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材料作文要如何確立寫作角度

很多同學看到材料作文不知道如何下手,不能明確自己的寫作角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高考材料作文要如何確立寫作角度,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新材料作文準確審題的重要性

新材料作文的審題有較大的難度,這是事實,準確審題對寫作成功也至關重要,眾所周知。審題把握的要素很多,但最根本的還是文體和中心這兩個重要因素。審題的準確性首先就是體現在這兩點上。讀懂材料,理解要求,概括主旨,選準角度,準確確定寫作的中心和文體,就能把握住寫作的大方向、總趨勢和用墨重點,寫出的文章就不會離題,高考就能取得比較好的分數。否則,審題不準確,偏題或離題,作文分數就會很低了。寫材料作文能否準確審題,不僅可以看出一個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的高低,更能直接地影響到高考語文分數的多少,直接關乎到高考是否成功。因此,在高考作文教學中老師要認真研究新材料作文的審題,掌握一些有效的審題方法,在高考作文考試中,學生要特別重視審題,做到審題準確,寫作扣題,這樣才能得高分。

材料的類型與特點

新材料作文題目中的材料有多種,如果從材料的形態上來分,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文字材料,一類是圖表材料,從各省市高考作文來看,仍以文字材料為主;若從材料的文體來分,可以分為故事、寓言、詩歌、名言佳句等幾種,從總體來看,近幾年還是以故事材料為主,不是生活故事、禪意故事、哲理故事,就是寓言故事;要是從材料的多少來分,可以分為單一材料和複合材料,以單一材料命題為多;假如從材料語言藝術角度上分,可以分為平實性材料和比喻象徵性材料,從20xx年的高考作文題目看,還是平實性材料居多,但比喻象徵性材料雖少,卻不能忽視,因為審題難度較大。

這些材料由於類型不同,呈現的特點也有所不同,審題時要抓的要點也不同。比如圖表材料,除了分析圖表匹配的有關的文字外,還要學會讀圖識表,具備一定的直觀知識和能力;再比如複合材料,不是只會理解材料就可以了,還要學會比較,學會求同求異,要具有更高層次的提取概括能力和思維水平;像比喻象徵性材料,還要具備一些修辭知識,學會深度思考,能抓住深刻的本質的抽象的東西來寫,這樣才符合寫作的要求。總之,審題時,要根據具體材料的特點,抓住重要的因素去分析理解,才能把握主旨,選準角度,進行寫作。

寫作角度的類型與特點

寫作角度來自於材料,材料的內容確定寫作的各種角度。從材料內容和作者寫作需要的關係看,角度可以分為三種:最佳角度、主要角度和次要角度。

1、最佳角度。最佳角度是指作者根據材料內容,現實社會熱點、焦點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而確定的一個寫作角度。是讀者最關心的角度,是作者最喜歡寫的角度,這個角度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時尚特點。在作文訓練中,按最佳角度寫作最好,但一定要把握得準。

2、主要角度。是與材料的主旨和中心內容有關的角度,也是寫作最保險安全的角度,一般寫這個角度不會離題。確立這個角度,要能夠準確概括材料,要緊扣材料的中心句和關鍵字,要抓住故事的主人公及言行,要依據故事的主要情節,要特別關注材料中議論抒情的語句。寫作時,從主要角度出發,確定文章的立意和主旨,就會寫出緊扣材料的好文章。高考作文一般來說得平均分是沒有問題的。

3、次要角度。次要角度可以有多個,確立次要角度可以根據次要人物的言行、故事情節的某一階段、材料的某一方面的內容,寫作時要慎重寫次要角度,只要能把握住主要角度,就儘量不要寫次要角度。次要角度有幾個時,也要比較之後,挑選出一個相對好寫的,比較貼近材料的次要角度來寫,如果能把次要角度再結合一下實際,把它轉換為最佳角度來寫更好,這樣更不容易離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