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單元作文:石海遊記

一次次旅遊的經歷就像一朵朵美麗的花朵在我的記憶里浮現;一次次旅遊的經歷就像一顆顆明亮的珍珠在我的記憶里閃閃發光;一次次旅遊的經歷就像一條條五彩斑斕的魚在我的記憶里游來游去。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八年級下冊單元作文:石海遊記,歡迎閱讀。

篇一:石海遊記

一次次旅遊的經歷就像一朵朵美麗的花朵在我的記憶里浮現;一次次旅遊的經歷就像一顆顆明亮的珍珠在我的記憶里閃閃發光;一次次旅遊的經歷就像一條條五彩斑斕的魚在我的記憶里游來游去。下面我就給你們講其中我去興文游石海的經歷吧!

石海的石頭可真是奇麗無比!

有一處據說是火山噴發後的熔漿冷卻後形成的,名叫“波濤洶湧”,石浪起伏,真正像是向我們涌過來呢!

另有一處叫“群羊吃草”,雪白的羊群正在山坡上埋頭吃草,沒有牧羊人,而是一隻栩栩如生的牧羊犬機警地趴在旁邊,真是很有趣啊!

還有一處有兩尊石頭高高聳立,緊挨在一起,被稱為“夫妻峰”,又叫作“八戒求親”,因為左邊那尊石頭就像一個美麗的仙女,右邊那尊石頭就像豬八戒,還有兩隻大耳朵呢!

還有“金龜戲狗熊”、“生命支柱”、“七仙女”……還有神秘的僰人懸棺,僰人懸棺有非常久的歷史,大約有400~700年了。古代僰人與眾不同的習俗,他們拿木頭插在懸崖峭壁上,然後把棺材放在上面,永遠地紀念他們的先人。但是他們沒有現代化的機械設備,是怎樣把那么沉重的棺木放在那么險要的地方的?現代人有好幾種猜測,但是很有爭議呢。古代的人可真是聰明啊!

印象深刻的還有“大漏斗”和“天泉洞”。“大漏斗”就像一個天然的大漏斗,不過裡面全是草喔,據說水流進來,就從下面尖嘴的地方全流走了,漏斗沿有2.8公里呢,夠大吧?“天泉洞”里有五彩絢麗的石鐘乳、石柱和石筍,還有一個池子,面上好像有一層油似的,反射出五顏六色的光芒,很神奇!

不過洞裡的路可難走了,有時還非常黑暗,有人還故意發出怪叫,在洞裡久久地迴響,讓人毛骨悚然,後背發涼!

遊覽中,我不時地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祖國的山河真是太壯觀,太奇妙了!

篇二:石海遊記

八月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去興文石海旅遊。下午,到達地處川、滇、黔交接地帶的景區。第二天上午,開始了遊歷。遠望神奇石海,奇景薈萃,一片美妙無比的喀斯特地貌。沿著小徑,來到一處地表石林,這是石海迷蹤,在小雨朦朧中,石林小徑錯落,白霧縹緲。仿佛仙境一般。

石頭有的像劍一樣指向天空,有的像小山一般擋住前進的道路,有的如農夫耕地,有的如羊群下山。形態無數,無法一一形容。遊人在其中,稍不注意,往往會分不清方向,走不少回頭路。走出石海迷蹤,過夫妻峰,來到僰寨,高高的懸崖絕壁上還有幾具經歷幾百年風雨的僰人懸棺。僰人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在明代已經消失。高高的懸棺述說著當年的繁華。我通過十倍變焦的相機看清楚了木棍支撐的懸棺。當年,他們通過什麼方法放上去的?我想不明白,但為他們驕傲。

觀看了僰人懸棺,沿游道慢慢走,大口貪婪地呼吸帶著清香而且濕潤的空氣,好好地洗洗肺。很快來到了觀斗坪。這可是一個直徑幾百米高度幾百米的大漏斗,漏斗下部生長著茂密的植被,上部是陡峭的懸崖絕壁。整個漏鬥氣勢宏偉,展示了大自然的偉大。沿漏斗懸崖上的小道,轉一圈就到了天泉洞口。天泉洞是一個巨大的溶洞。洞內石筍,石鐘乳,形態不一,在燈光下流光異彩。地下河流水淙淙,兩岸石壁形態萬千。乘興坐上遊船,船工划動船漿,船在水中前行,向著遠處的光亮,一會就到了洞口。這真是一次神奇的遊程,既有溶洞探險,又看了巨大的漏斗。讓我大開眼界。

篇三:石海遊記

國慶大假期間,我看完大閱兵,寫完了作業,耍完了電腦,當然也吃夠了零食,媽媽帶我去興文石海玩。

興文那裡有許許多多的石頭。那些石頭精緻細膩,雖然擺放較亂但是絲毫不失美感。坐在石頭上,覺得這石頭光溜溜的,甚至有的可以當滑梯滑。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雨水的沖刷和風化,再加上那些以前來的人來在石頭上站立、行走而使石頭變得很滑的。那些石頭有的像小狗,有的像鳥兒,有的像雄鷹,還有的像一隻貓在捉一隻和它差不多大的老鼠。它們的可愛,讓人恨不得咬一口。我就咬了一塊石頭呢,我看見有個石頭像花生,就叫媽媽幫我照張照片。這照片上我正咬這這個“大花生”在笑。呸呸呸!這石頭還真難吃,我以後可不吃石頭了。

我沿著石頭往裡面爬。向後面一看——呀,國家級景點這名字還真不是蓋的,我竟然爬了這么遠還不到頭。我又接著爬。“蔡夢荷,走,我們去苗族寨!”媽媽在後面叫我了。我往後一看,哎呀,這起碼幾十米遠,要爬回去還不累死?哎呀,誰來救救我!

我只好慢慢地爬到邊上,然後再一點一點地往前挪動。突然我不小心頭載了下去,沒死人,但是撞起了包。“死不了人的!反正是死是活,先離開這兒再說。”我自言自語。“哎喲!”我這么一分神,又跌一個包,我爬起來接著走,我就跌跌撞撞地這樣走出了這片石海。

到了苗族寨,我一屁股就坐在涼亭的凳子上。就這么一下午都摔這么多包,那等我回去要摔多少個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