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演講稿(精品)

老師演講,要充分展示出師德的魅力!以下內容由小編提供,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篇一:做一位愛與責任並重的教師

那首《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歌謠,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歌聲也激盪著我的青春歲月。兒時的我就仰慕於神聖的教師職業,希望自己能成為歌中那美麗的角色。於是,我懷著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如願登上了三尺講台,圓了我的教師夢。時光飛逝,日月如梭,彈指一揮間,我已為人師二十多年了,期間不僅深深感受到為人師的艱辛和壓力,更多的還是艱辛壓力背後那無法釋懷的平凡和奉獻。正像歌里所唱,“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塊黑板,寫下的是奉獻,擦去的是名利。”

“百無聊賴何為教,一事無成怎做授。”這是當代作家賈平凹的一幅對聯,這句話時時鞭策著我。21世紀,新時代教師的寄託是什麼?精神支柱何在?在我看來,兩字回答足矣,那便是“師德”。 如果說,教育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那么師德是教育的光輝;如果說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那么師德就是教師的靈魂。如果說師德是襯托著千萬朵桃李之花盡情開放的綠葉,那么愛與責任就是維持綠葉生命的莖與脈;如果說師德是搭送求知者駛向成功彼岸的渡船,那么愛與責任就是使渡船航行的舵與槳。愛與責任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是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

有這樣一個故事:“智慧”、“成功”和“愛”三位天使來到人間。一位母親請他們到家中做客,天使們對那位母親說:“我們只能去一個,你回家商量一下,再做選擇。”母親最後決定把“愛”請回家。奇怪的是,另外兩位也跟著進了屋。母親驚訝的問:“你們兩位怎么也進來了?”答曰:“哪裡有‘愛’,哪裡便有‘智慧’和‘成功’。”有愛就有一切,在故事中如此,在生活中更是如此。有人說過:疼愛自己的孩子是一種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教師對學生就需要這樣一種神聖的愛,她不求回報,嚴慈相濟,這種愛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礎。因為,一旦學生體會到這種愛的情感,就會“親其師,信其道”。我們班的江明一度迷戀網咖,不思學習,經常逃課,經過我耐心地說服教育,他返回了課堂。後來他的成績大幅度提高,任課教師也對他的表現嘖嘖稱讚;子楠性格孤僻,不善於與同學交往,由於家庭貧困,一度有退學念頭。學期初,我多次努力向學校申請給他減免學費,幫助他樹立起戰勝困難的信心,同時在班內設立救濟基金,激勵他不斷進步,幫助他建立自信心,使他學會關心人,也能融入到班集體中。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原來高一美術班有位叫馬婧媛的女生,我發現上課似乎與她無關,你講你的課,她做她的事,她的事情無外乎就是摺紙鶴、說話、拿著鏡子梳妝打扮。她從不交作業,開始我總是板起臉來訓斥她,並且有一次將她的本子撕了,於是她用一種桀驁不馴的眼神瞪著我,並瘋狂地將自己的書本也撕了。我當時真是懵了,她的眼神和舉措就像一盆冰水倒在了我的心頭,我無計可施。事後我深刻反思自己的做法,思量再三,決定改變教育方式和策略,抓住她的一些閃光點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她,上課及時提問她,給她更多的表現機會,下課後與她促膝談心、拉家常。只要她堅持寫一次作業,我便在作業的批語上讚賞和鼓勵她。慢慢地,我發現在課堂上她安靜了很多。當我把目光投向她時,總能感到她的眼神里多了許多羞澀的笑意。在一次課堂同桌間的對話中,我走到了她的身邊要求當她的同桌,她欣然接受了我,末了還在我的臉頰上輕輕地吻了一下“老師,我喜歡你。”這一吻使我們冰釋前嫌,這一吻也融化了她冰凍已久的心。現在她已經是一名大二的學生,今年的教師節我意外的收到了她寄來的一幅畫。畫中一名園丁在修理著滿院子的花草,上面寫到“感謝恩師三年來的辛勤栽培!”那一刻我感受到一個老師的愛更重於責任,責任讓我們成為“園丁”,而愛卻是“雨露”。滿園的“花草”需要“園丁”的“修理”,更需要 “雨露”的“滋潤”。

教師無小節,處處皆楷模,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人們對教師的評價向來都很高,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人說教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有人說教師甘為人梯,默默耕耘;有人說教師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當我穿過它面前的這些光環,走進它的核心時,我漸漸地理解了它的內涵,教師是平凡的、普通的,猶如一顆小小的鋪路石,而我只願做那小小的鋪路石,讓我們的新一代在我鋪就的平坦而寬闊的道路上奔向遠方。回顧二十多年來的從教歷程,我深深地感到,要做一個學生需要並喜歡的老師,必須時刻注意修養師德,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響學生。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首先遵守。面對著一張張青春洋溢的臉,一顆顆水晶般純淨的心,我想:教育事業也許擁有世界上最高利潤的回報,你播下的是一粒愛的種子,收穫的卻是整個美麗的人生。教學中,我也許不能把愛匯聚成海,但我會竭盡我的生命把愛的水滴凝聚成一條小溪,讓清澈流進每個學生的心,教育是一方充滿理性的天地,也是一片飽含情感的空間。

教師強烈的責任意識讓我們愛崗敬業,成為學生敬重的老師,但溶入了愛的責任會讓我們不僅成為一個傳授知識的“經師”,也會成為學生精神成長的“人師”。高尚的師德是成為“人師”的最重要的素質,而高尚的師德要求愛與責任並重。批評和教導是老師的責任,而引導和鼓勵卻溶進了老師的愛。相信愛與責任並重的教育定會讓每一位學生在和諧的環境中成長,開花,結果。

篇二:用愛與責任鑄就師德之花

曾經讀過這樣一首詩: 我是一個老師,我把手中的紅燭高高舉起,只要我的鴿群能翱翔藍天,只要我的雛鷹能鵬程萬里,只要我的信念能堅如磐石,只要我的理想能永遠年輕,我情願燃燒我的每一寸軀體,讓我的青春乃至整個的生命,在跳動的燭火中升華,在血液的鮮紅中奔騰„„這首詩點燃了我心中的激情,澎湃起我教育的夢想!

兩年前,帶著這份激情與夢想,我踏上了三尺講台,開始了手持三寸粉筆,畫出天地方圓,寫盡學海茫茫的教師之路。漫漫長路,一路走來,雖有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時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兩年的辛勤耕耘,兩年的默默守望,使我深深的喜愛著教師這一平凡而充實的職業。清晨,當黎明的曙光射進教室,我靜候在三尺講台旁聆聽孩子們琅琅的讀書聲,那是天底下最動聽的樂章,夜晚燈光下,看著孩子那稚嫩的筆跡,在我嚴格要求之中,逐漸成熟起來,那是天下最甜美的果實。

然而,工作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有時當我挑燈苦熬,精心備課,辛辛苦苦傳授學生知識,卻發現他們的熱情不高,眼神不夠渴望;當我認真投入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卻發現這些調皮個性的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曾經,我的心一點點冷卻下去,甚至有說不出的惱火、傷心。於是我開始板著臉,做出一副嚴肅的樣子,想以“師道尊嚴”的傳統道德威攝他們。可是我同時也發現,學生見了我繞著走,上課回答問題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我的心不禁顫動起來,是不是我做錯了?這時老教師給我送來“靈丹妙藥”:與學生溝通,用心去愛他們。

慢慢地我用老教師那裡得到的“靈丹妙藥”去和學生交朋友。以後,班會、運動會、歌詠比賽、拔河賽„„班級、學校舉辦的大小活動成為我與學生交流溝通的主陣地。我在每個學生身上尋找閃光點,儘量讓每個學生樹立起信心。將心比心,以心換心。不以你的真摯之情,誠摯之心是不會換取同學們純真的心的。很快的我們之間就建立起了一種牢固的既是師生,又是朋友的雙重關係。

一次,上晚自習,我剛坐到講台上,一位男生緩緩走上來,遞給我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末尾還附了一張精美的笑臉的小貼圖。我莫名其妙,不知他因何事向我道歉。我笑著向他招手,他走到我面前帶著歉意說:“下午上課你給我們講,說兔子是robot,我當時大喊了一聲‘是rabbit’,下課同學們都說我看你把老師說的,臉刷得就紅了,紅得象蘋果。我向你道歉。”一時間,一股暖融融的東西在我心中流淌,一種欣慰?一種感動?說不清楚。我微笑著說:“老師早忘這事了,幫老師糾正錯誤不是好事嗎?老師應該感謝你才是。老師再有說錯的地方,歡迎你大膽提出來,好嗎?”霎時間,我分明看到他眼中的驚詫和欣喜。這樣的事還有很多很多,這些孩子表現出讓人慾罷不能的欣慰和感動,又一次次地溫暖我的心田。是啊,也許他們的言語和表現少不了幾許執拗、鹵莽;也許他們的思維和行動欠缺幾分理性和沉穩,但只要用心發現,他們其實很想與你接近,他們以獨特的方式渴望著你的關注,企盼著你的關愛,在意你的關懷。身為教師的我們一定不能忽略了 “師德”中的一個字——愛。 不要放棄!每一朵花都有盛開的理由,每一顆草都有泛綠的時候。用愛去寬容他們,呵護他們,賦予他們怒放的生命。我相信:野百合也有美麗的春天。

回顧兩年多的從教歷程,我還深深地感到,要做一個學生需要並喜歡的老師,必須時刻注意修養師德,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響學生。每天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業餘時間我認真鑽研業務,大量翻閱教育雜誌,不斷給自己充電。在耕耘中拓寬視野,在執教中提鍊師藝。我們的工作是平凡的、瑣碎的,也是艱辛的,這裡沒有令人羨慕的財富和權利,沒有顯赫一時的聲名和榮譽,也沒有悠閒自在的舒適和安逸。可是我們有的是: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忠誠,是將青春和生命奉獻給這一事業的信念和決心。

冰心有一段話曾激勵過無數的人為這個世界默默無聞、無怨無悔地奉獻著自己:“愛在左,責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路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枝扶葉的莘莘學子,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流,卻覺得幸福。

也許,我不能成為冰心筆下那個隨時播種便能開花的人,但我可以做一顆流星,在孩子們孤單寂寞或躊躇滿志時,在他們的夜空中,有這樣一抹光亮陪他們。讓我們用愛與責任鑄就師德的光輝吧!

篇三:零落成泥,只為香如故

法國作家雨果有句名言佳句:“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我敬畏教師這個職業,不是因為我現在是一名教師,因為我到現在還記得我國小時的老師,一路走來,慈祥的老師教給我的是自信;嚴肅的老師教給我的是嚴謹;寬容的老師教給我的是大度;嚴厲的老師教給我責任。今天,我已為人師,希望若干年後我也能給我的學生留下這樣的印象。即便零落成泥,只要香如故,我也就無愧於教師這個職業。

教師這個職業是需要愛的職業,冰心老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有愛便有了一切。”當無愛時,這個職業就如同清泉遇到了沙漠,終究是枯竭的。當我第一次看到劉長明時,我認為這是我教過的最糟糕的學生。每天髒兮兮的出現在教室,每次教上來的作業本都散發著讓人難以忍受的惡臭,往他身邊一走就是一股臭氣,他每次站起來回答問題都是頭一低,一句話也不說。無論我怎樣悉心引導,他依然如故。終於我無法忍受氣憤之時對他說:“劉長明,記住:出去了,別說我是你老師!”有時我常想:他什麼時候能回老家上學就好了!然而當我看到他的父母——一對老實巴交的、從貴州來這裡打工的民工夫婦,我告訴自己不能這樣想!他這么“髒”是有原因的,雖然仍然是那么髒,那么臭,我決不像以前那樣兇巴巴地看著他,對待他。我經常在班級中給我的學生們講,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自己要努力,要捨得付出努力!我想我更多的是說給劉長明聽的。希望他能理解我——他的老師對他的期盼。202024年底,一個冬天的早晨,劉長明報告給我一個“好”訊息:他要轉學了,因為他們一家都要回貴州老家。我以前多么希望他能離開我的班呀!可他真的要走了,我的心裡卻空落落的,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我把他叫到我的辦公室,對他說:“回老家,要堅持上學!”他點點頭答應了。他沒有跟我說再見,更沒有給我鞠躬,一轉身,高高興興地離開辦公室走了。

時間總是能幫助我們忘記一切不愉快的事情。隨著這一屆孩子的畢業,我又新帶了一批孩子。我慢慢地忘記了劉長明。我新帶的這批孩子沒有一個像劉長明的。2024年12月,孩子們過聖誕,過平安夜,流行送蘋果,那屆孩子給我送了很多蘋果。一天中午,一個孩子到我辦公室送給我一個袋子,她說:“老師,這是劉長明送給你的。”我很詫異,也很幸福:“他,回來了?怎么沒進來?”“他不敢進來,不好意思見您,他讓我們給你帶進來,他,已經工作了。”我打開劉長明送給我的禮物,是一個用精美包裝紙包裹得很好的蘋果,和一袋“心心相印”的果凍。那一刻,我的心流淚了,眼淚終於忍不住奪眶而出。這就是我最“糟糕”的學生,“糟糕”到“無顏”見我!其實是我無顏見他。

新帶的這屆孩子裡,有一個叫鄭夢波的,教什麼都學不會,因為他,班級總體成績總是不高。我想不論他考得多差,我都要留他在班裡,我決不讓他離開這個班級,也不厭棄他,鼓勵他好好學習,相信自己。他雖然學習成績不好,但與班裡的孩子相處融洽,每天看著他高興地來到學校,高興地離開學校,我在想只要孩子們是快樂和幸福的,我的那點辛苦又算什麼呢?

愛是理解,愛是信任,愛是包容。愛有時是一個鼓勵的眼神,有時是一句溫馨的叮囑,有時可能就是一句嚴厲的批評。不論是哪種形式呈現的愛,只要是發自內心,總會有收到回報之時。在短短數年教書生涯中,雖然辛苦,雖然清貧,雖然也有過急躁,彷徨,甚至想放棄,但人是懂感情的,一往情深精誠所至,一心一意頑石開,愛心所至,情感所至,必將春風化雨暖人心。我想,我和我的戰友們應該用一種寬闊的胸懷去容納我們教育教學生涯中的每個孩子,在教育教學中,不再出現令我傷心和自慚的“劉長明”。在煙波浩渺中,在浮華喧囂里,給自己一處淨土,給自己方寸空間,我願——零落成泥,只為香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