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作文:元旦的由來

【範例1】

一年一度快樂的元旦又要到來了,大家都很開心。但是大家知道元旦的由來嗎?

從前,在一個風景如畫,山清水秀的小村莊裡,生活著一群小動物和一群從外地來的人。奇怪的是這裡的小動物都和人一樣有感情,但都不會掉淚。大家生活的其樂融融。

有一戶人家養著一隻狗和一隻貓,狗叫元元,貓叫旦旦。元元的膽子特別大,連狼也畏它三分;而旦旦卻膽子很小,見了一個稍大些的老鼠就抱頭“鼠”竄。它們兩個原本應該是“冤家”卻成了好朋友。

有一戶人家養著一隻狗和一隻貓,狗叫元元,貓叫旦旦。元元的膽子特別大,連狼也畏它三分;而旦旦卻膽子很小,見了一個稍大些的老鼠就抱頭“鼠”竄。它們兩個原本應該是“冤家”卻成了好朋友。

有一天,元元和旦旦一起在山坡上玩耍,正當它們玩到興頭上時,

卻被一隻狼給盯上了,而它們卻毫無察覺。這條狼在草叢裡虎視眈眈的看著它們,口水只落三千尺,看起來有好幾天沒吃東西了,但轉念一想:我認識那隻狗,一隻狼肯定打不過它,還是叫些兄弟吧!想罷便離開了。不一會兒就叫了一大群狼,全是被元元打傷過的,準備報仇。

狼一衝出來就被元元察覺到了,對旦旦大喊:“旦旦,快跑,狼來了!去叫村莊裡的人來幫忙!”旦旦一聽到元元說的話腿立刻就軟了,元元挺身而出,擋在旦旦前面與狼搏鬥起來。元元雖然厲害,但由於寡不敵眾被撲倒在地。旦旦不知哪來的勇氣,把壓在元元身上的狼撞倒在地。然後衝下山坡,去叫村裡的人幫忙。

等“救兵”來到時,元元已經死了。旦旦見此,流下了眼淚。從此不吃不喝,不久就去陪元元了。人們見此,不由感嘆:“我們人類有時會為一些利益而放棄友誼,而它們卻把友誼放在了第一位!”

那天正好是一月一日,人們為了紀念它們,把那天定為了元旦。

這就是元旦的由來,大家記住了嗎?

【範例2】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的詩中。南北朝時,南朝蕭子云的《介雅》詩中也有“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的記載。 中國最早稱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從哪日算起,在漢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不一致。

夏朝的夏曆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曆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從漢武帝起,才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曆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這是夏曆,亦即農曆或陰曆,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曆(實際使用是1912年),並規定陽曆(公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叫“元旦”。 今天所說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並將公曆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改為“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