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號開學第一課作文精選

開學第一課讓我們紀念紅軍長征的勝利,既是為了緬懷紅軍的光輝業績,也是為了記取長征的歷史經驗,發揚長征的革命精神,把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九月一號開學第一課作文一: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我聽著這首歌,想起了紅軍在過草地、爬雪山的過程中,不因為自然的阻礙而終止前進道路的精神。

長征,不光是靠自己的雙腳從漫漫征途中走過來的老一輩人的驕傲,也是我們的驕傲,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它不僅載入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史冊,在世界史中,它同樣也是永遠不可忘記的重要一筆?BR>長征的開始,是被國民政府逼迫的。國民政府以各種各樣的襲擊,使我們的紅軍傷亡慘重。紅軍在長征的途中,一路上要面對自然環境變化的考驗,更要防備國民x和日本侵略者,使紅軍有了許多作戰經驗。特別是在面對著國民x一次又一次的“圍剿”,紅軍立刻掉頭,於1935年3月21日至22日晨,神速地再次東渡赤水河。紅色政權巍然屹立在中華大地上,同國民x政權對峙。他們強渡大渡河,粉碎xx前後夾擊合圍的陰謀;飛奪瀘定橋,實現勝利的第一天。

最後紅軍長征於1935年10月甘肅會寧會師,宣告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結束。紅軍長征的歷史事件,將會在中國歷史永遠保留著,中國紅軍以血肉之軀譜寫了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英雄史詩:二萬五千里長征。它那傳奇式的犧牲和堅韌不拔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賴以成功的基礎,它激勵著一個有13億人口的中國朝著一個無人能夠預言的未來前進。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舉世無雙的壯舉,它像一條永遠銘刻在地球上的紅飄帶,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象徵。

為了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克服重重困難,浴血奮戰。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才有了“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氣概!

此時,我感到了一種力量,一種因歷史而越發令人臣服的力量,我感謝那些長征中的先輩們,感謝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堅持到底,永恆的長征精神!

九月一號開學第一課作文二:

在第一堂課“信念不移”中,99歲老紅軍胡正先講述了長征途中通信兵的故事。在長征過程中,老紅軍胡正先經歷了同伴被敵軍擊中犧牲、突圍時吞吃密碼本保護部隊機密、雪山上忍飢挨餓激戰48天等驚心動魄的瞬間,展現了紅軍戰士的堅定信念。他還告訴大家,當年在沒有汽油、柴油維持電台發電的極端條件下,曾經用提煉的豬油和牛油維持發電機運轉。隨後,94歲老紅軍梁天文回憶了長征途中與政委楊朝禮相依為命,同吃一碗飯、同蓋一床被的情誼,講述了楊政委戰鬥到最後一刻的革命信念。最後,第一堂課在鳳凰傳奇悠揚動人的《十送紅軍》歌聲中結束。

第二堂課講述的是“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嘉賓賀陵生講述了父親賀炳炎將軍的故事。賀炳炎被xx稱為“唯一一個不用敬軍禮的將軍”,他在被敵人子彈打碎右臂之後,以常人難以想像的毅力和勇敢,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鋸去傷臂,賀龍舉著他鋸下的骨頭對戰士們說:“這是賀炳炎的骨頭,這是共產黨的骨頭!”隨後,賀龍的女兒賀捷生講述了自己和父親在長征途中的故事。她被稱為“長征中最小的紅軍”,出生18天后就在馬背上的搖籃中踏上征途。在震撼感人的故事後,蔡國慶和孩子們帶來了振奮人心的歌曲《五星紅旗》。最後,何炅老師帶領孩子們進行了驚險刺激的互動遊戲 “飛奪瀘定橋”,在過程中,不時有孩子從“鐵索橋”上摔下,但孩子們團結成一致,勇敢的走過了“鐵索。”

第三堂課“百折不撓”,104歲的老紅軍秦華禮講述了自己和夥伴們在長征中克服各種困難、堅持學習無線電技術的故事。一年只有一隻鉛筆、沒有紙張、沒有教具,在土地上用樹枝畫電路圖,在戰士們背後背上寫著單詞的小木板、邊走邊學英語,最後秦華禮和通信班的夥伴們在草地中心畢業,從此一生奉獻給通信事業。隨後,著名紅軍指揮官耿飈的女兒耿瑩,講述了父親在長征中“披著毯子上戰場”的故事。踏著簡陋的鞋,紅軍創造了一天最遠行軍達240里的奇蹟,相當於繞體育場300圈;她告訴大家,在草地中最艱苦的時候,紅軍們一人一天的口糧只有難以想像的一顆黃豆,紅軍戰士是以超人意志力克服身體極限、創造了“人間奇蹟”。最後,在百位老紅軍群像的見證下,陳賡、陳再道等將軍的後輩和歌手平安共同獻上了一首《映山紅》。

第四堂課“堅持不懈”講述的是對長征精神堅持不懈的繼承和發揚。這堂課請來了航天員王亞平,她講述了長征火箭、神舟飛船背後蘊含的航天精神。通過自己的切身經歷,她講述了航天人不忘初心、為祖國奉獻一切的新長征精神。隨後,節目現場舉行了一次特別的升旗儀式,由國旗班戰士護旗、104歲的老紅軍秦華禮作為先輩的代表升旗,在莊嚴肅穆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主持人號召青少年接過老兵的旗幟、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現場激盪著濃濃的愛國熱情。

為了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克服重重困難,浴血奮戰,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才有了“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氣概。

九月一號開學第一課作文三:

今天是新學年的第一天,報到時還沒有完全從假日氣氛中完全回歸的我們,在走進校園的那一刻起,開始打起精神面對新的挑戰。今天的家庭作業很特別——觀看中央電視台《第一課堂》。從一年級起,我每年都會在新學年的第一天準時收看這個專門為少年兒童製作的節目。

在我們都愛的“三小隻”的歌聲中開始《第一課堂》的精彩演出,這期的主題是“先輩的旗幟”,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首先出來的一位穿著軍裝的伯伯,他用激情豪邁的聲音的朗誦了毛主席的著名詩歌《七律長征》。我還不太了解詩歌的全部意思,但是接下來的講述,讓我了解到兩萬五千里長征的艱苦歷程,它跨越了14個省,翻越了雪山,跨過了河流,帶著根本不夠果腹的糧食,簡陋的裝備走過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濕地。30萬人參加長征,走到終點的只剩3萬人,條件是萬分的艱苦,可是我們的紅軍戰士憑著堅定的信念,發揚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的精神最終取得了長征的勝利。

這場演出,讓我記住了很多數字:1顆黃豆、240里、300圈。他們分別是什麼意思呢?在找不到任何補給的時候,紅軍每天的一伙食只有1顆小小的黃豆,而他們平均每天要走50公里以上,最遠一天行軍路程達到了240里,240里是個什麼概念呢,老奶奶說這相當於繞著我們400米的操場跑道跑300圈。聽到這裡,我想很多小朋友和我一樣,驚得下巴差點掉下來。

我最喜歡的是遊戲互動環節啦,在模擬“飛奪瀘定橋”的環節中,不時有小朋友從“鐵索”上掉下來,看得我驚叫連連。好希望我們的體育課能開設這樣有趣又有教育意義的課程,我一定會和同學好好配合,圓滿完成任務。

最後一節課,我們見到了女航天員王亞平,和國旗班的戰士們一起唱國歌升國旗。當國旗飄揚在場館的上空時,我覺得莊嚴又神聖,我們要接過先輩的旗幟,學習革命先烈的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的長征精神,認真學習,努力拚搏,做好新時代的接班人。我,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