一份輕微的不自信,足可以使我們擦肩而過或抱憾終生。和諧正是如此。

諦聽和諧之聲,感受和諧之美,需要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與人的和諧交往。想和諧,說和諧,謀和諧,貴在質上,效在度上。和諧之美,在水乳交融之中,在泥沙俱下之間,凸現出和諧的特殊。遠和近、東和西、陰和陽、強和弱、無和有、想像和現實,和諧就在我們身邊,

和諧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