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作文:故鄉的山

想起故鄉,那如畫的詩篇,樸素的山,久久映在我心中。小編收集了故鄉的山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故鄉的山

我很喜歡我的家鄉,特別是喜歡那裡的一座無名山。山上的花開萬紫千紅,百花齊放,小草樹木綠樹成蔭。

山的西邊,有一條小溪。小溪日日滴滴答答的向東流著,時不時的發出清脆的流水聲,那聲音就如鋼琴奏出來的一樣,聽了讓人覺得寂靜而又優美,給山添了不少情趣。溪里清澈見底,輕的讓人看的見水裡的沙石,一顆顆小石頭就像一張張可愛的笑臉,微笑著說:“這裡的風景真美。”

山的南邊,有一片樹。近看這些樹,每棵樹都像是一位為士兵,筆直筆直的,像是一位位戰士守衛著山的南邊。而遠看這些樹就像是一小片綠色的海洋,看了讓人神清氣爽。每當早晨的時候,這裡的空氣特別清晰,有時,還有小鳥的叫聲,可以到那裡散散步。

山的東邊,有許多棵果樹。每當這些果樹上的果子成熟後,這裡就會瓜果飄香。而且,有的果子生長在靠地面比較近的樹枝上,你只要伸手就可以摘到了。一個個果實掛在樹上就像是五彩繽紛的燈籠一樣,像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山的北邊,長著一叢粉紅色的蝴蝶花。遠遠的看去,就像是一群粉紅色的蝴蝶一樣,美極了!走近一看,確實一叢美麗的小花。如果你認真的去看的話,你會發現這些笑話很多都躲在葉子下,你只要翻開細長的葉子,就會看見一叢又一叢的蝴蝶花。他們就像是一隻只害羞的小蝴蝶。

這就是我家鄉的山。雖然不是什麼名勝古蹟,但是,在我心目中它確實最美的。

第二篇:故鄉的山

我的家鄉被群山圍繞著。它是一個物產豐富、風景優美的地方。

在家鄉的東方是象鼻山、獅子山、尖山。山上蘊藏著許多的鐵礦石,據《礦志》記載,把山上所有的鐵礦石開採下來,煉成鐵,再鋪成鐵軌,可以繞地球赤道一圈之多。它們已有一千七百八十三年的開採史了。當年,張之洞把它做為漢陽煉鐵廠的原料基地,新中國成立後,它變成了武鋼人賴以生存的“糧倉”。如今山上的礦石越來越少,最後形成了亞洲第一大天坑,遠看,天坑像多層蛋糕,又像一層層的梯田。近看,三十七級採礦台階似年輪般環繞在腰間,吸引了許多中外遊客前來觀光。

家鄉的西邊是尖林山。春天,那裡百花盛開,粉紅的桃花好似天邊的一朵朵紅霞;銀杏樹的葉子從葉苞里冒出了頭,好似一把扇子,看,它正朝你擺手呢;夏天,樹木鬱鬱蔥蔥,株株撐起了綠色的太陽傘,走進去,好像到了天然空調室,暑氣頓消;秋天,桂花散發出濃濃的香味,好像要把人熏醉似的。火紅的楓葉好似熊熊的大火;冬天,松柏依然那么挺拔,那么翠綠,像是山林的守護神。

丁冬、丁冬、咦?是什麼聲音?喔,原來是山泉在唱歌,清澈的泉水從岩縫間湧出,匯成溪流,歡快地唱著歌兒奔流而下,我俯下身子,捧起甘洌的泉水喝個痛快,好涼啊!牙都冰痛了,然而,心卻享受香醇美酒。

家鄉的山好像溫情的母親一樣,無私地哺育著我們,我怎能不愛家鄉的山呢?

第三篇:故鄉的山

想起故鄉,那如畫的詩篇,樸素的山,久久映在我心中。

——題記

暑假,我回到了故鄉,一個山裡的小村莊。故鄉有山,卻不似張家界那般壯絕奇麗,峰陡山奇,也沒有高原那延綿千里的情懷。  故鄉的山不高,也不陡,但也不矮,不少,很常見,很普通。如疙瘩,長滿了大地的皮膚;如雲彩,布滿了整個天空;如大海的波濤,一波接一波,永不完絕。

故鄉的山,一座連一座,親密地依偎著,不知道哪裡是開端,哪裡是結束,只見那一起一伏,看不到結尾。這裡的山十分相似,沒有爸爸或爺爺的引導,我就找不著回老屋的路。山腳是一片又一片的竹子林,顏色碧綠,十分細膩,像姑娘的裙邊。竹林之上是些稀疏的松柏林,似墨染的現代畫,沒有規則,卻又似乎很有些意思。山頂上,露出一帶大塊大塊的岩石,好像堅硬的額頭,讓人心生敬畏。一陣風吹過,竹子一搖一擺,掀起了波瀾,還發出“沙沙”的聲音;松林也用那低沉的“嗚嗚”聲相應和,不知躲在哪裡的知了也來湊熱鬧,“吱——吱——”地叫著,聽著覺得滑稽。這裡夏天雨水多, 山頂上常常罩著厚厚的雲,有不少雲片被山掛住,就在山的額頭上左右衝突一陣,再從一個山坳處逃走。

所有的山都被一條河圍住了。下雨的時候水就會漲起來,急急的,看不到底;平時,那條河清清淺淺的,悠悠地往前流,不知道去了哪裡。在山裡轉悠得久了,我發現了河的奧秘,原來,山上有不少小溪流,有的隱在樹叢中,有的就裸呈在岩石上,有的從泉眼裡流出來,有的從石頭縫裡滲出來,水滴匯成細流,細流聚向小河。人們在河彎彎邊洗衣服,洗菜,灌溉農田更是少不了它。

山是那么敦厚,它卻用水的涓涓情懷滋養著故鄉的一切生靈。在故鄉,有我的爺爺奶奶,叔叔嬸嬸,姑姑姑丈,還有堂哥表哥。我的爸爸出生在這裡,從這裡走了出去,但是我們常常在寒暑假回到這裡。

爺爺極疼我。我在故鄉的日子很少,爺爺想方設法照顧我。爺爺瘦瘦小小的,臉色如故鄉的泥土一般,那一道道的皺紋就像山間的溪溝,而那手掌就像極了松樹皮;話很少,看著我時卻總是笑微微的。每天早晨我醒來,爺爺就不見了,等我吃過了奶奶煮的面,爺爺才回來。爺爺就添一大碗還熱在鍋里的面,那面熬得久了,都快成糊糊了,可爺爺一句也不多說,就“呼呼”地吃掉。過一會兒,爺爺又出去了。我到山上去玩,才看到爺爺擔著兩隻大木桶,在田裡忙活。我曾經試著去提爺爺擔滿水的木桶,才吃驚地發現,別說提起來了,推動它都有些困難呢。我才發現爺爺竟有那么大的力氣。我怔怔地想,是什麼給了爺爺力量?是這故鄉的大山?

我愛在山上與同鄉的朋友們玩耍。累了,就采幾片葉子鋪在樹蔭下的石頭上,或坐或臥;渴了,就采樹上的山棗,或者到山坡上的瓜地里摘個沒熟的西瓜,我是遠客,不會挨罵的。有時會揪一種紫色的小果子吃,酸甜酸甜的,味道很好。在山上,偶爾還能發現一些有趣的東西,比如一塊漂亮的石頭,或是一種像劍一樣的木棍,在朋友們眼中,都是極好玩的。這次,我回來,爺爺上山砍柴時,順帶砍了些竹子,給我做了一副弓箭,好玩極了。

在山間靜靜地走著,風習習吹過,我感到自己是山的一分子,我是樹木,是花草,是知了,是沙粒,是清泉。啊!故鄉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