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觀後感500字作文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觀後感,希望您喜歡!

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觀後感

我在這個暑假去了雷鋒的紀念館,在那時我感動不已。

在雷鋒紀念館內。我了解了雷鋒的生前事跡。從雷鋒小時候家裡的小木桶、鐮刀等東西,我看到了一個窮苦孩子的童年。從雷鋒的成長經歷,使我了解到雷鋒的思想是怎樣一步步走向成熟的,精神境界是怎樣層層升華的。毛主席曾經說過,一個人一輩子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只做好事不做壞事。但雷鋒做到了,這個在舊社會受盡欺凌的孩子,在新社會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是黨和人民給了他新生的機會,他也用自己的滿腔赤誠來回報黨和人民。或許是因為我們這一代人生來就沒有經歷任何大苦深仇,生活太過安逸,又或許是因為我們的靈魂已被金錢的銅臭薰染的麻木,在現今的社會裡,像雷鋒那樣的人已經寥寥無幾了。在雷鋒紀念館裡有一則報導,是鄧小平同志在一次紀念雷鋒同志的會議上所講的話,他說,在一輛公車上,一位婦女懷抱著孩子站在擁擠的乘客中間,孩子在哇哇大哭,旁邊一位青年則安然地坐在座位上裝睡。看到這一幕,公車上的一位老人感慨地說:“雷鋒叔叔不在了。”當看到這裡時,我的心震動了。鄧小平同志的這幾句話無疑是在影射現代社會中人的道德滑坡現象。

雷鋒紀念館這樣的地方,每一個人都應當多去幾次。也許它不能立刻使我們的思想境界升華,但至少每一次都是一次對靈魂的淨化,都會使我們反思自己。

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觀後感

5月16日早上,我們來到了東方中國小革命史紀念館,東方中國小革命史紀念館是在1939年2月至1944年1月東方中國小辦學五年間,在白色恐怖籠罩的惡劣環境下,樂清、台州中共黨組織陸續安排以知識青年為主體的地下黨骨幹力量進學校,使東方中國小逐步發展為中共黨組織實施“隱蔽精幹”後開展地下活動的重要據點、團結教育青少年的宣傳陣地、培植革命有生力量的紅色基地、抗日救亡活動的指揮中心、黨領導民眾爭取民主反對迫害的戰鬥堡壘,從而演繹了一段轟轟烈烈的革命鬥爭史。

當天下午我們又去了清港鎮台山村的潘心元革命烈士墓,潘心元烈士是我黨革命史上的一位先驅,是我黨重要的黨史人物,是我黨早期從事工農運動和武裝鬥爭的傑出領導人之一,也是在我省犧牲的我黨最高領導人。他曾參加過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曾營救毛澤東同志遇難脫險。他曾擔任過中國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紅軍總前委、紅三軍代理政委、紅四軍政委、中央巡視員等要職。1930年以中央巡視員身份到浙南的溫州、台州整頓紅十三軍組織,指導武裝鬥爭。12月,他時任紅十三軍政委,從紅二團駐地玉環苔山島出發,乘船去溫州途中,在九眼港被國民黨浙江保全團四團水警隊捕獲,就地槍殺在蘆浦分水山麓。其遺體被苔山漁民運回,葬於苔山舊寨城腳下。

隨著圖片、實物、複製品的展示,我感受到了那些共產黨員和革命民眾們是多么得高大。他們為了我們祖國的將來,不怕辛苦,不怕困難,不貪生怕死。雖然他們死了,但他們的死是光榮的。他們是為玉環的自由與和平而戰死的。這些英勇犧牲的烈士們為我們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甚至是人生中僅有的一條生命。如果沒有他們,就不會我們今天這樣的太平生活。我們應該學習這些烈士們的精神,為祖國多做貢獻。

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觀後感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主要是想讓我們知道以前的一些歷史和以前的歷史任務為我們做出的貢獻。

在這六個地方中,有幾個地方的印象讓我覺得非常深。首先就是中山紀念堂。孫中山先生是20世紀中國的巨人、偉大的愛國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中山紀念堂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籌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築物。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富麗堂皇的八角形建築,外形莊嚴宏偉,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中山紀念堂是廣州最具標性的建築物之一,又是廣州事大型集合演出的重要場所。從80年代初向遊人開放以來,它更是成了廣州主要的遊覽勝地,成為中外人士最愛的參觀遊覽勝地,所以中山紀念堂給我的印象很深。

另外我覺得越秀公園的鎮海樓也是一個遊覽勝地。鎮海樓位於越秀山小蟠龍上,又名“望海樓”,因為當時珠海河道很寬,所以將“望海江”改為“望海樓”,又因樓高五層,故又俗“五層樓”。1920xx年成為廣州事立博物館,1950年改名為廣州博物館,分朝代陳列廣州誠xx多年發展的文物史科。鎮海樓氣宇非凡,古今曾以“鎮海層樓”、“越秀遠眺”和“越秀層樓”先後列為“羊城八景”之一。所以鎮海樓的歷史價值給我的印象也很深。

通過去參觀這六個教育基地我才深深地認識到這些基地的歷史事件和歷史價值,讓我收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