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農村國小優秀教師先進事跡材料

第一篇:國小優秀教師先進事跡材料

鄭春娣老師,大專學歷,國小高級教師。1993年參加工作以來,二十年如一日紮根農村山區,曾擔任了語文、數學、音樂、英語等不同學科的教學及班主任工作,學校的教導主任工作;曾多次獲縣、鄉“優秀教師”、“先進女教工”稱號;優質課和論文多次獲縣、市級獎項。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20年中,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線上,“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收穫”是其事業追求的目標,“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是其自律的信條。

一、銳意進取,不斷超越。

鄭春娣老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以來,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教書育人,誨人不倦。時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堅持出滿勤,乾滿點,從不遲到早退,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在多年的教育教學中,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業務素養,提高自己的教學認識水平,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工作要求,在教學中不錯過任何一個可以提升自身業務素質的機會,積極參加各種政治學習和業務培訓,積極參加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向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學習,並認真寫心得體會。在20xx年11月21日至11月30日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全國青少年校外教育藝術骨幹教師培訓,並被評為優秀學員;同年,還進行了龍巖市國小語文新課程培訓學習;參加了龍巖市中國小英語教學銜接交流研討會;次年,積極參加了在廈門舉辦的全國第十屆深化國小數學教學改革觀摩交流會;龍巖市國小音樂新教材培訓;在20xx年5月22日至5月31日參加了福建省農村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工程國小數學學科骨幹教師省級培訓;積極參加龍巖市國小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的學習。在生活中,鄭春娣老師身為一個警嫂,丈夫工作任務繁重,通宵達旦的加班是家常便飯,根本無暇顧及上老下小,即便如此,在工作期間,她依然不但能勇於挑戰自己,在各方面不斷進取,而且始終做到既教書又育人,經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學生做人要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為人正直,待人要寬厚,做事要有責任心;在學習上要積極進取,在生活上要勤勞節儉;經常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集體,做一個對祖國對社會真正有用的健康型人才。為國家培養優秀人才打好了堅實的基礎,在教育事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認真教學,潛心教研。

作為一名教師,鄭春娣能不斷地刻苦鑽研業務,認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課程標準,注重多方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學習習慣,對工作講求實效,對學生因材施教。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堅持閱讀《國小語文教師》、《國小教研論壇》、《優秀論文集》等書籍。備課時,精心設計環節,努力鑽研教材,上網查閱資料,了解學生特點,做了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資源,結合課堂實際運用課件配合教學,向40分鐘課堂要質量。課堂上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做好學生的學習合作夥伴,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在教育學生上,她很注重培優扶差的工作,對於特殊生,總是給予特殊的照顧,在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大力的表揚;課後經常找他們談心、交朋友,樹立起他們的信心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抓好學生的小組學習活動,選拔優秀的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一起進步,所教學科的成績在鄉統考中也名列前茅。

教研活動是載體,課改教研是先導。在這方面,她積極觀看各種教學觀摩課和報告會,不斷充實自己,借鑑優秀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近年來,她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公開課教學,教學技能不斷提高,所執教的國小數學課《三角形的內角和》、國小英語課《Clothes(1) Lesson 13》、國小音樂課《我是少年阿凡提》等均受到了同行和領導的高度贊評。另外,她作為教導主任積極組織本校各學科教研組長,認真開展集體備課、公開課及課後評課的工作,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把各種教學觀摩課和報告會的先進理念在科組中交流學習,認真組織教師們參加各項比賽活動,在領導的支持和各位同事的努力下,形成了大家齊心協力抓好教學的好勢頭,無論是教學工作還是其他事務,均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特別是蘇鑽、黃桂芳、蘇淳良等三位教師先後在參加縣優質課競賽中均獲得一等獎,這些教師也很快成為我鄉教育隊伍中的骨幹力量。

俗話說:在其位、務其職、思其政。作為教導主任,她能時刻要求自己做到正確定位,努力做好校長的助手, “上情下達”,“下情上曉”,起到了橋樑溝通作用。在工作中,能以求真務實的態度,顧全大局,融合群體,在校長的指導下,制訂好學校教學工作計畫,並組織實施,使工作更有計畫性、針對性、實效性,並注意總結教育教學方面的經驗,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運作正常。

三、關愛學生,無私忘我。

要讓學生成材,身心健康成長,就必須關心愛護他們,做他們的知心人,鄭春娣老師把“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曉之以理、持之以恆”作為關心學生的座右銘。她班上農村進城務工、父母離異家庭的孩子有四五個,在她的細緻、耐心地工作下,他們都能自強、愉快地在和諧的班級大家庭中生活、學習。還有一些“留守孩”由於遠離父母、遠離親情,對他們的健康成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有的外出打工的父母半月或一個月給家中打一次電話,有的半年聯繫一次,相當多的外出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來,單純認為給孩子吃飽、穿暖、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就可以了,而忽視與孩子的心理溝通與交流,導致孩子對父母很陌生,親情關係出現了障礙,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也發生了不良的改變。為此,她給學生分組,利用多種方法進行交流,匯報他們在校的情況。她心中始終記著這樣一句話:做學生生活中的母親,錯誤中的大夫,交往中的摯友。短暫的時光里,她不但取得了家長的放心,學生也更有了學習的動力。另外,還積極組織開展讀書活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文娛表演等形式的主題隊會,展示學生各方面的才能,發展個性,豐富了學生的精神生活,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20xx年,為了班上節目的排練,放棄周末的休息時間,帶著年幼的女兒到學校組織排練,結果女兒摔破了頭縫了四針。作為一名老師她能在其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為祖國培養人才作出了重要貢獻。此外,鄭春娣老師還能運用自己的特長,充分利用節假日時間參加各級各類文化藝術活動,如每年春節前在縣委宣傳部派遣下,隨本縣的書法界人士,在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王子“振成樓”進行文化下鄉送春聯活動,同時還積極參與大型歌舞劇《土樓神韻》的山歌錄製工作,為永定縣的文化事業作出了不少貢獻。

第二篇:國小優秀教師先進事跡材料

參加工作幾十年來,她一直以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已,堅持以校為家、任勞任怨、樂於奉獻。她把教育事業看得比自已的生命還重要,她就是XX中心校xx國小數學教師岳xx。

一、愛崗敬業,以身作則

她自1985年參加工作以來,時常說的一句話:“您的孩子,我的學生,你親我更愛”。多年來,她一直擔任數學教學,無論優等生還是學困生,岳老師都儘自已最大的努力去栽培他們,用愛心去感染他們。尤其是學困生,她從來沒有因為學生學習成績落後,而歧視他們、挖苦他們,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對他們關愛有加,使他們感受到老師關愛、真誠。

岳老師是個責任心頗強的人。她每做一件事要么就把它做好,要么就不做,是個極其執著的人。為了幫助班裡的後進生使其進步。岳老師不怕麻煩,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單獨“開小灶”,甚至把學生帶到家裡,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耐心細緻地為學生講解,學生每做對一道題,聽懂一個概念,她臉上像綻開的花朵一樣笑得那么燦爛。“你真行,你真棒!”或者擁抱一下,作為對學生的獎勵,還把家裡好吃的拿出來作為物質獎勵。學生每每嘴裡吃著香香的,面面相覷,而後嫣然一笑,靦腆地說:“謝謝老師!”天晚了,岳老師親自把學生送回家,回到家裡,往往一大堆家務活忙得她不可開交,常常遭到家裡人埋怨,每次聽到這些埋怨聲,岳老師只是一笑了之。

岳老師做事很講原則。她經常教育學生要講衛生,勤洗澡,勤換洗衣服,要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雖然她不是班主任,但時時刻刻做著班主任的工作。她只要腳踏進校門,就開始忙碌著,首先辦公室是她必掃的地方,而後到教室巡視,由於學生缺乏鍛鍊,不會掃地。岳老師與學生一起掃地,邊掃邊講掃地的方法。只要看到地上有紙。從來不指派學生撿紙,親自彎下腰撿起來扔到垃圾桶里,用自己無聲的行動影響著學生,學生在她的帶動下,教室里經常乾淨。桌椅擺放得整齊,學生的衣著整齊潔淨。她走到哪裡,哪裡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老師們感概地說:“與岳老師在一起,簡直是一種愜意!”

正是因為她愛崗敬業,愛生如子,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帶動著全校的師生。“不以善小而不為”作為她的座右銘,時刻鼓勵著她,鞭策著她。

二、積極進取,追求創新

隨著時代發展,現代教育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育實踐證明,只有“有心”加“有腦”勤於學習,掌握科學方法,不斷向同行學習,她利用一切機會向別人學習,教學中,她寓教於樂,大膽創新,有效地喚醒學生創新意識,在課內外通過為課文添枝加葉來激發學生的想像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在樂中學,做中學,玩中學。雖然岳老師年齡偏高,但她從不甘心落後。在教學教法上,她打破傳統式的呆板模式,不斷探索改進新的教法,時常與年輕教師商討教學方法,研討教學思路,聽評課是她的家常便飯。有時因為一道題的不同做法,她與老師們爭論不休。由於她勤奮工作,勇於創新,多次榮獲“縣先進、三八紅旗手、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三、仁孝兩全,安家治教

中國自古以來崇尚孝道,“百善孝為先”。岳老師上有八十高齡身患多病的老母親,下有未成年的孩子。岳老師一邊上課,一邊照顧母親,一邊料理家務,一邊輔導學困生,老母親是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呀!多次含著淚勸她請假休息,她笑著對母親說:“要是那些孩子是我,您願意讓老師耽誤我的課程嗎?”

由於家裡的地板磚滑,上班臨走時常常囑咐母親別來回走動,放學一上樓,進門就喊娘,母親一答應,她心石就立刻落地,一旦沒有聽到母親的回應,她馬上臉色突變,心跳加速,拔腿就往臥室跑,看到母親熟睡,安然無恙,她長長地吁了一口氣,癱坐在沙發上,總要大休息一陣子才能緩過神來。每頓吃飯,她總是把飯盛好端到母親跟前,看著母親吃完,她才去吃。晚上,給母親擦洗之後,讓母親躺下,她才能歇一會。看著女兒一天天地消瘦下去,母親於心不忍,時常勸她:“別管我了,反正我這么大歲數了,別把你拖垮了,你還得上課呀!莊稼耽誤是一季,可孩子們一耽誤就是一輩子呀!你還是管孩子們吧!”母親的話語感動得她摟著母親的脖子久久不鬆手。也正是因為母親的鼓勵與支持,更加堅定了她傾注於教育事業的決心。

四、勇斗病魔,無悔奉獻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由於她一向好強,工作執著。20xx年10月的一天,上午第二節課,她感到呼吸特別困難,以為是累了,就沒有在意,繼續給學生上課,上完課回到家,就一頭栽到沙發上。由於體力透支,終於暈倒了。送到醫院檢查確診是心臟病,醫生要求他住院,她就是放不下學生,不想住院治療。立即反駁:“我不能住院,說啥也不能住院。”醫生問她什麼原因,她支吾不說,醫生看她病情確實嚴重,不住院治療會有生命危險,在醫生的再三追問下,她說出了實情:“我不能住院,明年孩子們就要畢業,我不能耽誤孩子們的課程。我住院可以,但明年孩子們考不上中學,我心裡能安生嗎?學生不怨我,我也無地自容啊!醫生您給我開點藥,回家我按時吃藥就行!”醫生無奈,只好開些藥讓她回家,但醫生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注意休息,不可過度勞累。她雖然嘴上答應著,可一回來,就一頭扎進班裡為學生上課。沒過幾天,她又被送進醫院,這次不住院是不行了,醫生要求手術。術後沒幾天,她就拖著虛弱的身體又登上了三尺講台,這次,她面容憔悴,氣喘吁吁沒說幾句話,豆大的汗珠從面頰上滾落下來。學生實在看不下去了,不約而同地圍攏過來扶她坐下,滿含熱淚哭訴著:“老師,求求您了,趕快回醫院吧,行嗎?您放心,我們不搗亂。我們會好好學習,決不辜負您的期望,明年我們一定考上一所好的中學......”岳老師微微睜開眼睛,從衣兜里掏出藥,服下後,稍微緩了緩,強打笑臉,有氣無力地說:“我沒事,歇一會就好了!”休息片刻,繼續給學生上課。這節課,學生們個個聽得很入神。

“好人不一定有好報”,“禍不單行”之類的俗話好像就是針對岳老師而言的。此波未平,彼浪又起。誰知心臟病還未痊癒,又節外生枝。20xx年9月又查出身患癌症,已到中晚期。必須立即住院手術,此時,她不知所措,一下子驚呆了,徹底跨了,思想麻木了,學校領導和師生都抽泣地再次懇求她:“你必須住院接受治療,學校不能沒有你,孩子們不能沒有你啊!”大家的話語鼓起了她生存的勇氣。她堅強地說:“你們放心,我堅決治療,因為我還有那么多學生等我上課呢!”來到醫院,她緊緊地握住醫生的手,用期待的目光看著著醫生,潸然淚下,泣不成聲:”醫生,拜託您了,救救我,我不能死,因為老母親需要我,孩子們更需要我啊!我不能沒有生....”醫生被她的誠心和孝心所感動,滿含熱淚地說:“你放心,絕對放心。我們一定會竭盡全力的!”在場的人們無不以袖拭淚。之後,她為了工作、為了學生,一邊治療一邊上課。特別是化療之後的痛苦,是常人難以忍受得了的,何況一個身體虛弱的病人呢?但岳老師咬著牙以頑強的毅力一次次與病魔做著抗爭。她的精神能不感動每一位老師?能不感染每一個學生嗎?全校師生為她捐款。當她看到這一切,淚如雨下,激動地說:“只要我能站起來,我就不離開這三尺講台,不離開學生一步。”

岳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執著、頑強、無悔奉獻的極其平凡的教師!

第三篇:國小優秀教師先進事跡材料

她是一名優秀的鄉村青年教師。自20xx年參加工作以來,愛崗敬業,紮實工作,積極投身教學改革,勇於探索實踐,先後被評為臨朐縣骨幹教師,國小語文教學能手,五井鎮優秀教師,五井鎮優秀班主任,師德標兵,標桿教師。樸素大方,和藹可親,這是學生眼中的高老師——溫和嫻靜。勤奮工作,助人為樂,這是領導與同事眼中的高老師——嚴謹謙恭。六年來,她的腳印落在了五井鎮的山山水水,她的愛心灑滿了村子裡的角角落落。提起她,學生與家長們都會豎起大拇指。

紮根鄉村,愛心滋潤每一名學生

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是高老師從小的夢想。大學畢業後,為了家鄉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她不顧家人反對,毅然選擇了離家五十里外的鄉村國小。雖然條件艱苦,但是高老師不怕苦,不怕累,克服一切困難,紮根鄉村教學。孩子們都喜歡上她的語文課,因為高老師就像媽媽一樣關心他們。

在高老師的抽屜里,專門放有紅糖,姜,創可貼,酒精等。班裡有學生肚子疼,她就會遞上一杯熱氣騰騰的薑糖水。有學生不小心受傷了,她會及時處理。

有個名叫李珍的學生髮高燒,打不通家長電話,高老師就背著她去醫院,路上需要爬一個很大很長的坡,高老師身材嬌小,累了就脫下外套,鋪在石頭上,讓李珍坐下休息一下,一路顛簸,終於到達醫院。家長趕來,一邊握著高老師的手一邊說:“謝謝,謝謝老師,李珍這娃能遇上您這么一位好老師,真是有福啊!”

每天天不亮,農村家長就去地里幹活,很多學生早上吃不好,中午又吃些速食麵,火腿腸。高老師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一定要跟上營養。於是,高老師經常多炒些菜,熬些粥,端到教室給學生提供免費的營養餐。

多次家訪,搭建學生成才之路

從第一次家長會之後,高老師就開始家訪,六年來,風雨無阻,有時在下班後,有時在周末。她朝氣蓬勃,不辭勞苦,家長們都很讚賞她。大家感激她,留她吃飯或是送些土特產。她總是婉言拒絕,還幽默地說:“我要向紅軍那樣,不拿民眾一針一線。”

在一次家訪中,天空下著雨,家訪長達兩個小時。因天色已黑,在泥濘的小路上,高老師不慎從電動車上摔下來,嚴重受傷,膝蓋一直出血,衣服也被石頭劃破了,她強忍傷痛回到了家。母親心疼地說:“我的孩子啊,你真傻,難道為了家訪你不要命了嗎?”第二天高老師一瘸一顛的來到了學校,領導和同事都勸她休息。高老師說:“今天周五,我堅持一天,明天就可以休息了。周五的課很重要,周末的作業還沒布置,我不放心。”

至今高老師的雙膝上還留有傷疤,下雨陰天時,膝蓋仍隱隱作痛。通過家訪,她和家長共同制定目標,許多孩子進步較大。

深入研究,打造高效趣味課堂

課堂上她耐心指導,農村孩子國語不標準,她總是一句句教學生講好國語。

她還擅於通過遊戲、比賽、表演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此外,高老師不斷鑽研、總結,創新。她大膽改革,進行了“七彩童年,快樂作文”的探究。帶領學生觀賞奇石,觀察野菊花,放生金魚,放飛風箏,種蔬菜,包水餃等,不斷挖掘寫作素材,目前,學生們編寫了《可愛的家鄉》《我們班的大頭蘭》《放飛童年》《七彩石》等五十本刊物。

學生在濰坊市教科院組織的“新華畫報杯”作文大賽中,成績突出,獲獎人數高達三十人,其中一等獎人數居多。

傳遞真情,改變特殊群體學生

作為一名班主任,關心特殊學生的成長。她自己省吃儉用,資助了多名貧困生完成學業。

小濤是一個貧困生,父母長年生病,因缺乏營養,面黃肌瘦,高老師經常給予他物質幫助和精神關懷。這個孩子進步很快,他在作文中寫道:“老師,那一次我回答對了問題,您表揚了我並摸了摸我的頭,那一刻我幸福極了。謝謝您送我的新衣服和課外書,您的教誨之恩,我終生難忘!”如今這個學生已考入北京大學。逢年過節,高老師總能收到他寄來的賀卡。

欣兒因小時候發燒智力受到影響,一開始上課搗亂,不講衛生,下課就隨便拿東西,從不寫作業。在高老師的幫助下,她變得有禮貌了,遇到老師會熱情問一聲,老師好。六一兒童節全班同學都上台表演節目,包括欣兒。台上的她順利的完成了任務,露出了甜甜的笑容。高老師說:“當我看到她大聲喊著,老師,俺會寫作業了,我感動得哭了。”

無私奉獻,鑄造不朽師魂

她是一個稱職的老師,卻不是一個稱職的女兒。工作起來就忽視了父母。父母年勢已高,父親高血壓,母親糖尿病。有一次,父親車禍住院,粉碎性骨折,由母親照料。高老師本想請幾天假,父親硬是不同意,說:“我們只是一個家庭,你若不好好上課,耽誤的可就是幾百個家庭,千萬不可誤人子弟啊!”面對白髮蒼蒼的老人,她內心滿是歉意,覺得虧欠父母的實在是太多了,而且難以彌補。對家庭,她只有愧疚。但是當她想到還有幾百個學生在等著她,只有含淚踏上工作之路。

20xx年,學校因缺乏音樂老師,高老師在擔任語文教學的同時,還擔任了4個班的音樂教學,平均每天5節課。工作起來,半天也顧不上喝水。六一前夕,給學生排練節目,高老師的嗓子啞了,一直持續啞了兩個多月。高老師白天堅持上課,晚上回家打針,臉色蒼白,筋疲力盡,她咬牙堅持,直到放暑假才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她咽炎嚴重,需要醫學專用後用工具把咽喉部位的膿皰打掉。如果拖延下去,可能聲帶毀壞,到時嗓音永遠嘶啞。她害怕極了,大學時,她曾是班裡的主持人,她的嗓音悅耳動聽,被同學們稱之為百靈鳥。工作一年後,她的聲音的確變得渾厚了。她懇求醫生給她好好治療,她哀求著說:“我是一名老師,我的嗓子不能壞,我還要給學生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