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開學第一課作文(精選3篇)

今年《開學第一課》主題為“先輩的旗幟”,將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CCTV-1)播出,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相關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20xx年開學第一課作文(精選3篇)【篇一】

提起紅軍長征,許多文人墨客總要讚嘆敬仰,佩服長征中的每一位戰士。長征就像一本宣傳冊,又像一台播種機,它將老一輩革命先烈們的堅強不屈、捨己救人、嚴於律己、大公無私的精神一代又一代傳遞下去,聞名全世。

長征就像一幅幅慘烈的圖畫。包受饑寒的戰士們在草地上行軍,到處都是沼澤,一不留心就會陷入泥潭;別的戰士去救,就會一同陷下去,越陷越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戰士們失去生命;戰士們在爬雪山時,衣服單薄,寒風刺骨,有的戰士身體都凍僵了,呼吸也極其困難,一不小心就會滑入深谷;還有戰士們過鐵索橋時,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手一邊抓著鐵索一邊和敵人勇猛的戰鬥,不小心就會掉入滾滾長江。

紅軍長征過草地時,草地氣侯惡劣,變化無常。時而大霧茫茫,時而電閃雷鳴,時而烈日當空,時而寒風凜凜。茫茫草地上沼澤遍地,但水質惡劣,飲用後會生病,而且不小心就會陷入泥潭。就在這種惡劣的確環境下,很多同志生體生病,有的甚至失去生命。但是,紅軍戰士 們以藐視一切困難的革命精神,頂風雪,冒嚴寒,吃草根,啃樹皮,經過艱苦地奮鬥,終於戰勝了不可想像的確困境,走出了茫茫草地。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的事。記得暑假奧數班老師給我們布置了幾道題。在做這些題時,有一道題很難,我左思右想,絞盡腦汁也想不出答題思路。這時,惱怒的我把筆一扔,坐在沙發上大吼:“這是什麼破題材!”急躁之餘,我想到了紅軍過草地時的艱難,想到了翻雪山的磨練……漸漸地我平靜下來。紅軍長征中遇到了那么多困難和挫折,還能勇往直前,我這點兒困難算什麼?怎么能輕意放棄呢?想到這些,我重新理輕思路,用線段圖方式表達出題意,並認真思考,終於把這道題做出來了。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面對困難不要退縮,要勇往直前,知難而進,只要用心去做,什麼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和挫折。每當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我總會想起紅軍長征堅強不屈、捨己為人、嚴於律己、知難而進的精神。這種精神使我克服重重困難,並會使我受益非淺。只要我們有這種長征精神,無論什麼困難也會被我們克服。這種精神將會永遠激勵我前進。

20xx年開學第一課作文(精選3篇)【篇二】

古希臘時代,馬其頓帝國悄然崛起於巴爾幹,令人吃驚的是,其締造者亞歷山大大帝居然曾經因為擔憂天下都被他的父親征服,自己無用武之地而憂心忡忡。

這個理由初看可笑,但是仔細想想,卻不乏道理,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有過類似的擔憂。

當李白以他那仙人般的詩篇享譽天下時,無數同時代的詩人們一定會感到沮喪,因為詩的極致已經有人達到,而那個人不是我。於是人們開始附庸名篇,開始堆砌詞藻,開始生搬硬套,既然已經有人編好了套路,我就跟著學吧,何必再去創新呢。畢竟創新費時費力,還不一定討好。於是安史之亂前的唐詩在太白旗幟的遮蔽下,黯然失色。有一個人,他決心用心寫詩,用自己的筆寫詩,雖然他也欣賞太白詩篇,但他需要用自己的方法反應戰亂頻仍,民間疾苦。他就是杜甫,於是一個聖人橫空出世,他一掃晚唐的頹唐,用飽含深情的筆墨在古樸的宣紙上書寫下百姓的真實生活,他終於走出太白旗幟的陰影,樹立了新的旗幟。

牛頓的力學三定律改變了我們這個世界,用力學三定律,我們可以解釋大部分我們肉眼可見的物理現象,於是神學的大廈倒塌了,物理學的大廈建立起來,當物理大廈落成時,當時的人們一度認為物理學的研究已經到頭了,已經沒有什麼人來解釋不了的了,將來的物理學家們只需要做一些基本的修飾工作,繼續完善這個大廈就可以了。沮喪,還是沮喪,世界已經被探索完了,新一代的物理學家無事可做了,可是牛頓的旗幟並沒有阻擋每一個人,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打開原子時代大門的時候,沒有人再懷疑----物理學的邊界仍然遙不可及。是的相對論不是終極,量子力學,超弦理論,一個個探討宇宙本質的理論不斷出現,早已超出了牛頓力學的範圍,於是新的物理學大廈開始建立。

對的,先輩們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光輝的旗幟,插在那遙不可及的山頂,但是不要將這面旗幟當成負擔,更不能當成自己不努力的藉口,先輩與我們一樣是人,甚至他們當時的條件比我們要惡劣許多,所以先輩的旗幟永遠是我們努力的目標與動力。

只有拔下先輩的旗幟,我們才能看到更遠處的風景。

20xx年開學第一課作文(精選3篇)【篇三】

毛主席曾寫道:“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樣氣勢磅礴的詩句,大家還記得這首詩嗎?

其實,我們學過的許多課文都與長征有關。比如,《豐碑》《金色的魚鉤》《軍神》。我們應該向課文里的人學習,學習他們身上的各種好精神。

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解放軍們克服種種困難,縱橫十一個省份,攻占七百多座縣城,進行了三百餘次戰鬥,突破敵人的重重包圍,兩奪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穿越荒無人煙的地區,不知死了多少人,終於勝利到達陝北革命根據地,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天地,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奇蹟!

今年10月,是紅軍長征出發70周年紀念日,我們要弘揚長征精神,學習長征精神。從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整整兩年,中國工農紅軍離開了原來根據地舉行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有一個人叫於利祥,從1998年10月8日至20xx年10月22日,自費110多萬元,累計用了整整4年零8個月的時間,跨越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部走完了紅一,二,四方面和紅軍二十五軍長征經過的路線,共行9萬多華里,現場拍攝長征遺存圖片2萬多張,尋訪老紅軍數十人,寫日記及相關資料80多萬字。他的行動本身,就體現出了可貴的長征精神。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告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歷史上曾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