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防震減災徵文「優秀」

長久以來,地震帶給人們的威脅就如同夏天午後的雷陣雨般威力強大且令人走避不及。小編收集防震減災的徵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防震減災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著各種各樣天氣狀況,地表運動,地震就是其中一種。

20xx年5月12日,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是一個令人悲痛欲絕的日子,汶川大地震,它帶走了多少生命,拆散了多少家庭,多少個孩子因此成為孤兒,多少人因此將要孤單一生。時光不能倒流,我們也無力改變這個事實,只有堅強面對,才能在這個悲痛的關頭挺下來,勇敢地活下去。

災難,我們無法改變,但是可以避免,地震發生前,會有些預兆。比如馬等牲畜會掙脫韁繩,並瘋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會湧出洞外;蜜蜂會驚飛、逃竄;狗會狂吠,還有一些家畜會出圈,到處竄跑;老鼠成群結隊搬家……

地震發生了並不是就必死無疑,其實,還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壓在廢墟的底下,這時候,你不要盲目亂動,要冷靜,先把手抽出來,慢慢地挪動廢墟,先保持呼吸順暢,再想辦法呼吸,喊人員來救你。如果發生地震時你在家裡,必須馬上鑽到堅硬、並且沒有倒塌的小房間中躲避,以免砸傷。還有,要貼著堅固的牆壁或找一個柔軟的東西頂在頭上,如:枕頭。在房子倒塌後,再求生,要避免被弄傷。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開陡崖,防止掉下山。還有要預防山體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學校,一定要聽從老師的指揮,躲到課桌下,注意保護頭部,如果在上體育課,要避免高大的建築物,不要被砸傷。

地震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給人類帶來很大的自然災害,我國處於世界地震帶之間,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預測和預報地震,是現在的重要工作。

長久以來,地震帶給人們的威脅就如同夏天午後的雷陣雨般威力強大且令人走避不及。

第二篇:防震減災

當地震突如其來時,如果我們能夠採取正確科學的逃生及自救方法,那么就會把人員傷亡降低到最小程度。為強化學校師生的安全防範意識,提高自救互助能力,按照教育局統一要求,遂平瞿陽二小積極制定預案,並全力部署做好充分準備,於5月11日下午開展了逃生自救演練活動。本次活動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分鐘課桌下防震演習活動及地震後的疏散演練。縣公安局蓮花湖有關領導受邀前來觀看。

首先,由縣公安局蓮花湖派出所李警官給我校全體師生講解校園暴力事件的安全防範的常識,李警官結合生活實際和生動事例,從有關安全知識,講到面對安全事故出現的時候如何及時進行自護自救等,並親自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精彩的安全教育課

之後開始逃生自救安全演練,有四年級五個班的學生及六年級四個班的學生——孩子們在教室里靜靜的學習,忽然信號員發出:“地震警報”信號。(學校鈴聲)同學們迅速拿起課本抱頭,鑽到課桌下,儘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最後一排靠里的同學面向牆,蹲在牆角處。一分鐘後,信號員發出“地震解除”信號(哨聲):老師告知學生,地震已過,現在撤離教室,進入緊急疏散演練環節。在教師的統一組織下,孩子們不著急、不慌亂,紛紛用書本遮捂頭部,有序、快速地跑出教室,並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迅速撤離到事先指定的地點,成功進行了安全撤離。

通過這次防災減災的活動,師生的防災減災意識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一切行動聽從指揮和團結互助的品德。

第三篇:防震減災

進一步加深我對它的了解的是高中地理。那時老師拿著粉筆繪聲繪色的講,地震分縱波與橫波,縱波比橫波厲害,不僅能在固、液、氣,三種物質狀態中傳播,而且速度也遠大於橫波。所以當地震來臨時,站在院子的你會先上下晃動,再左右搖動......

這種科學的解釋絲毫沒有減弱我對我對這可怕災難的恐懼,即使是它的影子。我不大認可這恐懼是與生俱來的,寧願相信是後天傳染的。因為心無畏之源,就會無所畏。

人是靠語言交流的動物,這也是喜怒哀樂的主要來源,所以老人們一般喜換重提舊日往事,於是說著說著,那天就說到了地震。

九六年正月初一凌晨,我剛兩百天,四處還黑的厲害,一聲電話鈴打碎了這個清寂的冬夜,隨後,就像洪水,鋪天蓋地的電話聲、傳呼聲、喊叫聲,掩埋了這個昨日依舊祥和的小鎮。我看到了人們驚懼的神情,聽到了話語中溢出的對這災難的恐懼。我確信,就是在這時,我,被傳染了。

知道地震它是個急性子,說來就來,也不會提前打個招呼,所以大人們什麼都沒帶就衝出來了。媽媽抱著叫大布小布緊緊裹住的我,坐在小推車上,姑姑和奶奶推著小車就頭也不回的向東邊的空地跑去。後來得知,你說可笑不可笑,奶奶說東邊有一棵電線桿子,就有拼了命地推到西邊的空地,這才安心。

惶恐的等了一會兒,像是等待地震來臨要目睹這一壯觀景象似的,直到破曉。人們見地震還沒有到,一些膽大的,就跑回家拿糧食和衣物了,包括我奶奶。冒死拿這些不算,還有一些人拿來了鞭炮,噼里啪啦的,不知道是風俗還是什麼東西,不但沒有緩解人們的惶恐,反倒是嚇哭了幾個像我這么大的小孩,真令人費解。

後來的幾天,人們在惶恐中度過,不敢回家,就住在臨時搭的帳篷里。男人們把啤酒瓶倒放在床頭,說是能防震。年幼的我還就真的以為,這么個小小的綠瓶子能遏制住這頭可怕的野獸。長大後我知道我錯了,但我希望我是對的。

月圓之夜,謠言不攻自破。

20xx年盛夏,也就是在我七歲那年。晌午,我們一家人還吃著韭菜餡的餃子,我正去端餃子湯,忽地感覺碗櫥晃了一下,就在這個感覺發生的同時,我也聽到家人大喊“快跑!地震!”忽的一瞬間我就被推搡到了院子的正中央。幾分鐘後,見無大事,我們就出門來到過道,別的人也都出來了,於是過道沸騰了起來。這是我從小到大所見識到的唯一的一次地震。可能連級別都未必排上,但足以把我嚇得半死。一連幾天,我都做著關於地震的噩夢,並且半夜從夢中嚇醒。

隨後也有傳言,但都被證實是謠言了。不過對於膽小的我而言,每一場謠言都可能是一場預言,虔誠地防震減災,然後安全地躲過每一場災難,或者說是災難的影子。

第四篇:防震減災

20xx年5月12日14時28分,一場裡氏8.0級的大地震襲擊了我國四川省汶川縣,僅僅幾秒鐘的時間,也就在這一瞬間,汶川周邊地區變成了廢墟。有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親人,有多少人離開了人世,又有多少人變成了殘疾人……這場大地震震撼了全國人民,給四川人民心中留下難於揮去的陰影。

根據有關人員統計,在地震發生時,真正由於災難本身造成的傷害並不大,那又是什麼使這么多人遇難呢?原來,真正的“殺手”是驚慌。驚慌使得許多人只會隨別人行動,而不能冷靜地思考。由於逃身的本能驅使,使得人們不是倉皇跳樓,就是相互擁擠踩踏而死,或是在樓房垮塌前沒有及時躲避到相對安全的地方……

地震是不可預測的,如果人類能夠預測地震的發生時間、震級和地區,如果我們學會了自救,就不會有那么多的生命消失。我們不甘心,雖然我們不可以預測地震的到來,但我們卻可以用防震知識武裝自己,來準確地防止和減少地震給我們帶來的傷害。

那么,當地震災難降臨時,我們該怎么辦呢?

災難是人們預測不到的,只能靠我們自己來防止和地震造成的傷害,與其驚慌或者呆呆地等待救援,還不如全力自救。

我認為,地震一旦發生,首先,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鎮靜,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千萬不要驚慌失措,不能失去理智,不要恐慌,這一點尤為重要。其次,可根據建築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和通道進行躲避,等第一輪地震波過後,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減少人員傷亡。可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亦可轉移到有房梁或柱子的承重牆較多、開間小的牆角處、廚房、衛生間去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結合能力強,尤其是管道經過處理,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係數較大。第三,千萬不要躲避在門窗附近、樓梯口等承載力不夠、容易垮塌的地方,不可在慌亂中跳樓或擁堵,不可以在樓房、電桿等附近逗留,防止高空墜物傷害。第四,平時要保持樓梯、走廊等通道暢通,不可以在過道上堆積物品,影響緊急狀態下的逃生。第五,在熟悉了各種自救措施後,政府單位、學校、工廠等人員密集的單位要組織防震自救演練,使書面自救措施知識經過訓練,得以熟練操作。

桑棗中學的師生們就是用知識保護自己的典範。學校所在的位置安縣緊鄰著地震最慘烈的北川。由於平時的多次演練,地震發生後,全校師生,包括兩千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衝到操場上,以班級為單元站好,共用時一分三十六秒,全校師生無一傷亡,創造了奇蹟。

全民行動起來吧,認真學習防震減災知識,用科學的防震減災知識來武裝自己,捍衛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