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只耳朵聽半命題作文800字

懂的聆聽,也許會發現不一樣的世界。本文的內容是留只耳朵聽半命題作文800字,請看看:

留只耳朵聽半命題作文1

我們常常送人禮物——讚美。這東西既不用花錢,又老少鹹宜。說者動動嘴,聽者的臉上就東

風送暖,開成花園。因此,一般誰都樂意接受。

《世說新語》記載,東晉王導任丞相時,每次集會發言,在座的賓客紛紛送這種禮物,競相稱讚丞相見識如何高,言辭如何妙。有一位屬官叫王述,當時坐在末位,很聽不慣,便說:“丞相又不是堯、舜,哪能事事正確。”

此話一出,引來眾人側目:這個人,太不通人情世故了!王導也聽到了,但他不愧是政治家,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極為讚賞。他願聽真話,願接受批評的氣度被人大為稱道。

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別人的讚美,常常是出於禮貌,或者是阿諛奉承。兩隻耳朵全被讚美塞住,其實就是聾子。清醒的人,總要留一隻耳朵聽批評。古今有建樹者,莫不如此。

齊威王初即位,天天被宮女、近侍、大臣的美言麻醉著,以致邊境告急。幸好,他後來聽從鄒忌的勸告,下了一道獎勵進諫的命令:當面批評的,得上賞;上書勸諫的,得中賞;背後議論的,得下賞。齊威王清洗了灌滿恭維的耳朵,用人唯才,獎善懲惡,齊國很快強盛了起來,不動一兵一卒,解除了邊境危機。

批評當然不如讚美悅耳,但它是台階,能送人登上更高的山峰。西晉時有個人叫戴淵,神采不凡,年輕時,曾帶一幫人乾搶劫的勾當。有一次,他搶劫了文學家陸機。陸機大聲批評他:“你這樣才華出眾的人,怎么也當強盜呢?”戴淵聽了,呆了,哭了,然後丟掉佩劍,跪拜陸機。後來,他建功立業,官至征西將軍,從此人生走上正道。

登到山高處的人,會看到更高遠的天空,而明白自己的渺小。歐陽修每寫完一篇文章,必張貼出去,聽人批評。《醉翁亭記》原來這樣開頭:“滁州四面皆山也,東有烏龍山、西有大豐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有一個老樵夫看到,說開頭囉嗦了:“我砍柴時站在南天門,只看到四周都是山,哪裡管它什麼山!”歐陽修一聽,大喜,隨即改為“環滁皆山也”。

《沁園春·雪》膾炙人口,也與聽取批評有關係。原句是“原馳臘象”,別人覺得“臘”字不好理解。毛主席徵詢詩人臧克家的意見,臧克家說,改成“蠟”字就好了,“蠟象”與上面的“銀蛇”正好相對。毛主席欣然接受。

聞過則喜是賢人,從善如流方君子。人生難得是諍言,良藥苦口利於病。留一隻耳朵聽批評,心才不會被虛榮蒙蔽。古人常說“洗耳恭聽”,讓我們也每天認真對著前人的鏡子,洗洗塞著讚美的耳朵,給批評留個通道吧。

留只耳朵聽半命題作文2

每天早晨起來,要上課,要做功課,要複習,從懂事的那天起,每天總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去完成,而且總是沒有一個結點。只是,穿過林蔭小道,聽到樹葉被風吹落的聲音;從小橋上經過時,聽到河水嘩啦啦啦的聲音,卻從未來得及去聽聽自己心靈的聲音。是啊!聽聽自己心靈的聲音,聽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想要做什麼。隨著心的方向走,不論到哪裡去,人生總會留下有意義的足跡。(→聽到風吹落樹葉的聲音、聽到小河嘩嘩的流水聲,引起了小作者的感慨,過渡自然)  聽,那片樹葉簌簌落下的聲音;聽,那陣輕風颯颯拂過的聲音;聽,那烈火熊熊燃燒的聲音。一路上,我們聽過太多太多的聲音,可何時,我們能靜下來聽聽自己心靈的聲音?(→運用排比和反問的修辭手法,開篇大氣,語言優美)

如果你聽到了自己心靈的聲音,看到自己心的方向,為之努力,為之奮鬥,即使在拼盡全力後失敗了,也不會因失敗而傷心痛苦,因為當回憶我們為之奮鬥的過程時,嘴角也會露出微笑。

有的人總忙著這一輩子永遠也忙不完的事,到頭來,只是擁有一場空虛的人生,如行屍走肉,麻木混沌。而有的人即使到了風燭殘年也從不會後悔,因為他有目標、有理想,他聽得出自己心的聲音。這樣才使自己的生命充滿活力和動力,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正反論證,要留只耳朵聽自己心聲)

停下行色匆匆的腳步,平靜浮躁的心緒,聽聽雨聲,聽聽淚聲,聽聽心靈的聲音,這樣我們就會知道,我們不只是書呆子,也不只是一味地向前走,偶爾也應該停下來,讓擁有鮮花一樣美麗而芳香的心靈,去感知自然之美。

時代在飛速發展,科技在不斷進步。可是,到了今天,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我們需要的不單單是金錢、權勢、地位,還有心靈的慰藉。而真正能慰藉我們心靈的,正是美麗的大自然。在趕路時,蹲下來聽聽路邊野花悄悄開放的聲音,抬起頭聽聽鳥兒啾唧的聲音,走進人群,聽聽小朋友們唱童謠的聲音……這些美,會讓我們心如止水,留只耳朵聽自己感悟美好大自然的心聲,才不枉此生!

請記住,留只耳朵聆聽自己的心聲,那是親近自然的呼聲啊!

留只耳朵聽半命題作文3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眼睛,讓我們看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可是,如果不用眼睛,能不能看到外面的事物呢?當然可以啦,用手,用手去觸摸一樣東西,就可以知道它的形狀,大小。可是,老師卻說要用“耳朵”去“看”世界,我的腦子裡立刻冒出了一個小問號:怎么去看世界?但老師卻說要用實驗來證明留只耳朵聽。

為了驗證耳朵到底能看到什麼樣的世界,要用一首老歌――《讓我們盪起雙槳》,分別用女生獨唱,男生獨唱,男女合唱三種不同方法來證明。

證明開始了,先是女生開始唱,女生的歌聲安靜,溫柔,聽著聽著,我好象在一個暖洋洋的下午,躺在一個鋪著毛茸茸毯子的躺椅上,一邊品嘗著各種各樣的點心和茶,一邊欣賞著四周的風景,這一切是多么美好,溫馨啊!接下來,輪到男生唱了,“讓我們盪起雙槳!”只聽一聲吼打破了寧靜,我抬頭一看,原來是是石自立,此時的他好象一隻興奮的獅子,在哪邊亂吼著,我又聽男生唱了一會兒,他們的歌聲給我的感覺是這樣的:在夏天的一個夜晚,繁星閃爍,我剛要入睡,只見一隻蚊子飛了過去,“嗡嗡嗡”地讓我無法入睡。最後,大合唱了,歌聲整齊,響亮,象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在軍訓。

“讓我們盪起雙槳……”伴隨著歌聲,我仿佛穿越到了1955年的那個夏天,看到了劉熾爺爺,我看到了他和少先隊員一起玩耍,嬉戲,一起比划船,打水仗,我也坐在小船上,沉浸在歡樂中。

我明白了,用耳朵也可以“看”世界,即使沒有用眼睛,但是,用耳朵也可以感受到用眼睛看到的一樣美的東西。

留只耳朵聽半命題作文4

儘管幸福邁著貓步,我還是聽到了它的聲音。

――題記

世界,很吵很吵。哭聲、罵聲和嘆氣聲幾乎要吞噬整個世界。幸福卻像一個剛邁進社會的大家閨秀,聲音柔柔的、暖暖的。靜靜心,我豎起耳朵,尋覓著幸福。

一隻小熊抱著一窩蜂蜜,微眯著眼,倚在粗糙的樹幹上。它打量了一下四周,然後舔了舔嘴唇,緩緩地、小心翼翼地把手伸進蜜罐,圓溜溜的眼睛眨也不眨,盯著自己伸進去的那隻手。它掏了一掌的蜜出來,散發著誘人的香味。深吸一口氣,慢慢把手放進大嘴裡,當甜味溢滿了口腔才吮吸起來。幸福的聲音,是小熊咂巴咂巴嘴品出的滋味。

幸福的聲音,也圍繞在我們身旁。

在孤寂無人的夜晚,聽一首老歌,歌聲泛起記憶的浪花。不知不覺,你跟著哼了起來,嗅著洋溢著幸福的空氣,想起了那一件件令你倍感幸福的小事……

那天你生病了,沒去上學。晚上,你從母親手裡收到了摯友為你抄的作業,那娟秀的小字,書寫著她關切的心情。當你正準備把它夾進你的日記本里,你看見了背面的畫:一隻茶杯,是用彩筆畫的,上面還附著一行小字:“好點了嗎?這是我新研究的茶喔!‘藥’到病除!”霎那間,你感到一股暖流從心頭湧上來,瞬間,暖遍了全身。

記得一次你忘帶了什麼,心急火燎地給父親打電話,而父親是仿佛接到上級命令的答覆;記得那天很冷,你幾乎是挪到家裡來的,那是母親小跑著為你端出冒著熱氣的排骨湯;記得那天你起晚了,好不容易衝到車站,卻發現公車剛走,正準備等下一班時,你看見售票阿姨正從窗戶伸出頭來,微笑著招手……這一幕幕,是埋藏在永恆的幸福的聲音。幸福,還在哪裡,留下了聲音?

幸福是一串汗滴,更是揩乾汗滴的愜意;幸福是奉獻,更是奉獻後的欣慰;幸福是成長,更是成長路上凹凸不平的足跡。

世界安靜了,喧囂深陷重圍,幸福呼喚著每一個人的名字。我背著書包,走在青春的林蔭小道上,嘴裡哼著心靈的聲音。青春無言,默默書寫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