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中手勢的運用_演講與口才

演講中手勢的運用_演講與口才 篇1

演講中,自然而安穩的手勢,可以幫助演講者平靜地說明問題;急劇而有力的手勢,可以幫助演講者升華感情;穩妥而含蓄的手勢,可以幫助演講者表明心跡。演講的手勢分為四類:

一是指示手勢。這種手勢是用來指示具體真實形象,又可分為實指和虛指兩大類。實指是指演講者手勢確指在場的人或事或方向,且均在聽眾的視線內。如“我”或“你們”、“這邊”或“上面”、“這些”或“這一個”等。虛指是指演講者和聽眾不能看到的。比如“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地方”。常用虛指可伴“他的”、“那時”、“後面”等詞。指示手勢比較明了,不帶感情色彩,比較容易做。

二是模擬手勢。用手勢描述形狀物,其特點是“求神似,不求形似”。比如用雙手合抱,把梨子虛擬成一個大球形,表達出人們的真情實意。模擬手勢信息含量大,升華了感情,有一定的誇張色彩。

三是抒情手勢。此手勢在演講中運用頻率最多。比如:興奮時拍手稱快;惱怒時揮舞拳頭;急躁時雙手相搓;果斷時猛力砍下。抒情手勢是一種抽象感情很強的手勢。

四是習慣手勢。任何一位演講者都有一些只有他自己才有而別人沒有的習慣性手勢,且手勢的含義不明確不固定,隨著演講內容的不同而體現不同的含義。

演講手勢貴在自然,切忌做作;貴在協調,切忌脫接;貴在精簡,切忌泛濫;貴在變化,切忌死板;貴在通盤考慮,切忌前緊後松或前松後緊。

演講的手勢可以說是“辭彙”豐富,千變萬化,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作為一個出色的演講者平時要認真觀察生活,刻苦訓練,積極付諸實踐。下面介紹演講中常用的三十式手勢。

(1)拇指式。豎起大拇指,其餘四指彎曲,表示強大、肯定、讚美、第一等意;

(2)小指式。豎起小指,其餘四指彎曲合攏,表示精細、微不足道或蔑視對方。這一手勢演講中用得不多。

(3)食指式。食指伸出,其餘四指彎曲併攏,這一手勢在演講中被大量採用,用來指稱人物、事物、方向,或者表示觀點甚至表示肯定。胳膊向上伸直,食指向空中則表示強調,也可以表示數字“一”、“十”、“百”、“千”、“萬”。手指不要太直,因為面對聽眾手指太直,針對性太強。彎曲或鉤形表示九、九十、九百……齊肩劃線表示直線,在空中劃弧線表示弧形。

(4)食指、中指並用式。食指、中指伸直分開,其餘三指彎曲。這一手勢在一些歐美國家及非洲國家表示勝利的含義,由英國首相邱吉爾在演講中大量推廣。也表示二、二十、二百……之意。

(5)中指、無名指、小指三指並用式。表示三、三十、三百……。

(6)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四指並用式。表示四、四十、四百……。

(7)五指並用式。如果是五指並伸且分開,表示五、五十、五百……。指尖併攏並向上,掌心向外推出,表示“向前”、“希望”等含義,顯示出堅定與力量,又叫手推式。

(8)拇指、小指並用式。拇指與小指同時伸出,其餘三指併攏彎曲,表示六、六十、六百……。

(9)拇指、食指、中指並用式。三指相捏向前表示“這”、“這些”,用力一點表示強調,也表示數字七、七十、七百……。

(10)拇指、食指並用式。併攏表示肯定、讚賞之意;二者彎曲靠攏但未接觸,則表示“微小”、“精細”之意;分開伸出,其餘三指彎曲表示八、八十、八百……;

(11)“O”型手式。又叫圓型手勢,曾風行歐美。表示“好”、“行”的意思,也表示“零”。

(12)仰手式。掌心向上,拇指自然張開,其餘彎曲,表示包容量很大。手部抬高表示“讚美”、“歡欣”、“希望”之意;平放是“乞求”,“請施捨”之意;手部放低表示無可奈何,很坦誠。

(13)俯手式。掌心向下,其餘彎曲。表示審慎提醒,抑制聽眾情緒,進而達到控場的目的,同時表示反對、否定之意;有時表示安慰、許可之意;有時又用以指示方向。

(14)手切式。手剪式的一種變式。五指併攏,手掌挺直,像一把斧子用力劈下,表示果斷、堅決、排除之意。

(15)手啄式。五指併攏呈簸箕形,指尖向前。表示“提醒注意”之意,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向性,並帶有一定的挑釁性。

(16)手包式。五指相夾相觸,指尖向上,就像一個收緊了開口的錢包,用於強調主題和重點,也表示探討之意。

(17)手剪式。五指併攏,手掌挺直,掌心向下,左右兩手同時運用,隨著有聲語言左右分開,表示強烈拒絕。

(18)手抓式。五指稍彎、分開、開口向上。這種手勢主要用來吸引聽眾,控制大廳氣氛。

(19)手壓式。手臂自然伸直,掌心向下,手掌一下一下向下壓去。當聽眾情緒激動時,可用這手勢平息。

(20)手推式。見“五指並用式”。

(21)撫身式。五指自然併攏,撫摸自己身體的某一部分。撫胸表示沉思、謙遜、反躬自問;撫頭表示懊惱、回憶等。

(22)揮手式。手舉過頭揮動,表示興奮、致意;雙手同時揮動表示熱情致意。

(23)掌分式。雙手自然撐掌,用力分開。掌心向上表示“開展”、“行動起來”等意,向下表示“排除”、“取締”等;平行伸開還表示“面積”、“平面”之意。

(24)舉拳式。單手或雙手握掌,平舉胸前,表示示威、報復;高舉過肩或揮動或直錘或斜擊,表示憤怒、吶喊等。這種手勢有較大的排他性,演講中不宜多用。

(25)拳擊式。雙手握拳在胸前作撞擊動作,表示事物間的矛盾衝突。

(26)拍肩式。用手指拍肩擊膀,表示擔負工作,責任和使命的意思。

(27)拍頭式。用手掌拍頭,表示猛醒、省悟、恍然大悟等意。

(28)捶胸式。用拳捶胸,輔之以跺腳、頓足,表示憤恨、哀戚、傷悲。演講中不太多用。手勢的運用在演講中或許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好的技巧能讓你更有范的運用演講手勢,那么,演講中手勢的運用有什麼技巧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演講中手勢的運用 演講與口才,快來看看吧。

演講中手勢的運用_演講與口才 篇2

演講中,自然而安穩的手勢,可以幫助演講者平靜地說明問題;急劇而有力的手勢,可以幫助演講者升華感情;穩妥而含蓄的手勢,可以幫助演講者表明心跡。演講的手勢分為四類:

一是指示手勢。這種手勢是用來指示具體真實形象,又可分為實指和虛指兩大類。實指是指演講者手勢確指在場的人或事或方向,且均在聽眾的視線內。如“我”或“你們”、“這邊”或“上面”、“這些”或“這一個”等。虛指是指演講者和聽眾不能看到的。比如“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地方”。常用虛指可伴“他的”、“那時”、“後面”等詞。指示手勢比較明了,不帶感情色彩,比較容易做。

二是模擬手勢。用手勢描述形狀物,其特點是“求神似,不求形似”。比如用雙手合抱,把梨子虛擬成一個大球形,表達出人們的真情實意。模擬手勢信息含量大,升華了感情,有一定的誇張色彩。

三是抒情手勢。此手勢在演講中運用頻率最多。比如:興奮時拍手稱快;惱怒時揮舞拳頭;急躁時雙手相搓;果斷時猛力砍下。抒情手勢是一種抽象感情很強的手勢。

四是習慣手勢。任何一位演講者都有一些只有他自己才有而別人沒有的習慣性手勢,且手勢的含義不明確不固定,隨著演講內容的不同而體現不同的含義。

演講手勢貴在自然,切忌做作;貴在協調,切忌脫接;貴在精簡,切忌泛濫;貴在變化,切忌死板;貴在通盤考慮,切忌前緊後松或前松後緊。

演講的手勢可以說是“辭彙”豐富,千變萬化,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作為一個出色的演講者平時要認真觀察生活,刻苦訓練,積極付諸實踐。下面介紹演講中常用的三十式手勢。

(1)拇指式。豎起大拇指,其餘四指彎曲,表示強大、肯定、讚美、第一等意;

(2)小指式。豎起小指,其餘四指彎曲合攏,表示精細、微不足道或蔑視對方。這一手勢演講中用得不多。

(3)食指式。食指伸出,其餘四指彎曲併攏,這一手勢在演講中被大量採用,用來指稱人物、事物、方向,或者表示觀點甚至表示肯定。胳膊向上伸直,食指向空中則表示強調,也可以表示數字“一”、“十”、“百”、“千”、“萬”。手指不要太直,因為面對聽眾手指太直,針對性太強。彎曲或鉤形表示九、九十、九百……齊肩劃線表示直線,在空中劃弧線表示弧形。

(4)食指、中指並用式。食指、中指伸直分開,其餘三指彎曲。這一手勢在一些歐美國家及非洲國家表示勝利的含義,由英國首相邱吉爾在演講中大量推廣。也表示二、二十、二百……之意。

(5)中指、無名指、小指三指並用式。表示三、三十、三百……。

(6)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四指並用式。表示四、四十、四百……。

(7)五指並用式。如果是五指並伸且分開,表示五、五十、五百……。指尖併攏並向上,掌心向外推出,表示“向前”、“希望”等含義,顯示出堅定與力量,又叫手推式。

(8)拇指、小指並用式。拇指與小指同時伸出,其餘三指併攏彎曲,表示六、六十、六百……。

(9)拇指、食指、中指並用式。三指相捏向前表示“這”、“這些”,用力一點表示強調,也表示數字七、七十、七百……。

(10)拇指、食指並用式。併攏表示肯定、讚賞之意;二者彎曲靠攏但未接觸,則表示“微小”、“精細”之意;分開伸出,其餘三指彎曲表示八、八十、八百……;

(11)“O”型手式。又叫圓型手勢,曾風行歐美。表示“好”、“行”的意思,也表示“零”。

(12)仰手式。掌心向上,拇指自然張開,其餘彎曲,表示包容量很大。手部抬高表示“讚美”、“歡欣”、“希望”之意;平放是“乞求”,“請施捨”之意;手部放低表示無可奈何,很坦誠。

(13)俯手式。掌心向下,其餘彎曲。表示審慎提醒,抑制聽眾情緒,進而達到控場的目的,同時表示反對、否定之意;有時表示安慰、許可之意;有時又用以指示方向。

(14)手切式。手剪式的一種變式。五指併攏,手掌挺直,像一把斧子用力劈下,表示果斷、堅決、排除之意。

(15)手啄式。五指併攏呈簸箕形,指尖向前。表示“提醒注意”之意,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向性,並帶有一定的挑釁性。

(16)手包式。五指相夾相觸,指尖向上,就像一個收緊了開口的錢包,用於強調主題和重點,也表示探討之意。

(17)手剪式。五指併攏,手掌挺直,掌心向下,左右兩手同時運用,隨著有聲語言左右分開,表示強烈拒絕。

(18)手抓式。五指稍彎、分開、開口向上。這種手勢主要用來吸引聽眾,控制大廳氣氛。

(19)手壓式。手臂自然伸直,掌心向下,手掌一下一下向下壓去。當聽眾情緒激動時,可用這手勢平息。

(20)手推式。見“五指並用式”。

(21)撫身式。五指自然併攏,撫摸自己身體的某一部分。撫胸表示沉思、謙遜、反躬自問;撫頭表示懊惱、回憶等。

(22)揮手式。手舉過頭揮動,表示興奮、致意;雙手同時揮動表示熱情致意。

(23)掌分式。雙手自然撐掌,用力分開。掌心向上表示“開展”、“行動起來”等意,向下表示“排除”、“取締”等;平行伸開還表示“面積”、“平面”之意。

(24)舉拳式。單手或雙手握掌,平舉胸前,表示示威、報復;高舉過肩或揮動或直錘或斜擊,表示憤怒、吶喊等。這種手勢有較大的排他性,演講中不宜多用。

(25)拳擊式。雙手握拳在胸前作撞擊動作,表示事物間的矛盾衝突。

(26)拍肩式。用手指拍肩擊膀,表示擔負工作,責任和使命的意思。

(27)拍頭式。用手掌拍頭,表示猛醒、省悟、恍然大悟等意。

(28)捶胸式。用拳捶胸,輔之以跺腳、頓足,表示憤恨、哀戚、傷悲。演講中不太多用。

演講中手勢的運用_演講與口才 篇3

明天部分:在這一部分,你應該就近期或遠期展望一下未來。一般來說,在演講的最後提出願望。然而,如何最適當地表達你的願望呢?你要搭建起一座從過去通向未來的橋樑。你應該祝願未來也能像過去所經歷的某些事情一樣順利,希望它能夠順利繼續下去。然而在這裡人們常常犯下一個致命錯誤,祝願“萬事如意”,這形同虛設,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奢望“萬事如意”,這也不切實際,根本不可能實現。與此相比,表達某種有所針對的、較為特別的願望會顯得更加親切和人性化。你無需祝願“萬事”只要表達對僅此一件,但卻十分恰當的事的良好祝願,就能夠達成與祝願對象之間的友好聯繫。

此外,表達祝願的言語不應該是空洞的套話,無論何時何地,針對何人都不能生搬硬套,否則就違背了前面所講的第三條法則,“儘可能個性化(獨特的)和人性化(有感情的)”,如果你能將這條基本法則牢記於心,那么你對某個生日的壽星的祝願肯定是最精彩的,因為它是一份獨一無二的禮物。

演講中手勢的運用_演講與口才 篇4

在邁出這極重要的第一步的同時,當然要做好“鎮靜構思”的工作。嚴格說來,這兩件事必須同步展開並且幾乎同時完成。在任何正式或非正式的即席發言場合中,“鎮靜構思”的成果好壞直接決定該次講話質量的高低。一般人往往誤以為“即席演講”是連一點準備時間都沒有的。實際上,從被點名上台的一霎那算起,到走上講台或從座位上起立站妥為止,通常都能“偷到”三十秒左右的寶貴時間。有經驗的即席演講者通常都能好好利用這段難得的一丁點時間,很鎮靜而又迅速地展開“構思”的任務。即席演講最讓人著迷的妙處也許就在這裡。即席演講最困難的地方,說穿了就在於能否緊急動腦筋想清楚要說什麼和怎么說,因此,如何做好“臨場構思”便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課題。

第一,要馬上確定你針對講題想要採取什麼樣的立場並依據你對聽眾背景和需求的了解,想要為著何種發言目的而表達什麼主旨。你可以從信息性、說服性、鼓舞性、娛樂性和社交性等選項中擇定你的發言目的。同時據此急速敲定你打算呈現的基本立場和核心題旨。通常這種演講都僅有幾分鐘長,所以你必須在這很短的時間內把焦點集中在一兩點,或頂多兩三點與講題有關的論點上。即使你一時有很多話可說,你也不宜貪多,必須加以取捨剪裁,只挑具有實質意義的重點來說。

第二,要看現場需要,在時間許可範圍內處理演講內容的布局事宜,亦即依照開場白、主體和結語三段組織來把所欲表達的內容有系統地架構起來。

第三,要善於利用現場各種可用的資源,包括描述現場某些布置所帶給你的某些聯想,或評述其他剛講完話的演講者的某些與你講題發生巧合關聯性的話語。這樣做,很容易激發聽眾的高度興趣和認同,而且你的機智表現也能有效增強你的感召力和說服力。

第四,要養成“站著思考”的習慣,增進邊說邊想的才能。倘若來得及的話,可以將上台前緊急腦力激盪所獲得的主要論點,用幾個關鍵字寫在小紙條上,如果時間不允許這么做也沒關係,只要心中記牢重點並依序妥為申述就行了。在邊想邊說的過程中,可以儘量運用聯想法、發問法、歸納法、演繹法、對照法、引述法、比喻法和舉例法等思維方法,以便擴展“站著思考”的空間,並靈活打通有助於連結講題的思路。只要講題不致太過於生澀艱難,大概就能侃侃而談,乃至出口成章了。:

第五,要在平時依照經常強調的“多讀書、多思考、多練習、多觀摩、多演練”的演講方法,盡力多下功夫,假以時日,應該就能培養足夠的信心和能力,來迎接即席演講的挑戰了。這方面的信心與能力確實要靠長期積累的學養、膽識、眼光和經驗才能逐步培育成功。因此,我們可以說,即席演講是可以而且需要事先準備——有賴一輩子持續不斷準備的一門才藝。

演講中手勢的運用_演講與口才 篇5

語音語調要平和

一般在公眾前講話有兩種人:一種人講話生動、活潑,起伏跌宕,耐人尋味,聽眾喜歡聽,聽的明白,也容易產生聯想、便於記憶;而另一種,猶如催眠曲,易於讓聽眾打瞌睡,甚至悍然入睡。而這其中的癥結何在,最關鍵的就是語音語調的運用,同樣的一篇演講稿,兩個人演講,善於運用語音語調者講的抑揚頓挫,激情澎湃,或感情充沛,發人深思。而不善於運用語音語調者,則會讓人倍感枯燥無味! 演講效果中只有7%來自於文字內容,卻有38%來源於語音語調,演講中如何有效地運用語音語調提升效果?

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 法國一個著名的悲劇大師應邀到中國訪問,在歡迎宴會上,大家紛紛要求他來段即席表演,為了不負從望,他就用法文非常悲痛地講述起來,雖然大家聽不懂法文,但只覺得聲音淒婉動人,撕心裂肺,全場一片肅靜,許多老太太都忍不住掉下了眼淚。講完後,全場一片悲聲,唯獨法國來的隨行人員卻哈哈大笑。旁人就問他們,這么悽慘,怎么笑得出來?隨行人員回答說,“你們都被他騙了,他沒說什麼什麼悽慘的故事,只是用非常悲痛的聲音念著:刀子、盤子、叉子、碟子……”

聽眾雖然聽不懂演講的內容,但是被演講者的聲音感染了,因此,在一場演講中,聲音的運用和處理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們要學好公眾演講就必須把握好聲音的速度,音調和音色,我們無憂演講系統總結出了“話譜七音符”,能個七個“因素”來讓自己掌握演講中的語音語調技巧,這“七個音符”分別是“高、低、快、慢、輕、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