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演講活動演講稿

成功源自教師的栽培,優秀出自教師的耕耘。為今天喝彩的同時,我們永遠銘記教師當初的教誨和箴言。那你知道哪些教師演講活動演講稿?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教師演講活動演講稿,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師演講活動演講稿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大家好!

看了剛才的短片《中國夢》,深有感悟,“實現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近代以來,無數有志青年為了國家和民族,點燃了自己的青春夢,用滿腔的熱血和激情鑄就著偉大的中國夢。

青年作為國家民族建設和發展的棟樑,在各個角落散發著自己的光和熱,想到這裡,我不禁捫心自問:我的青春夢想是什麼?

依稀記得,懵懂孩提,恍如昨日,一算命先生對母親說:“這個孩子長大後會是一位教師……”記憶中只覺得那位算命老先生“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樣子很好笑,熟料,他的這句讖語卻成了我一生追逐的夢想。

也忘不了大學的第一堂課,講授古代文學的王教授說了這樣一段話:“你們將來從事的是語文教師的職業,為人師,必有為師之德,也必有淵博的學識,希望你們樹立學科自豪感,靜以苦讀,動以創新,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學問……”

我深知自己的知識水平遠遠達不到“一盞燈”的要求,為了夢想,我毅然選擇了繼續學習,在靖江王府的校園裡,我終於知道了什麼叫做“讀書萬卷,知書海之浩瀚。”也深刻體會到了“書聲朗朗,恐胸中墨水之匱乏;神思悠悠,急天地奧義之不參。”的心境。

大三的下學期,學校安排我們去洛陽市的各個縣、鄉進行教學實習,時至今日,回憶起那段與學生們共處的美麗的日子,一種感傷就會飄然而至。此行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我願做一盞燈,陪伴他們一起成長,去點燃他們的夢想,也成全自己的夢想。

轉眼又是金秋,我從一個追夢的人變成了一個要成點燃別人夢想的人,在心底湧起一種難以言說的幸福感的同時,我也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份量。我的課堂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我該以何種方式來教育孩子?又期待孩子們成為什麼樣的人呢?無數個問號從我的腦海里冒出來,在寂靜的夜裡困擾著我。所幸的是,生本教育為我指明了方向,我特別認同它的一個教育理念就是:推進閱讀。

閱讀,從來都是關涉中國小語文素養的重要行為之一。除了課內閱讀,還有課外閱讀,我經常告訴孩子們,課外閱讀往往更加自由,更寬泛,也更有樂趣。希望他們可以在這一片天空中採擷到屬於自己的精神雲朵,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那本書,找到自己所渴望的人生暖意所在。通過大量的閱讀,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在心中立起一個精神標桿,進而形成獨立自主的文學、美學乃至精神世界的建構。

挪威兒童文學家喬斯坦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期待著將來有一天,閱讀對於孩子們來說,就像我們每天要刷牙一樣必不可少。”同樣,我的夢想就是:孩子們用雙眼看到的文字、用雙手觸摸過的紙張,有足夠的的力量變成一個無限大的世界,既是微觀的,又是巨觀的,能折射出個人內心的光芒,給孩子的一生罩上詩意的光芒,讓他們的一生都有一股溫暖向上的力量相伴,讓孩子們體悟到什麼是愛、什麼是善良、什麼是勇氣、什麼是信念!

在追求這個教育夢想的道路上,我一直在努力。利用優秀的文學資源,向孩子們推薦大量的經典著作,但願這種推進閱讀的教育能夠培養起孩子們的文學趣味,促進主流閱讀趨勢的形成,讓孩子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有較大的收穫,通過閱讀去打造孩子們堅實和寬廣的精神世界!

曾子有言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實現這樣的教育理想的確是長遠而又艱巨,不過我相信夢想的份量,沒有夢想的生活像是遊走在空氣里,隨風飄散,有夢想的生活才會沉澱下來,時時刻刻附著在心頭。

謝謝大家!

教師演講活動演講稿二

還是在兒時,老師就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顆種子,一顆對“教師”這一職業期望的種子。這顆種子,漸漸地在我心中生了根,發了芽,後來它終於結出了果實--我終於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也許有人說,教師是平凡的,不象農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象商人,出賣商品,收穫金錢;不象科學家,能創造出驚人的成績,不象設計師,能設計出新穎的奇裝異服……他們只能在三尺講台上默默地耕耘著自己心中誰也無法理解的希望。

有人說,教師是蠟燭,但是我說,教師比蠟燭更偉大。的確,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但是蠟燭的亮度卻隨著資源的減少而不斷減弱,直至枯竭。從教育教學的角度來說,教師那“不斷補充,不斷付出”的特徵,卻無法從蠟燭身上得到體現。我們教師要高於蠟燭,因為蠟燭不會創新,不會收穫!當今社會,信息化浪潮席捲全球,高新科技迅速發展,這無疑讓我和我們的學生,都會面臨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的新挑戰。所以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經受改革的洗禮。那么,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我們要學習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洗腦”,通過學習,把我們的舊腦筋徹底地洗刷一下,代之以嶄新的教育理念。其次,我們要“充電”,通過學習,吸收新知識,提高我們的創新精神。作為一名新世紀的教師,我不願意“照本宣科”,更不願意“老調重彈”,我要創新,我要進步!我要從知識的海洋中不斷地汲取新的能量,來灌溉學生那求知若渴的心靈之田。於是,我不停的學習新教改理論,大膽的創新,不斷的學習,總結出“動為主線”的教學方法。即以學生的“四動”(動口`動腦`動筆`動情)為主幹線索來教學,讓學生在動態中自主體學習,提高能力。在此期間,我撰寫的《怎樣養成練好的作文習慣》獲得了省級教育教學論文一等獎。當然,這種叫法還很稚嫩,但我相信:只要堅持,在探索中完善,在學習中補充,我一定能迎來自己的“春天”!

唐代大詩人韓愈說過“師者,所以傳道,守業,解惑也”。所以,教師教育學生的第一目的是“傳道”,即傳授做人的道理。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其身正,不令則從,其身不爭,雖令不從,”作為教師,我們要在日常教學中發揮模範,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言行``風貌。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素質及培養。“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各位教師們,讓我們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可千萬別玷污了“人民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號呀!

“甘為春蠶吐絲盡,願做園丁育花蕾”--這就是我,一個普通的人民教師,以自己的智慧、情感、青春與理想,和三尺講台定下了無怨無悔的終身之約。我願把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教育事業而奮鬥終生!

但是,現在仍有很多教師不滿足於現狀,不滿足於生活的清貧,今天,我要鄭重地告訴你:即使你過的是清貧的日子,也不要讓你的事業清貧!誰說教師這兩個字是貧窮者的高尚代碼,我要大聲地告訴你:不,你錯了。教師恰恰是當今社會最富有的人!不信,你看,它擁有無窮的知識和愛心,她擁有無盡的力量和熱情;她擁有桃李天下,她擁有宇宙蒼穹!不求驚天動地,但求腳踏實地;不求涓流相報,但求青春無悔。朋友們,現在請伸出你熱情的雙手,為我,為我們這無悔的選擇而喝彩吧!

教師演講活動演講稿三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中華美德—弘揚民族精神》。

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中,經典古籍構成了它的核心。經典古籍不僅傳承著中華民族奮鬥的歷史,而且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中華文化被稱為倫理型文化。它的精華被世界譽為中華美德。它對於增強民族內聚力、振奮民族精神、整合群體價值、協調社會秩序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中華傳統美德有著豐富的、系統的內容。它包含著:個人與國家的關係,例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個人與他人的關係,例如:“與人為善”,“誠信待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個人自身修養的問題,例如:“志存高遠”,“自強不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而且把個人、集體、國家聯成一體,例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樣一種倫理價值體系,在別的國家是很少見的。中華傳統美德構成了中華民族的精神。

今天,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這是因為: 第一,社會的現代化帶來了價值觀念的衝突。在這場衝突中要不要保持傳統美德,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問題。作為意識形態的價值思想體系是生產關係的反映,新的生產關係的建立必然要伴隨新的價值思想體系的建立。

但是,新的價值思想體系的建立不是憑空臆造的,而是在對舊的價值思想體系的批判和改造中發展起來的。今天我們提倡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把中國傳統價值思想體系中的優秀精華發揚光大,把它和現代化結合起來,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文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鄧小平理論提出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強國,特色在哪裡?我的理解,一是社會主義的,二是有中國文化底蘊的。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才能把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得有特色。

第二,在頻繁的國際交往中帶來了許多外來的,特別是西方的價值觀念。“麥當勞文化”正在浸蝕著中國文化。對於西方文化,包括它的價值觀念,我們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選擇和改造,選擇先進的優秀的精華,例如他們的科學精神、民主精神、開放意識、進取精神等。同時要摒棄一切腐朽落後的,或者適合於西方而與我國國情不符的價值觀念。弘揚中華美德就是要振奮民族精神,抵制一切不健康的價值觀念的浸蝕,樹立健康的社會主義新美德。

第三,當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現狀迫切需要加強中華美德的教育。長期以來,我國道德教育中存在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點。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對最初步的道德要求卻不清楚,不實行;不能判斷現實生活中醜惡的東西,有的甚至還受到社會上醜惡行為的影響。

因此極需要告訴他們中華美德是什麼,讓他們知道中華民族創造了中華傳統美德,同時又是在中華傳統美德的哺育下壯大發展起來的;今天我們要建設祖國,復興中華,需要身體力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今天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努力學習,明天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貢獻。

黨的xx大提出要用20xx年的時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這20xx年中,我們現在在校學習的青少年將成為祖國建設的骨幹,他們的成長將關係到中國傳統美德能否傳承下去,關係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成敗問題。

中華傳統美德教育要從少年兒童抓起,從小讓他們身體力行,形成習慣。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就懂得這個道理,為了讓少年兒童牢記各種行為規則,編寫了許多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讀本和格言。例如《三字經》、《千字文》等,一方面讓兒童識字學知識,另一方面學習傳統美德,身體力行,銘記在心,從而形成習慣。

這些讀本今天當然不能再用了,裡面有許多封建的東西,但是其中有許多代表中華傳統美德的格言還是應該傳承下去。因此,我們應該有新的讀本,選擇代表先進文化的中華傳統美德的格言編纂成冊,讓青少年廣為傳誦,並指導他們努力實踐,從而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因此,高等教育出版社彙編出版《中華文化經典基礎教育叢書》,很有意義。選擇經典古籍中適合青少年閱讀並具有時代生命力的內容,讓青少年閱讀背誦。

有些內容可能青少年一時還不能理解,但隨著年齡學識的增長,他就會懂得其中深奧的道理。我小時候也讀過一點四書五經,如小時候背《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當時並不明白,現在才理解它的教人做人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是小時候讀《論語》時背誦的,現在成為我的座右銘。可見,小時候趁記性好的時候讀點、背點古籍是很有好處的。當然,我不提倡如過去意義上的讀經。

中國的四書五經主要內容是宣揚封建道德,與今天倡導的民主和科學精神是格格不入的。但是經典中不乏待人接物的公共道德和教人修身養心的道理,即前面說到的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這是我們今天仍然要繼承和發揚的。

古人如是,今天亦如斯。因為美德代代相傳,因為美德在我們心中,因為我們是中華兒女。讓我們手拉手、心連心共同把文明美德傳承下去,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讓中華民族這朵美麗的生活之花開遍世界的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