顙字的意思解釋

  • 拼音:sǎnɡ
  • 部首:
  • 筆畫數:16
  • 五筆:cccm

(顙)
sǎng
額,腦門兒:稽顙(古代一種跪拜禮,屈膝下拜,以額觸地。居喪、請罪、投降時行之)。

筆畫數:16;
部首:頁;
筆順編號:5454541234132534
筆順:折捺折捺折捺橫豎撇捺橫撇豎折撇捺
筆順說明:提為橫,點為捺,豎勾為豎,橫折或豎提都為折。


sǎng
【名】
額頭〖forehead〗
顙,額也。從頁,桑聲。——《說文》
中夏謂之額,東齊謂之顙。——《方計》
可使過顙。——《孟子》
河目龍顙。——《孔子家語·困誓》
靨輔在頰則好,在顙則醜。——劉安《淮南子》
又如:顙骨(額骨);顙泚(額上汗淋淋。借指心中惶惶不安);顙汗(額頭上冒汗)
頭〖head〗
修鱗脫遠枝,巨顙拆老拳。——唐·杜甫《義鶻》
喉嚨;嗓子〖throat〗。如:顙根(喉的後部);顙子眼(喉嚨眼);顙根軸子(即人體咽喉與食管部位);顙子(喉嚨)



sǎng
【動】
“稽顙”的省稱,即叩頭、磕頭〖kowtow;kotow〗
拜稽顙。——《儀禮·士喪禮》。注:“頭觸地。”
再拜顙。——《左傳·昭公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