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如何與家長溝通

在幼稚園的教育中,家園共育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有效溝通是達到良好家園共育的關鍵。而教師如何與家長更有效地進行溝通,可以說是一門藝術。下面小編為你整理幼兒教師與家長有效溝通技巧,希望能幫到你。

與家長溝通技巧一 溝通對象的情況不同

1.針對不同性別的家長進行合理溝通

眾所周知,男性與女性在對待問題時會存在差異。面對同樣的問題男性比較理性,而女性往往比較感性。在面對幼兒的教育問題時,也會出現同樣的現象。所以,教師在與男性家長溝通時,應該把切入點定位於比較理性、長遠的一些觀點。如:面對幼兒哭鬧不肯上幼稚園的事情,教師可對男性家長說,應該堅持送孩子來園,這是培養孩子的原則意識。作為男性家長都很能理解這一點,會更注意對孩子教育問題的整體把握。而女性家長往往比較關注孩子成長的方方面面,如一些生活中的瑣事:吃飯、穿衣、睡覺等,也同時關心孩子學習、興趣愛好等。所以,在碰到上述問題的時候,她們往往會比較著急,一般情況下都會主動地來找老師諮詢。這時,教師可以直奔主題,告訴她們應該怎么做,如何安撫幼兒的情緒等。

2.面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家長進行有針對性的溝通

現在幼稚園中的孩子,往往是一個孩子身邊圍著6個大人,很多家庭都是“6+1模式”。所以,教師在面對家長時,也就出現了各個年齡層次的教育理念的碰撞。與幼兒的父母親溝通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針對年輕父母的教育觀念,他們一般更重視孩子與他人在能力上的差別,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要多向家長介紹幼兒各項能力的提升、興趣的發展之類的話題。然而,由於父母一輩的家長工作大多較為繁忙,教師更多地面對的是隔代的家長。而這一類的家長,由於自身小時候一般都經歷過苦日子,現在生活條件改善了,都想把最好的東西留給自己的孫兒,往往只注重幼兒的吃、穿和身體狀況。對孩子百依百順,忽略了對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久而久之使幼兒形成嬌生慣養、依賴性強等不良行為。所以,在與這類家長溝通時,除了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幼稚園日常的生活之外,更多地要向家長反映孩子的心理發展趨勢、社會行為等,讓家長形成一些關於孩子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

3.根據家長對孩子期望的不同而展開溝通

每一個孩子來自於不同的家庭,每個家庭中的家長所受的教育水平是不同的,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往往不同。因此,不同的家長會對各個孩子有不同的期望。有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的期望很高;也有的家長只要孩子平安成長,學多學少無所謂,對孩子期望過低,甚至是放任不管。面對期望高的家長時,在溝通上教師應該從孩子的各方面評價,讓家長明白自己孩子的優缺點。建議家長從自己孩子的長處出發,不能要求孩子面面俱到,以免給孩子太多的壓力,造成適得其反的後果。更不可以把大人的願望強加到孩子的身上,逼著孩子去完成大人沒達到的目標。而面對要求過低的家長,在溝通時,教師可以更多地向家長反映孩子的優點,同時,以誠懇的態度指出家長的不足之處,讓他們明白長期以往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很不利的,從而,讓家長對孩子有較高的要求來促進孩子的進一步發展。

與家長溝通技巧二 溝通內容不同

1.針對家長了解幼兒在幼稚園表現時的溝通

在家長向教師了解幼兒在幼稚園情況時,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說辭,對孩子在幼稚園表現要就事論事,切不可對家長泛泛而談,讓家長感覺作為孩子的老師,一點也不關心他的孩子,不了解他孩子的情況。也不要一味只說孩子什麼都好,或說孩子什麼都不好,而是要明確地告訴家長他的孩子到底好在哪裡,告訴家長一些細緻的事情,讓家長了解到點上。在告訴家長孩子的缺點時,要注意措辭,語氣要緩和,用委婉的語句與家長溝通,讓他們了解孩子的不足就可以了。切忌咄咄逼人,傷到家長的自尊,更不要在其他家長的面前批評孩子。反映幼兒缺點的同時,還可以向家長提一些建設性的建議,讓家長感受到教師對他孩子的真切關心。

2.針對孩子在幼稚園出現意外時的溝通

幼稚園的孩子年齡小,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卻又是天真爛漫,正是喜歡瘋玩的年紀。所以,在他們玩耍、遊戲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小意外。遇到這種情況時,教師無可避免地要與家長進行溝通。這時教師首先要冷靜,對事情過程要了解清楚,同時要及時把受傷的孩子送到醫院,聯繫家長共同面對,誠懇表達歉意,勇於承擔責任。要把事件的詳細事實告知家長,減少家長的猜測與擔心。同時,教師還要說明在孩子受傷期間會進行特別照顧,如果情況嚴重,要主動安撫家長的情緒,理解家長的埋怨,並在後續的過程中積極關注孩子的最新健康情況。

3.給家長布置配合任務時的溝通

在幼稚園的教育活動中,經常會碰到需要家長配合的情況。要家長配合教師的教育工作,難免會影響到家長的時間、精力等。因此,在與家長的溝通上就要多下工夫。除了開家長會以外,很難把家長像幼稚園一樣把教師召集起來開會布置工作,所以教師給家長布置配合任務時要注意方式方法。可以選擇通過簡訊、QQ群等方式簡單明了地和家長說明需要配合的工作。如果面對的是全體家長的工作還需要在班級門口張貼相關通知。不管選擇何種方式,教師都要注意語言的簡練與委婉,不能讓家長感覺這是教師在逼迫他們完成的任務。

與家長溝通技巧三 溝通的環境不同

不同的環境給人不同的心境,在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也要注意溝通環境的因素。

1.來離幼稚園接送時的溝通

家長來離幼稚園接送孩子,與教師的接觸較多,但時間比較短。因此,這時與家長的溝通以了解幼兒在家情況,以及向家長大致介紹幼兒在幼稚園情況為主,不宜與家長進行長談。

2.把家長約來幼稚園時的溝通

這種溝通情境,一般發生在個別幼兒出現某些不良情況之後,如孩子在幼稚園犯某些小錯誤(打人、咬人、弄壞別人東西等)。這時,教師要選擇一個相對隱蔽的場所(如辦公室),避開其他孩子。最好,牽涉到兩個孩子的,還要把雙方家長分開交流,等大家都心平氣和之後再商量處理方法。

3.到幼兒家中進行家訪時的溝通

這種情況下的溝通相對較為輕鬆,而且溝通的內容也可以更豐富一些,涉及的面可以更廣一些,與家長探討的問題也要有一定深度。可以更多地與家長討論他的孩子,以及一些相關的育兒知識和經驗等。

四 總結

總之,教師要意識到,想要與家長之間有一個良好的溝通,一定要考慮到溝通的各種要素,如對象、內容、地點的不同,那么溝通的方式方法也要不同。而且,為了達到更好地溝通效果,教師還應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能做到隨機應變。多以自身的實際經驗與家長溝通,不可以對自己不清楚的觀點,過多地進行闡述,以免產生錯誤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