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的作文700字:愛國是傳統美德

悠悠中華,數千年的狂風吹不折你挺拔的脊樑,千斤重的大石壓不跨你有力的肩膀。你孕育了高山的巍峨,大河的奔騰,和那長江底蘊的燦爛輝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愛國的作文,歡迎大家參閱。

愛國是中華民族之大節

大家都知道,愛國是中華民族之大節。在古代,“忠君愛國”是每個人都要樹立的思想;在戰爭時期,同仇敵愾,抗擊敵寇的侵略就是“愛國”;而在今天這個經濟飛速發展的和平年代,大家是否靜下心來仔細想過——祖國是什麼?什麼是真正的愛國?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答案。

記得上國小時,老師說:“鮮艷的紅領巾是烈士鮮血染紅的,她是國旗的一角。愛紅領巾、愛國旗就是愛祖國。”每當我作為少先隊大隊長,帶領全校同學向國旗莊嚴行隊禮的時候;每當我從校長手裡接過“三好學生”獎狀和“優秀少先隊員”獎章的時候,我就深深地懂得了:愛祖國,就是愛紅領巾、愛國旗,愛老師、愛同學,愛父母、愛長輩,愛集體、愛家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中學畢業時,鮮艷的紅領巾變成了一枚別在我胸前的小小團徽章。每當我作為校學生會主席,被評為“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團乾”的時候;每當我一次又一次站在各種比賽的領獎台上的時候,我就深深地懂得了:愛祖國,就是牢記歷史,明辨是非,樹立遠大理想,做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努力成為團員青年學習的榜樣。

無數的事實證明,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的棲身之所;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做人的尊嚴;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生活的安寧;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正因為祖國與我們每個人是這樣的息息相關,所以,蘇武可以忍辱負重,牧羊風雪;霍去病可以為將報國,有家不還;譚嗣同可以去留肝膽,笑傲刀叢;孫中山可以百折不回,上下求索……循著歷史的源頭走到今天,我們不難發現,一部中國史,其實就是一部愛國史!這部愛國史生動地告訴我們,愛國是一種信念,是一種尊嚴,是一種奉獻!作為生活在新時代的中國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代的中國人都更幸福、更自由。如果說“中國人”這個名稱,在過去曾經意味著屈辱與不幸;那么在今天,它應該代表著奮發與拼搏;而在明天,它則應該象徵著繁榮、富強!

或許也有人會說:“熱愛祖國不就是一句空洞的口號、一個抽象的大道理嗎?”不,十八年的工作實踐告訴我,熱愛祖國既不是高深莫測的哲學,也不是空談、口號,更不是什麼抽象的大道理。它之所以放在“八榮八恥”的第一條,就是因為它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是一個人對國家、對民族、對故土最純真而樸素的感情。它不僅是我們具體行動的組成,也是一個道德標準,更是一個上升到了法律層面的行為規範。今天,盛世太平的祖國,並不需要我們去拋頭顱、灑熱血,並不需要我們去衝鋒陷陣、浴血疆場,時代已經賦予了“愛國”以嶄新的內涵:從維護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尊嚴,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從堅持自主創新、為國爭光,到在平凡的崗位上多做奉獻;從關鍵時刻能挺身而出,到平時生活中愛惜一草一木,都可以體現出我們每個人的“愛國”思想。

說到這兒,我不禁想起了這樣一首歌,“生我是這塊土地,養我是這塊土地,祖國啊,我永遠熱愛您!哪怕我是一棵小草,也要為您增添一絲新綠;哪怕我是一滴水,也要為您盪起美麗的漣漪……”

時光如水,生命如歌,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愛國、報國,振奮著每一個中國人,召喚著每一顆中國心。經過嚴寒的人,最懂得太陽的溫暖;嘗過苦痛的人,最懂得生活的甜蜜;在漫漫長夜中走過來的人,最懂得光明的寶貴;飽嘗過舊中國辛酸的人,最知道新中國的幸福!讓我們記住周總理說過的那句話吧——“生於斯,長於斯,不愛這個國家愛誰呢?生命的根,就在這裡!”

祖國放飛了夢想

從1949年升起的第一面的五星紅旗,到20xx綻放在天安門門前的五彩的禮炮,一陣陣的炮聲轟轟,響徹天地而堅定有力。 在禮炮聲中,仿佛也聽到了祖國60年的歲歲月月所留下每一步的足音。60年的困難磨難,刀山火海;60年的披荊斬棘、高歌猛進;60年的堅持不懈,自強不息,60年釜底抽薪,百鍊成鋼。譜寫出了我們所熱愛的祖國的不朽篇章。

我們看到,60年的血淚交融譜寫的歷史。曾經受盡一切恥辱。外國人無視我們中國的存在並且侵略我們的祖國。兇猛的狂風大浪,拍打在祖國的那一片富饒而有美麗的國土。外國人踐踏著這片土地;蹂躪這我們的國民。一次次地向我們實行“敲詐”。這是一個傷痕累累,體無完膚的祖國。一個岌岌可危的祖國,我們的祖國

我們聽到,60年的槍聲炮火演奏的交響樂。革命反抗的號角在天與地之間響徹,化作飛升騰實的前兆。一曲曲的凱歌,從全國最困窘的地方散步到中華大地。20xx年的文革沒有洗刷走祖國的一身傲骨,20xx年的內憂外患沒有動搖祖國的不息的堅毅。千年的落後 封建也沒有摧殘掉祖國飛黃騰達的未來。這是一個自知明智的祖國,百折不屈的祖國。一個鋼筋鐵骨的祖國,我們的祖國

非典來襲,汶川地震,一個個生命遠離了這片大好江山,我們深感痛惜。但我們並不怨天尤人,我們,我們的祖國用自己的身軀來鑄成了一道道名族自救和尊嚴的銅牆鐵壁,向這歷史,向著世界證明我們今日的中國,已決不是之前的那個東亞病夫。

我們祖國放飛了夢想,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不朽奇蹟。在短短60年間,我們的祖國早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一副愈見明朗的壯闊土地,這就是我們的祖國。

我欣賞我的祖國,是因為中國曾經經歷了多少滄桑、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啊;我熱愛我的祖國,是因為它在毛澤東、鄧小平、xxxx的領導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敬佩我的祖國,是因為在孫中山這位大總統的領導下,打響了“武昌起義”,發動了“辛亥革命”使中國從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中走了出來;我喜歡我的祖國,是因為祖國的壯麗風景使人心曠神怡……

我的祖國是偉大的!我的祖國是堅強的!我的祖國是美麗的!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祖國!“

少年勝則國勝,少年強則國強!

我堅信,在我們這一代的努力下,我們的祖國不會再次低頭,讓我們忘記昨天的屈辱,迎接輝煌的明天!讓我們共同努力建造更加美好的世界吧!

少年中國說

祖國是我們的故土,季羨林老爺爺曾經說過:“我一生有兩個母親,一個是我的生母,另一個而是我的祖國母親。”從這句話我們不難看出季羨林老爺爺的愛國之情。連一位90多歲的老人都有有著這么濃厚的愛國情誼,而我們作為當代的小學生就不應該愛自己的國家么?

從古至今的愛國人士有很多,也不缺少象我們一樣的少年,我最敬佩的,就是那位婦孺皆知的少年英雄“王二小”他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王二小的精神不由的我們讚嘆,一個這么小的孩子就有這么高尚的愛國情懷,他不怕危險,毅然決然的把敵人引進了埋伏圈為了保護老鄉,他不顧自己的生死,這不恰恰地體現出顧炎武說的那句話么:“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人類最高的道德是什麼?那就是愛國之心。一個人有沒有健全的身體並不重要,只有他有一顆愛國之心他就令人尊敬。愛國情懷多少人說到做不到,而又有多少人沒說卻做到了,愛國並不是空口說白話,而是真正去做,雖然我們還小,但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把握今朝,長大以後做更多有利於祖國的事。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王二小的事例1920xx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抗站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村裡的兒童團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二小十三歲。10月25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把王二小摔死在石頭上,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衝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王二小的血染紅了天!!!

粱啟超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屹立於世界,則國屹立於世界!”我們是祖國的驕子,是新時代的寵兒。風華正茂的一代啊,怎樣用鋼筋鐵骨支撐起共和國的大廈,怎樣邁開走向世界的步伐?同學們,祖國在我們心中,和諧家園在我們心中,我們就應該為之而付諸努力。努力學習吧,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 讓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中國,在二十一世紀這個嶄新的年代裡屹立於世界之林

是呀,正如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那樣我們是祖國母親的希望,我們決不能辜負“母親”對我們的期望,所以我們應該把握現在,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祖國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