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故事的讀後感3篇

歷史上那些愛過故事總是那樣的令人感動,大家讀了之後會有那些感受呢?下面就跟小編來看看愛國故事的讀後感吧!

愛國故事的讀後感篇一:

《愛國英雄人物故事》一書記載了六十位中外愛國英雄人物的故事。民族英雄文天祥堅強不屈,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麗詩篇;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台灣,流芳千古;劉胡蘭從容對鍘刀,大義凜然;不滿20歲的法國女民族英雄貞德,率兵重創入侵英軍扭轉戰局;美國之父華盛頓經過艱苦鬥爭,取得獨立戰爭的勝利;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伏契克,在獄中用鮮血寫出《絞刑架下的報告》等故事。

這些英雄人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都有一顆愛國之心,為了祖國的存亡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們的愛國之心,面對挫折堅強不屈的精神,激勵著他們民族的一代又一代人。

我對《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故事感觸很多。公元1661年4月,一個靜悄悄的黎明,民族英雄鄭成功率精兵2萬,戰船百艘,從金門出征,討伐荷軍,收復台灣。鄭成功在台灣人民的支持下,用智慧,頑強地與荷軍展開了近一年的水陸戰,終於讓荷蘭軍掛出了白旗,把荷蘭人趕出了台灣島,被荷蘭人占領了幾十年的台灣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他的不朽功勳,將永遠載入中華民族的史冊。

爸爸說,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與大陸同祖同宗,台灣回歸祖國,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包括台灣人民在內的當代中國人的神聖使命。

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只有經濟繁榮,國家富強,才能在世界上立足,只有懷著愛國之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終有一天我們祖國會繁榮富強起來。

愛國故事的讀後感篇二:

今天,我津津有味地讀完了詹天佑這篇課文,字裡行間透露著詹天佑滿腔愛國的情懷,但詹天佑強烈的愛國情懷又怎能用言語表達呢?

1905當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並交給詹天佑艱巨任務時,他不顧外國人的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詹天佑頂著壓力接受任務值得我們敬佩。  

詹天佑和工人們開鑿居庸關隧道時,山頂的泉水流下來,使泥土成了泥漿。而工地上又沒有抽水機,詹天佑就帶頭挑著水桶去抬水。他白天去考察,晚上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當遇到困難時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修好,否則,不但讓那些外國工程師嘲笑,還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輕心。”詹天佑這種精神怎能不使我們敬佩呢?

詹天佑不允許“大概”“差不多”這類詞語出自工作人員之口,詹天佑對工程的認真負責,身先士卒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想一想,如果我們都像詹天佑前輩那樣事事都為祖國,沒有私心,還會有朋友之間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的事嗎?如果我們都像詹天佑前輩對待工作那樣去對待學習,還會有少寫一個小數點之類的事嗎?

生命有長短,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

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那種堅持不懈勇於實踐,做事一絲不苟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現在,行動起來,讓我們好好學習,將來回報我們的祖國母親!

愛國故事的讀後感篇三:

在明亮的燈光下,我翻開了這本帶著油墨香的語文書。隨手一翻,就翻到了到了這篇課文——《詹天佑》。讀了《詹天佑》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詹天佑是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1920xx年,他在清政府腐敗無比時,他挺身而出,不顧條件的艱苦,接受了任務。比詹天佑,我多慚愧呀!他多偉大啊!

文章主要講了詹天佑是中國首位鐵路工程師。 主持修築成功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幹線——京張鐵路。給藐視之國人的帝國主義一個有力的回擊。

詹天佑是因為太勞累了才死了,僅活了58歲。在勘測過程中,詹天佑常勉勵工作人員:“技術的第一個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點模糊和輕率,‘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能工程人員之口。” 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他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他總是把這句話作為前進的動力,所以他遇到困難總是毫不畏懼。這讓我不得不敬佩他。像這一類的事情還有很多,他不像其他工程師一樣只坐在辦公室里,而是自己與工人們同吃同住。他真是吃苦耐勞啊!

像詹天佑一樣的愛國人士還有很多。比如岳飛:精忠報國,屢破金兵;辛棄疾:奇襲金營,生擒叛徒;文天祥:寧死不屈,“留取丹心照汗青”!;康有為: 一心變法,百日維新;楊虎成: 國難當頭,共同抗日。還有佟麟閣、曹聚仁、文天祥、鄭成功、譚嗣同、蘇武、顧炎武……像這一樣的愛國人士還有很多,看到了那么多的愛國人士我十分愧疚!

我回想:每周的國旗下講話我不是在乾自己的事情就是河北恩講話;我的中國字寫得十分難看,橫不平豎不直,歪歪扭扭,很不整齊;語文這門沐浴課是一節我學的比較差的科目。讀了這邊文章我發誓要好好學習這門母語課,雖然我做不了像修建京張鐵路這一樣偉大的事情,但我可以做的是讓國家為我花的學費不白花。我會學習更加努力的!

詹天佑為了尋找一條合適的線路,晚上在油燈下繪圖計算,和工人同吃同住,還常常請教當地的農民。他克服種種困難,使鐵路提前兩年竣工。想想自己,做數學習題的時候,常常害怕困難,比比詹天佑,我多慚愧呀!我決心以詹天佑為榜樣,長大了也為祖國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