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山含痛水含淚”導寫

影片《無極》中那片令人驚艷的高山杜鵑花海,取景於雲南省迪慶州香格里拉縣深山裡的聖湖——碧沽天池。但因為這次拍攝,已美麗了百年的花海盛景將難以再現。當劇組把美景定格到銀屏上的同時,導演意識到這也給世外仙境般的碧沽天池留下了難以撫平的傷痛。

“我們拍電影走遍了祖國名山大川,看著環境一天天受到破壞,我感到痛心疾首。”張紀中在八達嶺參加“綠色中國——環保公益日”活動,頂著沙塵在延慶八達嶺地區種下了一棵小樹,以實際行動為過去拍戲破壞環境的行為“悔過”。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

曾經,天很藍很藍;曾經,河水清澈得能與藍天融為一體;曾經,滿山的綠色匯成了一片無邊的海洋……然而,如今這一切都已經變得那么遙遠。霧霾,風沙,酸雨,大自然無情地報復著人類。這個題目,正是要考查考生對現實社會的觀察和思考能力。

環境的破壞和污染是當前人類面臨的重大生存威脅,它關係到全世界未來的發展。如果同學們平時關心時事,關注這方面的信息,並能夠深入思考,就能夠很快抓住要旨。我們可以將地球比喻為“地球村”,以“每個村民都有責任保護地球”為中心,具體列舉破壞生態環境、滅絕野生動物的行為等例子點明“村民”的麻木,然後進一步剖析問題的嚴重性並挖掘其根源,進而向人類敲響警鐘:生態環境的破壞都是人類惹的禍——保護生態環境刻不容緩,人人有責。鑒於環境日益嚴重地被破壞和污染,環保成為人類關注的重大問題。“世界森林日”“世界氣象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一個個紀念日,表現了世界人民對於環保課題的高度關注,體現了世界人民對於重建自然與維護生態安定的信心。古人說過“天人合一”,也說過“人定勝天”,那么人類和自然之間究竟是和諧共生還是爭鬥對立的關係?為了長久的發展和福利,人類應該如何處理好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這是本題應該認真思考並回答的問題。

本題可從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人類對自身行為的反思、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選擇立意突破口。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②竭澤而漁不如退而結網;③無節制的索取必將招致大自然無情的報復;④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