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作文我家鄉的中秋節

中秋佳節人團圓。以下是小編帶來的我家鄉的中秋節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秋高氣爽,氣爽秋高,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八月十五中秋節,我們全家都喜歡過中秋節,我爸,我媽,我姐,我哥,也全喜歡過中秋節,因為中秋節這天,我們全家人能在一起吃月餅。

今年中秋節,恰逢農曆八月十五,黃昏的傍晚,玉兔東升,皎潔的月亮正照耀著一輪圓月,天空中有幾朵潔白的雲彩飄蕩在雲朵中間,微風颯颯,徐徐的吹著小風,月光下的葡萄架上有幾串沉甸甸的葡萄正掛在葡萄架上,幾隻螢火蟲飛來飛去,飛去飛來,是那么有情調,這情調又是那么的迷人。

我和哥哥。我們倆站在院子中央,抬著頭,仰著脖子看那天上的月亮,我說:“看吶,這邊的月亮升起來了!”哥哥說:“看吶,那邊的月亮也升起來了!”這時,在院子裡的全家人,也包括爸爸,媽媽,姐姐,哥哥幾乎全都異口同聲的一起喊到:“看吶,東邊的月亮真的升起來了!”

好大好圓的月亮啊,它就像一輪明月,又像一輪圓月,正在升起來!

我們在院子裡高高興興的簡直就是高興,沒有人能說出這不是高興。人有悲歡離和,月有陰晴圓缺,此時此刻,正是全國各地的各族人民全家在一起團圓的好日子,讓我們一家高高舉起月餅,共同暢吃這一塊高興的月餅吧!

夜色已經很深了,深夜也漸漸的濃了,晧月當空,映著皎潔的月亮,我們全家人都流連忘返,懷著無比高興的心情,依然興致勃勃的在院子裡看著那輪明亮的月亮。

今年的中秋節,真是讓人難忘啊,但願明年的八月十五,還能這樣讓人難忘。

篇二:

客家人過中秋吃月餅、賞月等習俗與全國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稱八月節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圓月升起時,客家的人們早早便在庭院、樓台,或屋前的禾坪對著月亮升起的地方,擺出月餅、花生、柚子等果品,準備“敬月光”活動。

拜 過月後,一家大小在外面賞月、吃東西。賞月是大人們的事,小孩子一般不會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裡賞月,而是在皎潔的月色下追逐嬉戲,此時是他們的天堂。而吃東 西則是有些講究的。家長往往先讓大家吃這些祭過月神的祭品。在華夏祭祀文化中,有這樣的傳統,就是在神主享用後,祭者常常會把祭品分吃掉,這樣整個祭祀禮 儀結束。我們分吃過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賜福,一方面履行了傳統的祭祀文化。梅縣人的說法是,吃了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氣的,吃了會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餅這個傳統的、帶有普遍意義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食品,品種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義的。“像剖柚子叫‘殺柚’,帶有驅邪的意思在裡面。也有說剝柚子皮是‘剝鬼皮’,寄寓了驅邪消災的願望。”

客家地區的月餅,除普通月餅外,有“五仁月餅”,還有一種用糯米粉加糖壓製成大小不一的圓形糕。雖社會經濟不斷進步,但客家人始終繼承傳統飲食文化又在發展民間飲食文化,而中原遺風始終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