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守傳統之根種未來之樹】
三百多年前為紀念定居種下的一顆紅豆杉在十六代人的守護下挺過風雨,長成參天大樹,同時其繁育出的杉苗如今每年可帶來巨額收益。
金家世代守護的,不僅僅是一顆紅豆杉,更是金家家族的“根”。在守護中,族人凝聚力量,在血脈相承的親情里,家族的精神浸潤到每一個子孫的骨髓里。紅豆杉長成參天大樹,金家人隆興龐大家族。
正如金家後人遵循家規、守護傳統而興盛如斯一樣,只有守住了傳統之根、正根固本,根才能長成未來蔭蔽子孫的參天大樹。
曾國潘乃晚清重臣,家庭宗族龐大,人丁眾多,他制定了嚴格的家規,嚴肅治家,遏制不良風氣對家庭發展的影響,讓曾家在那個貴族子弟皆墮落成性的飄搖年代脫穎而出,家中子弟皆為成器之才,而且在多個領域有較高造詣。一百年來,曾國潘的後代謹循家規,嚴於律己,幾代人共同守護家族的浩然正氣並延續傳承家族傳統的精髓,子孫後代皆堪人傑,這可說是當之無愧的世家大族。
最近新聞報導的廣東有一家人,四代從醫。從民國時期祖輩所從事的傳統中醫到現在孫輩所從事的現代臨床醫學,皆是源於家庭傳統中對“救死扶傷”之根的不懈追求和世代傳承。這也不可不謂是對傳統之根的堅定守護。正是這種堅守,我們才有幸認識並了解這一家子,才能再次感受到對傳統堅守的潤澤之功!
家有家的傳統,國有國的精魂。國是家的集合,沒有國,哪成家?我們既要守護家族傳統之根,也要守護國家之根、民族之魂。
正如前幾年大火的節目《漢字聽寫大賽》中所暴露的問題——國人對傳統文化的忽視,造成了傳統文化的缺失。如若不對守護傳統加以重視,國家之根便會搖動不穩,民族的發展也必將受到影響。不過好在開始有《我在故宮修文物》這樣優秀記錄片的存在,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關注熱度有所上升,人們逐漸意識到“根”的重要性。無論時代發展怎樣迅速,我們都不應該忘了捂熱傳統文化。只有帶上根,才能走出去,並且走得遠、走得穩。
故勿忘:只有守住傳統之根,方可種出未來的參天大樹。
【篇二:護傳統,揚家風】
一棵紅豆杉,十六代,三百多年,誓死相守;它長成參天大樹,繁育萬代,福澤鄉鄰。中華燦爛文化,五千年傳統,亦需如此守護。護傳統,揚家風。
護傳統,揚家風。我們需要堅守的信念。
當今時日,不知多少次聽新聞某某傳統手藝已經不復存在,某某民間風俗恐再難尋的話語,它們像冰冷的針一般扎在心頭。
不禁發問:傳統的傳承為何如此難?試想那川劇的變臉多么令人拍案叫絕。那湖南的湘繡多么令人陶醉不已,那江南的旗袍多么令人心馳神往,還有花鼓戲、皮影戲……它們擁有無窮的魅力,無限的美好,卻為何深受冷落?無非是當代人沒有潛心學習的耐心罷了,沒有我們要堅守傳統的信念罷了?因此我們需要堅守信念,看準了就一定得去付出才行。
護傳統,揚家風。我們亟須跟隨傳統的腳步。
狄更斯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自媒體時代的來臨,讓人們步入高速的信息公路,傳統與家風的守護與發揚同樣需要踏上這條道路,不然會被無情丟下。就像最近躥紅的電視節目《漢字聽寫大會》便利用了媒體這條渠道。向社會展示了中華文化的冰山一角,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對漢字的探索。當然,不僅僅是漢字,我們更期待其他象徵傳統與家風的東西,能藉由時代的發展而得到守護與傳承。
護傳統,揚家風。我們既要固本又要分享。
正是因為金家人紅豆杉的飄灑與繁育,才能福澤金村,每年帶來數百萬元的收益。所以作為傳統文化的守護與發揚者,我們需要摒棄那些頑固過時的舊觀念,不能抱殘守缺,要像紅杉那樣將自己變成大家所共有的,那樣才會經久不衰。比如湖北的吳素芳將自己家傳承多年制的手藝教給村里其他居民,讓人們也能夠制茶造茶,最終全村因此將茶葉遠銷,實現致富脫貧的目標。這樣的傳承與發揚,又何樂而不為哪?
余秋雨說:“傳統是一個民族的根,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泱泱大國的文明與傳統,文化與家風,應當我們去守護,去發揚。那樣,我們才能更加繁榮昌盛!
【篇三:讓堅守成為一種習慣作文】
朔風烈烈,極北之海,有人持漢節,沐日月。月華皎皎,芳草淒迷,有人歌幽篁,醉山林……
穿越歷史的風煙,我們可以在很多古人身上看到他們閃光的品質——堅守。
而金氏族人按照家規,世代守護一株紅豆杉,每當災難來臨也不忘守護,這一守護,便是三百餘年。這就是一種堅守。
試問:這世間能守護一棵樹三百餘年的有多少?即使是家規嚴明,金家人也完全可以修改家規,棄樹於不顧,畢竟,守護一棵樹不僅費心費力,災難來臨時,還有諸多不便。但金家人沒有選擇便捷的方式,而是將家規,將守護一棵樹的責任,堅守了下去,而今天,樹也給了他們回報,每年給村裡帶來數百萬元收益。這是他們的堅守讓他們獲此饋贈。
而金家人三百年如一日地堅守正是當今社會人們缺乏的。這個時代,三心二意之人太多,而能始終如一的人太少,不論是堅守自己的決定,還是堅守自己的心!社會的潮流磨平了許多人們的稜角,使他們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從眾而行,人云亦云;世事的滄桑也使許多人忘卻了初心,交出底線,一再退讓。堅守,在當今社會,似乎已然式微。
金家人的事例就仿佛黑暗森林中的一點螢火,明滅依稀卻可睹。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堅守到最後,總會有所收穫。若是行為上的堅守,你或許東過北牆撞南牆,但吃一塹長一智,南北牆不是爺去處;或許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首定睛已是凌雲處!總之,這堅守不會讓你一無所得。若是心靈上的堅守,你要么樹下坐得醍醐灌大頂,大徹大悟,要么靈心開闢一瓦爾登湖,詩意棲居。
鮑鵬山在《風流去》里將莊子比作高懸精神天空的明月的守護之樹。一棵樹,孤獨地守望月亮,這是莊子的堅守。
“君子仕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知其不可而為之,破車敝裘,周遊列國,這是孔子的堅守。
“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志願畢矣。”守陋巷教養子孫,時與舊友敘說平生,清琴橫床,濁酒半壺……這是嵇康的堅守。
……
堅守或許是“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的持正;或許是“眾人都將此火熄滅,而我獨將此火高高舉起”的勇敢;或許是斯巴達克斯為著心中的太陽城掙斷繩索的激情……
“生命,在滂沱的雨後,總能成詩”。若我們每個人能讓堅守成為一種習慣,生命,總會成詩。
【篇四:堅守傳統亦可尋得發展】
金家後人世代保護祖傳紅豆杉,而今紅豆杉亦給他們創造了難以估量的收穫。這個故事的背後是對傳統的堅守,而且也向我們證明了堅持維護傳統亦可尋得發展。
在中國發展百餘年來總有一種聲音叫囂著摒棄傳統,而金家後人這樣的行為無疑是對此的一種否定,同時也向我們展示繼承傳統是新時期發展的有力途徑。新中國成立初期正是由於對傳統繼承與保護的缺失才有了今天眾多的遺憾。過去,我們總認為傳統即落後,它既不能帶來經濟價值,也不能吸引外國遊客,還耗費人力物力去維護。但如今,發展迅速的今天,金家後人對傳統的開發讓我們看到發展有另一種可能,即在傳統中尋得發展。
令人欣喜的是像金家後人一樣堅守傳統尋得發展的例子並不少見。我國雲南的古城古文化開發便是一個有力證據。這些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而今,物質極度豐富精神缺失的問題日益突顯。而像金家後人一樣,作為傳統繼承人的我們亦可以接過前人手中的擔子發展傳統。而事實上這樣去做的人是越來越多。每年冬天,西安雪景都會火遍朋友圈,隔著螢幕我們也能感受到“雪滿長安道”的那一點哀愁幾分蕭索。這也讓人我們看到:中國傳統的市場其實很大,從傳統中尋得發展更非什麼難事。個人的利益並非不可與傳統掛鈎,堅守傳統的同時亦可以尋得發展,享得利益。
正是由於金家後人對傳統的保護,才有了如今難得一見的參天古木和其帶來的經濟效應。縱觀國內外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如今你漫步於烏鎮便可發現在這個已被現代化洗滌的城市仍然葆有江南水鄉獨特的魅力。這裡有無數的人做著進出口生意,亦有無數的人選擇堅持傳統,而且傳統也確實帶來了發展。近年來“國學熱”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這何嘗不是國人對於傳統的呼喚?!去年為一場行銷酒而開辦的微博詩會也能引發數萬網友的參與,大有“國人詩性未死”之勢……這些事件難道不正是傳統中可以謀發展的鐵證嗎?
堅守傳統的意義已經被金家後人的故事詮釋得明白透徹。在21世紀的今天,堅守傳統尋求發展,實乃上上之選。
【篇五:薪火相傳,共創未來】
清朝初年,定居浙江大郡村的金土根的族祖在屋後山腳種下紅豆杉,並將保護此樹寫入家規,世代相傳,如今這棵紅豆杉已長成參天大村,並繁育出幾十萬株樹苗,每年給村裡帶來數百萬收益。對樹的世代守護,不僅是金家人對家規的堅守,更是一種對信仰的傳承,他們對這種精神的薪火相傳,譜寫了他們美好的未來。
雖然金家後人世代相傳的僅是一棵微小的紅豆杉,但他們傳承的更是一種對傳統家規的信仰,正是因為他們對這種信仰的堅守,才能讓小小的紅豆杉長成參天大樹,福澤萬代。假若沒有他們對家規的堅守,假若有一代人的放棄或忽視,紅豆杉也就不能這樣順利成長,更有可能死亡,就更沒有後世每年的數百萬收益,可見傳承與堅守的重要性,只有薪火相傳,才能共創美好未來。
反觀如今的社會,人心浮躁,大家沉醉於趨名逐利,對傳統文化與傳統精神信仰的繼承與發揚更是少之又少。中華傳統節日端午節被韓國申遺成功,中國的傳統技藝皮影戲成為印度尼西亞的特產,傳統文化的遺失不僅僅反映出國人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力度小,更反映如今社會中世代傳承精神的喪失。泱泱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只有我們懂得傳承的力量,才能使中華文化薪火相傳,源遠流長。在這“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時代里,傳承精神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我們個人首先需要傳承的精神。只有通過傳承,我們才能豐富充實自己,促進自我的長遠發展。作為我們的社會更需要傳承精神,傳承傳統文化,更要傳承信仰,只有這樣,才能使國家永遠繁榮富強,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然而,文化的傳承、精神的傳承、信仰的傳承並非只是口頭說說便能做到,它需要每一個人的力量,更需要每一個人,每一代人的堅守與努力。只有傳承的力量傳播到社會每一個地方,我們的傳統文化與精神才能如那棵紅豆杉一般成長成參天大樹,經久不衰,福澤萬年。
金家人的紅豆杉讓我們看到傳承的力量,也讓我們懂得一個人,一個民族只有堅持傳承的信仰,才能欣欣向上。
願如紅豆杉,薪火相傳,共創未來。
【篇六:守護,滋養出參天大樹】
清朝初年,一棵紅豆杉栽種出一個家庭的將來。懷著對未來時光的祝願,這棵樹早已在金家人的世代守護中生長為參天大樹,如今那漫山遍野的紅豆杉,一望無垠的星星點點的紅,為大郡村帶來了豐厚的收益,早已成為村民的精神支柱。守護與傳承帶來的或許讓人意想不到,前人的栽種與守護滋養的是子子孫孫的未來。我們需要守護。
俗語有言:“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而金土根的族祖在百年前栽下的那一棵小小的紅豆杉已經在世世代代的守護下成為對整個村莊和金土根後人的蔭蔽。金家後人將保護此樹寫入家規,早已把此樹作為金家人的精神支柱。在數百年來每個暴風雨的夜晚,勇敢的金家人挺身而出為這棵樹阻擋風風雨雨。如今,或許第一個栽紅豆杉的人也未曾想到,滿山的紅豆杉讓金家人生活富足,給全村人也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收入。只有世世代代的守護才能成就如今的“紅豆杉”,前人的悉心照顧帶來了豐厚的果實。
守護一棵樹可以有如此多的收益,而現實中面對浩浩歲月長河,我們卻總是忘記守護,忘記中華民族經歷千百年來留給後人的最寶貴的東西。老黃曆中“臘八節、重陽節”等冷門節日漸漸淡出人們視線,而取而代之的卻是“雙十一、聖誕節”等節日,我們是否已經忘了“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感懷,忘了臘肉和蔬菜煮在一起的香味?我們忘了守護、忘了傳承。忘了中華傳統這一棵大樹,它也需要我們守護。
前段時間韓國端午節申遺引發國人一片冷潮熱諷,日本的茶文化獲獎也引起國人的不屑。的確,這些文化原本是來自古老的中國,現在卻被他國竊取或被他國發揚,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不懂得守護。只有在“韓國端午節申遺成功”時我們才會感到心痛,在日本人茶文化獲獎時才心驚,這都是忽視守護與傳承的惡果。長此以往,我們的書法藝術、京劇文化等都將被裹進時代的洪流,被吞噬,最後湮沒在時光中。久而久之,一個民族文化可能將走向衰退與敗落!
有鑒於此,社會各界應大力呼籲對傳統的守護與傳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讓傳統在現代生根發芽,用每個子民的全心守護守出參天大樹,造福後人。
我們不是倉映嘉措高舉明燈,不是納蘭容若看破紅塵,我們是需要會守護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