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活雷鋒事跡材料

雷鋒叔叔的精神鼓舞了兩三代的人,雷鋒叔叔做好事不留名,我們身邊也存在著這樣的活雷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事跡材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身邊的活雷鋒事跡材料一:

1月15日上午,玉田城內無終大街供銷大廈十字路口來往車輛、民眾如織。正在這時,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在步行過馬路走到斑馬線正中間時,突然昏倒在地不省人事,這一突發情況被正在此執勤的縣交警大隊一中隊輔警姚遠、徐兆義發現,兩人馬上跑到摔倒老人身邊,但見這位老人雙目緊閉,鼻腔流水,不能言語且有抽搐跡象。

對此,掌握急救知識的兩人在掏手絹為老人擦去鼻涕口水後,一面急電向大隊122指揮中心報告,打電話聯繫120救護車,一面指揮疏導過往車輛,嚴防發生事故確保老人安全。不多時,救護車趕到,二人在向醫生簡要敘述老人摔倒經過後協助醫務人員將老人抬進救護車內。16日獲知,因搶救及時,老人已病癒出院。

身邊的活雷鋒事跡材料二:

1月24日凌晨4點左右,丰南出租汽車公司計程車司機麼學強駕駛計程車,在丰南侉莊子村拉乘一位女乘客去南湖。途中,該女乘客聲稱自己不想活了,麼學強感覺其情緒不對,怕她有輕生的念頭,始終與其保持談話交流,試圖緩解她激動的情緒。到達南湖龍泉寺附近,該女乘客堅持要求下車,麼學強勸說無果。

該女乘客下車後,他立即通過對講機與其他計程車聯繫,說明具體情況及位置。很快就有三輛計程車及時趕到龍泉寺附近,與麼學強一起尋找該名女乘客。

在龍泉寺附近的湖邊,他們聽到呼救聲,麼學強來不及思考,縱身跳入湖中奮力搶救,終將該女子救上了岸。同時,他們還及時撥打了120救護車,也想辦法聯繫了女乘客的家人。目前,該女乘客在丰南中醫院就醫,身體狀況穩定,已無生命危險。

身邊的活雷鋒事跡材料三:

潘xx ,男,漢族,出生於1980年5月,中共黨員。稷山縣學雷鋒志願者服務隊組織、創建人之一。現為學雷鋒服務隊副隊長。稷山縣金鑰匙鎖具綜合修理部經理。

高爾基曾經說過: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才能發展的更快,對社會就越有益,而潘xx就是這樣一個人,把立足於本職崗位,學雷鋒做好事作為鍛鍊自我與發展自我的舞台。堅持學雷鋒做好事十年有餘,從不間斷。時刻用高標準、嚴要求來約束自已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

1999年3月,19歲的潘xx跟隨姑父宋薛宣到北京市大興區學徒,從事修理鎖具這個特殊的行業。由於姑父宋薛宣是復員軍人,北京大興當地學雷鋒服務隊的標兵帶頭人,北京市學雷鋒先進人物,經常學雷鋒做好事,三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老宋平時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深深影響並感動著小潘的心靈。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老宋經常這樣告訴xx:要想做事,先學做人。正人先正已。並且要求xx要把這句話記在心裡,當作人生的座右銘

1999年6月經老宋推薦,潘xx正式加入到了北京市大興區學雷鋒志願者服隊。用小潘的話說這也是他人生一個新的開始。從加入到學雷鋒服務隊的那天起,潘xx每逢節假日都要跟隨學雷鋒服務隊一起下社區,部隊,農村,學校為民眾義務服務,民眾直接受益數十萬元。受到當地民眾的一致好評。“中國雷鋒”孫茂芳。雷鋒生前最親密戰友喬安山,曾多次來到服務隊做報告與隊員一起參加學雷鋒做好事活動。每當看著這么多身邊的“活雷鋒”與自已在一起,潘xx心裡都很自豪。慶幸自已是學雷鋒服務隊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

20xx年由於工作的需要,潘xx離開北京回到稷山,繼續從事修鎖,配鑰匙工作。同時不忘姑父宋薛宣平時的教誨與臨走時的囑託。把雷鋒精神也帶回到了家鄉稷山。在稷山工作當中,潘xx產生了在稷山縣成立學雷鋒小組,開展學雷鋒活動的想法。此事得到共青團稷山縣委王亞洲書記,縣個體勞動者協會及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於08年3月在各方的努力和支持下由修鎖配鑰匙的潘xx,個體鎖匠任鮮春,理髮師席便英,個體戶老闆寧仁凱,修車師傅黃維剛、吳志忠等人組成的學雷鋒志願者服務小組成立了。共青團稷山縣委命名潘xx的修鎖服務攤點為“學雷鋒志願者服務崗”,並為其頒發了“青年志願者”徽章。潘xx在自已的修鎖攤位上豎起了學雷鋒標誌,半費或免費為殘疾人、老年人等弱勢群體服務。從此一面鮮艷的“學雷鋒小組”大旗在后稷大地高高飄揚。稷山縣市民楊某給予潘xx這樣的評價:現在倡導和諧社會,潘xx就是我們身邊的‘和諧使者’,潘xx真是好樣的。

一花引來百花艷,潘xx帶領學雷鋒小組通過開展“學雷鋒,樹新風,促和諧”活動,不僅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而且使學雷鋒小組的隊伍不斷壯大。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潘xx為弘揚雷鋒精神,從不拘泥於做一件兩件好事,而是堅持經常做好事,助人為樂樹新風。

潘xx在平時的修鎖,配鑰匙服務中,只要看見對方是老年人,殘疾人就主動收半價或分文不收。而且經常主動上門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免費服務……真心實意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幫助,不僅贏得了受助者的感激,而且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年近九十多歲的老八路,退休老幹部張樂三由於年事已高,行動不便,潘xx得知這個情況後,經常上門為其免費服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張樂三深受感動親自派人把一面寫著“助人為樂活雷鋒”的錦旗送到為他經常提供服務的潘xx攤位上,以表達感激之情。運城日報就此事還進行專門報導。

20xx年5月12號正在修鎖的潘xx,在電視新聞中得知我國四川省汶川地區發生了8.0級特大地震,死傷慘重,急需救援。聽到這個令人震驚和悲痛的訊息,潘xx的心在顫抖在哭泣。在第一時間向上級請戰要求親赴汶川,參加救援。做一些自已力所能及的事情。事後由於種種原因,汶川之行未能成行。汶川沒有去成。小潘沒有放棄,後來通過民政部門向災區捐了款。他以自已的實際行動見證和捍衛了自已的誓言。

20xx年6月稷山縣勞動局為了解決就業壓力,讓創業青年在創業當中少走彎路,解決遇到的創業難題,同時也為了鼓勵更多的青年更好的創業,特舉辦了SIYB青年創業培訓班,潘xx帶領服務隊隊員一行八人,參加了第62屆SIYB青年創業培訓。八名隊員全部以優異的成績的結業,事後參加學習的隊員紛紛表示參加創業培訓,所學的內容通俗易懂,非常實用,為今後的創業之路鋪平了道路,掃除了障礙。非常好。這八名隊員到目前為止,已有六人運用參加創業培訓所學的知識實現了成功創業。正在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大踏步前進著。

20xx年全國助殘日的當天潘xx,為了更好的弘揚雷鋒精神也為了更好的發展隊伍,經過協商特將學雷鋒小組正式更名為稷山縣學雷鋒志願者服務隊。同時為了表達對殘疾朋友的關心,關愛。讓所有到自已店鋪的殘疾朋友有進店如進家的感覺,特在自已的店鋪門前掛起一個名為:“稷山縣學雷鋒志願者服務隊殘疾人之家”,“學雷鋒志願者為民服務活動中心”的金字招牌。掛牌的當天下午,稷山縣殘疾青年史永鑫就來到潘xx的修鎖門店。找到潘xx說,自已雖然身體殘疾,但非常想要加入學雷鋒服務隊,加上自已本身是一名中西醫結合醫師,如果可以加入到學雷鋒服務隊的話,我完全可以做到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健康義診,諮詢服務。看著史永鑫真誠的目光,便讓其寫一份申請書交給自已。最後經過考察,正式吸收史永鑫為學雷鋒服務隊的一員,從加入到學雷鋒服務隊至今史永鑫,不管在何種場合,任何時候都能以一名雷鋒精神傳承人的身份嚴格要求,任勞任怨,雖然身體殘疾但從不叫苦叫累。為所有隊員做出了榜樣。成立學雷鋒殘疾人之家和為民服務活動中心的事情,運城電視台“第一時間”節目專門以新聞形式進行了報導。“中國社會報”在頭版頭條以圖片文字形式進行了廣泛宣傳。受到社會好評。

20xx年對潘xx來說是特殊的一年,因為這一年潘xx有了一個新的身份:中國共產黨黨員。能夠被黨組織吸收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對於小潘來說是其人生又一個新的起點,一個新的開始。從黨旗下宣誓的那個時刻起,潘xx暗暗起誓一定要把學雷鋒的大旗扛下去,一定要讓雷鋒精神在自已手中傳承下去。接過雷鋒手中的槍,做雷鋒的接班人,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20xx年4月18日,剛吃完中午飯的潘xx,按照平時的習慣打開電腦。當瀏覽到稷山貼吧頁面時,看到這樣一個尋人貼子:湖北武漢的復員軍人蔡中敏,尋找他失去聯繫,近四十年的南海艦隊原161艦報務班稷山籍老戰友陳正平,看到這個貼子小潘的心裡動了一下。想起在翟店鎮的自已家中有一本稷山縣的電話薄,想到是不是可以通過這個幫著查一下,看有沒有這個貼子裡提到的稷山人陳正平,說乾就乾小潘立馬搭乘公車,回到離縣城30里路的翟店鎮西位村的家中,翻開電話薄一一對照名字仔細查找,最後確實找到了稷山縣人陳正平,這讓小潘很是興奮,立馬打長途電話與遠在湖北武漢的蔡中敏取得了聯繫,讓蔡打電話試著聯繫一下對方,看是不是其要找的戰友,最後經過仔細辨認,多次聯繫。令人高興的是小潘查找到的人正是蔡中敏要找的失去聯繫近四十年的老戰友。後業通過陳正平又找到了他們的另外一名河津籍戰友高青龍。老戰友之間最後通過電話正式取得了聯繫,決定在合適的時候見面。並且表示說有機會一定當面感謝潘xx的幫忙,感謝潘xx這樣的好心人,活雷鋒,圓了他們老戰友之間近四十年的一個相聚夢。

在學雷鋒的道路上,這樣的大事小事小潘做的還有很多。但小潘從不對外宣揚,也從不張揚。始終以一個平常之心對待這些事情。

20xx年成立之初的學雷鋒小組,在潘xx的不斷努力和追求下,已發展壯大成為如今的學雷鋒志願者服務隊,隊伍已由當初的幾個擴展為幾十人。現在不但有了屬於自已的學雷鋒服務隊網站,還申請了稷山志願者貼吧吧主一職和218571157稷山縣學雷鋒服務隊QQ群。

20xx年以來,潘xx累計做好事20xx余件,傳承了雷鋒精神,播種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種子,受到全社會的普遍讚譽。不愧為時代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