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民眾優秀髮言稿

我們學習貫徹的系列講話精神,毫不動搖地堅持民眾路線,不斷增強宗旨意識,不僅要把握宗旨的深刻內涵,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實踐宗旨,更加牢固地樹立民眾觀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民眾優秀發言稿,希望你喜歡。

 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民眾優秀髮言稿篇1

近期,通過認真學習系列重要講話、黨章、廉政準則、《論民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檔案選編》;聽取專家輔導和市委陳興超書記輔導;觀看《永恆的信念》、《築夢之基》專題片等,進一步深化對新形勢下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要性的認識,更加明確了新形勢下貫徹執行黨的民眾路線的基本要求。

民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路線,也是黨所有工作的生命線。黨長期執政的歷程,是一部為了民眾、服務民眾的鮮活歷史。正因為我們黨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並且創造性地貫徹於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貫徹於我們黨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動中,我們黨才得到最廣大人民民眾的真誠擁護。

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物質財富的豐富、辦公條件的改善、執政環境的最佳化,有的黨員幹部發生角色錯位,由“公僕”變為“主人”,從根本上脫離了民眾;有的黨員幹部對待上訪民眾,認為有些民眾無知、野蠻,不講理、是刁民,怕接觸民眾、對話民眾,從心理上拒絕民眾;有的黨員幹部不關心民眾,對民眾反映的問題漠不關心、久拖不辦,從感情上傷害了民眾。

中央看到了問題的所在,及時啟動了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程式,果斷部署在全黨開展“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十分及時、相當關鍵,體現了中央的政治眼光、民眾情懷、憂患意識。

開展“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要以民眾的語言,跟民眾交流,擺正自己,放下姿態,為民眾辦實事、辦好事。通過深刻剖析在貫徹民眾路線中存在的“四風”問題,擺正同人民民眾的關係,知道“我是誰”;藉助鮮活有效的活動載體,讓走基層、接地氣、轉作風,認真傾聽民眾呼聲,始終與民眾站在一起,明確“依靠誰”;加強制度建設、作風建設,將深入基層、走進民眾固化為自覺的常態行為,一切為了民眾著想,弄懂“為了誰”。

通過紮實有效的實踐活動,增強宗旨意識,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民眾優秀髮言稿篇2

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矩。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要把黨章黨規和系列講話作為學習的基本內容。通過認真紮實的學習,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把黨的民眾路線作為安身立命的根本、行動的指南;堅持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努力提升聯繫服務民眾的能力和水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最具幸福感城市貢獻力量。

堅持民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對黨員的根本要求。黨章明確規定,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發展和保護好民眾利益,是黨章賦予全體黨員的根本責任,黨除了維護好人民民眾的利益之外,沒有任何私利。因此,一切損害人民民眾利益的行為,都是黨章和黨規所不允許的。學習黨章、尊崇黨章,用黨章的規定規範言行,必須把民眾觀點放在首位,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民眾謀福祉,為城鄉百姓全面過上小康生活而努力。

民眾觀點、民眾路線,是黨在長期革命鬥爭和經濟社會建設中的經驗總結。在解放戰爭時期,黨依靠人民民眾,推翻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在建設新中國的偉大事業中,黨廣泛團結和聯繫人民民眾,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偉大勝利。特別是黨的以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始終堅持民眾路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用新目標、新理念、新實踐緊緊將人民民眾的力量凝聚起來,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合力,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人民民眾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美好,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充分顯示出民眾路線的強大生命力。

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努力提升聯繫服務民眾的能力和水平,首先必須密切聯繫民眾。要虛心向人民民眾學習,拜人民民眾為師,感情上親近民眾,而不是高高在上,脫離民眾。要大力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能力,把服務民眾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基層、深入民眾,想民眾之所想、幫民眾之所需、乾民眾之所盼,團結民眾、帶領民眾,使黨的主張、奮鬥目標符合民眾的根本利益,黨的要求變成民眾的自覺行動。而要做到這些,就必須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著力解決一些黨員黨的意識淡化的問題,著力解決一些黨員宗旨觀念淡薄的問題,著力解決一些黨員精神不振的問題,著力解決一些黨員理想信念模糊動搖的問題,著力解決一些黨員道德行為不端的問題,著力解決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只有堅持“六個著力”,“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才會有的放矢,變被動學為主動學、主動做,從而增強宗旨意識,提升聯繫服務民眾的能力,形成以學促乾、學乾結合、促進發展的強大合力,學習教育也才能收到實實在在的成效。

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民眾優秀髮言稿篇3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黨的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內容和載體是不同的。現在我們處在新世紀新階段,當大多數農民民眾基本上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他們的需求便發生了變化;城鎮居民基本實現了初步小康之後,他們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基層黨組織應當立足於人民民眾的需求而提供服務,隨著人民民眾的需求的改變而改變,以更好地踐行黨的根本宗旨。

第一,人民民眾的需求與時俱進,應當在實踐中增強服務民眾的意識和能力。

發展才是硬道理,聯繫服務民眾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體對象是“人民民眾”,而人民民眾面臨的問題、需求,不是靜止不變的,是會隨著情況的變化、時代的變遷而會不斷變化、日趨複雜。這就需要我們的黨員幹部服務者們與時俱進,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增強服務人民民眾的意識和能力,。才能更好的應對和解決人民民眾新情況、新形勢下的問題和需求,才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重慶市認真貫徹落實落實中央教育實踐活動精神。孫政才同志通過對聯系點的實地走訪調研,收集和聽取各方意見,交流分析全面總結而得出結論:增強服務人民民眾的意識和能力。

第二,人民民眾的需求日趨多樣化,應當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民眾的能力。

基層黨組織應擺脫以往單一的、至上到下的管理方式,利用基層黨組織分布的廣泛性、深入民眾的優越性,全方位寬領域感受人民民眾的需求。以全新的影響力吸引民眾、團結民眾,實現在服務中凝聚民眾、在引導中帶領民眾、在示範中組織民眾。這是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證我們黨始終得到人民民眾擁護和支持、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之策。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關鍵是在如何把握民眾的需求,增強服務民眾的能力。

基層黨組織在工作上應當密切聯繫民眾、充分發揮黨員和民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堅持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相一致。在方式方法上要既依靠民眾又教育和引導民眾,不斷提高民眾的覺悟,堅定民眾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

增強服務人民民眾的意識和能力,就是堅持黨的民眾路線根本方針,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教育實踐活動精神。民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但還有少數黨員幹部對聯繫服務民眾實踐教育活動認識不足,甚至認為這些都是形式化、走過場,不當回事,不放在心上。我們必須引起足夠重視,採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