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種修養半命題作文

篇一:寬容是一種修養

寬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寬容不僅僅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修養。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寬容待人的胸懷都可以凝聚人心,產生無窮的力量。

豁達大度,胸懷寬廣是一個人有修養的體現。心胸狹窄、小肚雞腸的人是永遠做不成大事業的。

在學校中,同學之間沒有什麼不可解決的大矛盾,即使同學之間有了矛盾,我們應以寬容之心待之。對待身邊的人斤斤計較,睚眥必報,我們只能將自身引向孤立無援的境地。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風平浪靜。”

寬容是一種美德,也是人際交往的重要原則之一。學會寬容待人會使我們贏得更多的朋友,從而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你對別人的過錯抓住不放,其實也在令你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小人常尋他錯,君子獨善其身。“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是我們待人接物的原則。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越是不能容忍他人的人,越是不能發展。

周瑜是三國時期的將才,在吳國,一個周瑜抵得過千軍萬馬,在孫策臨死時叮囑其弟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但是周郎有一個致命弱點:不能寬厚待人。孫劉聯盟中,諸葛亮草船借箭、借東風等為打敗曹操做了多少貢獻?可是周瑜呢?不但不感激諸葛亮,反而是諸葛亮的功勞越大,周郎的嫉妒心越強,最後只落得一個“既生瑜,何生亮?”的臨死感慨。

不僅個人應該有寬容之心,國與國交往也是如此。二戰中,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但是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後,中國人民以寬容之心原諒了他。“以史為鑑,開創未來”,就是因為中國人民的寬容之心,才換來了來之不易的中日友誼,中國已經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兩個一衣帶水的鄰邦贏得了實際的更大發展。而偉大的中國,也正是有了寬容之心,才昂首走在世界經濟發展的前列,正在以一個大國強國的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人與人交往中,寬厚待人是一種修養,人有寬容則進步;國與國交往中,寬容相待是一種氣魄,國有寬容則發展。作為祖國的未來,我們應以對自己未來和對國家未來負責的信念,寬容以待,贏得自身與國家更大的發展。

篇二:低調是一種修養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在現在人才輩出的競爭時代,為了自己的才華不被埋沒,人們開始選擇了瘋狂的表現自我,鋒芒畢露成為了當今人們的最愛,只是想被所謂的伯樂發現,卻再也不去提放“槍打出頭鳥”教訓,也不再理會沉默是金的真理。

還是低調一些,不浮不躁,不爭不搶,不去計較浮華之事,不是不追求,只是不去強求。

低調是一種修養,很少有人甘心埋頭苦幹而放棄阿諛奉承,更沒有人會否認自己的才能,於是心中就多了一些好高騖遠少了一些腳踏實步,總是認為別人所謂的成功只是遇到了伯樂,也許就會有一種生不逢時的心態,心裡就多了一點嫉妒,少了一點謙讓;多了一點傲慢,少了一點謙虛;多了一點偏見,少了一點正直;到最後也就變得多了怨天憂人的苦惱,少了體會生活美好的感悟,也許這些就是太過於高傲,學不會低調的結果。

低調也是一種能力,生活中不管是誘惑亦是陷阱,誰又不想一步登天輝煌騰達呢,而低調的人卻不會為物慾橫飛的誘惑迷失方向,他們只會選擇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因為低調者心中明白“天上不會掉下餡餅”的道理,他們只知道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低調並不是懦弱,低調的人有種“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的定力,他們選擇的不是溜須拍馬,而是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他們的活法就是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與人相處,自己的變法不用去說別人都能看得到,自己的才能不用去過分顯示別人都能知道,也許這就是低調!

篇三:微笑是一種修養

生活並沒有拖欠我們任何東西,所以沒有必要總苦著臉。應對生活充滿感激,至少,它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生存的空間。

微笑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跟貧富,地位,處境沒有必然的聯繫。一個富翁可能整天憂心忡忡,而一個窮人可能心情舒暢:一位殘疾人可能坦然樂觀;一位處境順利的人可能會愁眉不展,一位身處逆境的人可能會面帶微笑……

一個人的情緒受環境的影響,這是很正常的,但你苦著臉,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對處境並不會有任何的改變,相反,如果微笑著去生活,那會增加親和力,別人更樂於跟你交往,得到的機會也會更多。

只有心裡有陽光的人,才能感受到現實的陽光,如果連自己都常苦著臉,那生活如何美好?生活始終是一面鏡子,照到的是我們的影像,當我們哭泣時,生活在哭泣,當我們微笑時,生活也在微笑。

微笑發自內心,不卑不亢,既不是對弱者的愚弄,也不是對強者的奉承。奉承時的笑容,是一種假笑,而面具是不會長久的,一旦有機會,他們便會除下面具,露出本來的面目。

微笑沒有目的,無論是對上司,還是對門衛,那笑容都是一樣,微笑是對他人的尊重,同時是對生活的尊重。微笑是有“回報”的,人際關係就像物理學上所說的力的平衡,你怎樣對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你,你對別人的微笑越多,別人對你的微笑也會越多。

在受到別人的曲解後,可以選擇暴怒,也可以選擇微笑,通常微笑的力量會更大,因為微笑會震撼對方的心靈,顯露出來的豁達氣度讓對方覺得自己渺小,醜陋。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有時候過多的解釋、爭執是沒有必要的。對於那些無理取鬧、蓄意詆毀的人,給他一個微笑,剩下的事就讓時間去證明好了。

當年,有人處處說愛因斯坦的理論錯了,並且說有一百位科學家聯合作證,愛因斯坦知道了這件事,只是淡淡的笑了笑,說,一百位?要這么多人?只要證明我真的錯了,一個人出面便行了。

愛因斯坦的理論經歷了時間的考驗,而那些人卻讓一個微笑打敗了。

微笑發自內心,無法偽裝。保持“微笑”的心態,人生會更加美好。人生中有挫折有失敗,有誤解,那是很正常的,要想生活中一片坦途,那么首先就應清除心中的障礙。微笑的實質便是愛,懂得愛的人,一定不會是平庸的。

微笑是人生最好的名片,誰不希望跟一個樂觀向上的人交朋友呢?微笑能給自己一種信心,也能給別人一種信心,從而更好地激發潛能。

微笑是朋友間最好的語言,一個自然流露的微笑,勝過千言萬語,無論是初次謀面也好,相識已久也好,微笑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另彼此之間倍感溫暖。

微笑是一種修養,並且是一種很重要的修養,微笑的實質是親切,是鼓勵,是溫馨。真正懂得微笑的人,總是容易獲得比別人更多的機會,總是容易取得成功。

篇四:美,是一種修養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化濃”,這是牡丹,雍容華貴的牡丹,國色天香的牡丹。可你是否知道,在牡丹精緻的外表之下,幾乎沒有花香,只有外表的華麗炫目,內在卻空空如也。這,是美嗎?

我所知道的美,卻不是這樣的。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 這是宋朝大儒周敦頤先生在《愛蓮說》一文中對蓮花的評價。蓮,正是這樣以柔韌平凡的花瓣,穿透重重淤泥與清水,生出清香的。這,才是美麗,也是一種修養。

香港女星關之琳,典雅漂亮,被媒體稱為“搪瓷娃娃”,卻在嫁給富商一個月後就被曝出婚姻不合,不久後離婚。她那樣美,嫁入豪門後被拋棄是為什麼?大概是因為她美而空洞吧。而同時期的劉嘉玲,則憑藉自己精湛的演技贏得了觀眾的心,事業順風順水。美,不只是皮囊的精緻,而更是一種內在的修養。

美國女孩埃莉諾,從小就因為長相不美被別人嘲笑“醜小鴨”。她卻沒有自暴自棄,努力學習,成為著名的才女。再後來,她遇到了富蘭克林·羅斯福,並憑藉自己的聰慧談吐吸引了他。雖然羅斯福的母親不喜歡她,但羅斯福還是頂著壓力和埃莉諾結了婚。最後,她成了總統夫人。她蛻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這份美,是內在的修養。

若你說我國古代四大美女,“閉月羞花,沉魚落雁”她們為何獲得如此高的讚譽?僅僅是因為那張傾國傾城的臉蛋?我國古代美女多的是,若是她們沒有內在的修養,只憑美麗的皮囊,又怎么會留名青史呢?楊玉環,雖是借著美貌得到了玄宗的寵愛,可是美貌之外,她還擅長歌舞音律,著名的《霓賞羽衣曲》便是由她和玄宗合作的;西施,憑藉著精心設計的“響屐舞”得到吳王寵愛,並施美人計助越王滅掉吳國;貂蟬,為了報答義父的養育之恩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除董卓;王昭君,自願嫁給呼韓耶單于,並努力維護邊界的繁榮穩定……這些女子,不僅僅有外貌的美麗,內心的修養更美。

其實,美麗這種東西是相對的,就像花的顏色和香氣一般,太艷麗的花不香,太香的花不艷麗……若是過於注重外在的美麗,你的內心將是一片荒蕪,那樣的美,美卻沒有靈氣。古語有云:“腹有詩書氣自華。”內在的修養所產生的美,靈動秀麗,才是真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