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與孝心作文範文

暑假裡,我讀了古代24孝的故事,有平民出身王祥的“臥冰求鯉”,有緹索的“救父”,他們都深深地感動了我。“百善孝為先”,媽媽對我說:“孝無所不在,而且就在我們身邊,你只要用你的眼睛和你的心去觀察,就一定能找到。”

“找到了!找到了!”當我驚喜地發現了身邊其實有很多這樣的故事時,我興奮地跑去告訴媽媽。

鏡頭一:小區花園

這幾天,不論清晨或黃昏,在小區花園裡,我都會看到這樣一幅畫面:頭髮早已花白的王阿婆步履蹣跚推著她九十多歲的婆婆出來散步。她時而給婆婆擦汗,時而給婆婆遞水喝,照顧得十分周到。我慢慢走近她倆,聽到阿婆正給老外婆講笑話。

“老阿婆,你又出來散步了,你真有福氣啊!”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經過這裡,笑呵呵地大聲對著輪椅上的婆婆說。

正在鍛鍊的張阿姨對王阿婆笑著說:“阿婆,你辛苦了!”。阿婆總是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能對自己家的寶貝不好嗎?”

“其實,王阿婆幾十年如一日地照顧她年邁的婆婆。她這樣孝敬長輩,一定會有好報的!”張阿姨點著頭說。

是呀,多么和諧的鏡頭!這不就是我要找的嗎?

鏡頭二:小區19號樓

我在花園裡鍛鍊,遠遠聽見大人們在聊天。

“是呀,她很辛苦的!”

“她真是現代年輕人學習的榜樣!”

“他們在說誰?”我疑惑地走上前想聽個究竟。原來,他們說的是19號樓的李阿姨。聽了她的故事後,我被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

李阿姨是80後出生的年輕人,別看她年齡不大,但贏得了大家的讚揚。

李阿姨的爸爸媽媽都是盲人,她平時上班十分辛苦,路途遙遠,可她每天6點就起來把飯菜做好,還主動把樓上的孤老徐老師接到家裡來一起吃飯。徐老師生病住院時,李阿姨還經常去醫院送飯菜。大家都說:“小李,你自己已經夠辛苦的了。”她卻總是謙虛地說:“我不在時,小區裡的其他熱心人經常幫助我的爸爸媽媽,我力所能及的幫助一下別人,回報社會也是應該的。”

在我們的社區,這樣的畫面層出不窮,這樣的故事也常常為人樂道。從孝順自己家的長輩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家都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這份力量也強烈地觸動著我……

“孝”,離我原來那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