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長中的感動作文3篇

關於成長中的感動作文

成長的步履匆匆又匆匆,回首走過的日子,我曾收藏過多少生活中令人難以忘懷的點點滴滴,瑣瑣細細,我的內心無數次地感動著,我幼小的心靈一次次地震撼著,在一次次的感動中我也因此擁有了一份份實實在在的人生感悟,成長的歲月也因那種永恆的情結而顯得那么豐潤充實,那么流金溢彩。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她是一顆不起眼的小蠶豆。四年級的一節自然課,我們懷著新奇和興奮,接受了一項特殊的任務:種蠶豆。她幸運地從自然老師寬厚的大手中移居到了我稚嫩的小手中,從此,她擁有了新的天地。一個可愛的花盆,一把清香的泥土成了她舒適的新居。精心呵護她成了我生活的一大樂趣。每天下午放學回家,我都會那起小小噴水壺,迫不及待地跑向陽台,為她施肥、澆水,盼望著她早日吐出新苗。可日子一天天過去,她卻悄然無聲、毫無動靜。漸漸我失去了當初的熱情,甚至有一天竟忘了把她從陽台的花架上帶進屋。

當晚暴風雨來臨,呼嘯的狂風震撼著大地,傾盆大雨發出“噼啪”的巨響,一夜的暴風雨侵蝕了一切……直至第二天放學,我才猛然想起她——蠶豆。我心裡七上八下地懊惱著:完了!該死的暴風雨一定把蠶豆糟蹋了!望著路邊彎了腰的大樹、折斷了的野花,我一路狂奔回家。當我氣喘吁吁地來到陽台上時,卻意外地發現:儘管花盆已被風雨敲打得有點殘缺不全,泥土也傾翻了不少,可那顆小蠶豆卻依然穩穩地扎在泥土中,突然,我的目光定格了,我欣喜地看到有一株綠綠的小芽芽已破土而出。雖然她顯得那么柔弱,那么幼小,卻低低而有傲然地挺立在那裡,那株小小的綠意令那殘破的花盆也增色不少

。望著這株幼苗,感受著她堅韌不拔的生命芬芳,我的內心被一股強大的力量衝擊著,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深深地感動了!

是的,多么普通不起眼的一株蠶豆苗,她沒有花兒的百媚千嬌,沒有大樹的英姿颯爽,但卻樸實無華、生生不息。她頂著狂風,冒著暴雨,卻始終快樂地向上。的確,她很矮小,但她並不軟弱,她的內心有一種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鼓舞著她戰勝困難、拼搏向上。經過暴風雨的侵襲,嬌弱的花兒早已不堪一擊,威武的樹木早已壓彎了腰,而她對暴風雨的肆虐毫不畏懼,竟然敢於以其小小的生命與強大的風雨頑強地對抗。我被感動了,被她柔韌而堅強的氣質,平凡渺小卻有獨立的“人格”、樂觀向上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那一刻,我真想為這個小小的生命喝彩!

我想:生活中有多少感動伴隨著我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無論是一份大大的感動,抑或是一份小小的感動都會讓我們的人生色彩絢麗多姿、熠熠生輝,正如那株孱弱的蠶豆苗的那種頑強的生命力不得不讓你讚嘆,讓你感動。

感動——一股神奇的力量,一種永恆的情結。因為感動,生活中我們擷取收穫的是真、善、美。成長的歲月我們在感動中走過,在感動中成長!感動中走過的人生真的是美麗的!

關於成長中的感動作文二

每當我看到電視裡介紹的那些生活貧苦卻依然保持善良而真實的心面對一切磨難的人,就會被他們的精神深深的感動。此時,我才發現人們往往是在最困厄的環境中,才能發現自己,認識自己,從而鍛鍊自己,升華自己。在逆境中成長。

我們許多人都是在溫馨無憂的家庭中日復一日的茁壯成長,當我們遇到苦難的時候卻總是愛選擇逃避和退縮,不能勇于樂觀的面對克服挫折。而在磨難中,才最需要堅定不移的人格和樂觀向上的精神。一個四歲就死了父親,家境貧苦的小孩,因為愛讀書跟隨母親學習,在面對冬日的寒冷,卻依然頂著寒風借著積雪微弱的反光去讀書,當面對貧苦買不起紙筆,他沒有氣餒,用蘆柴棒在地上畫著寫字,他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最終成為眾人敬佩的著名文學家――歐陽修。他的文章為後人研讀,使後人明白了:逆境難不住有心人。也記住了孟軻的“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一本《潛水衣與蝴蝶》就讓記者博迪眨了20多萬次眼。一場大病導致年輕的他四肢癱瘓,全身的器官中唯一能動的只有左眼,所以就只能用左眼和助手溝通,他一個一個的把字母背給助手,然後由助手抄下來。助手要按順序把法語的字母讀出來,讓博迪選擇,當助手讀的字母正是正文中的字母時,博迪就會眨一下左眼,表示正確。經過幾個月的艱苦,終於完成了這不平凡的著作。在這樣的環境中,博迪只靠一隻眼就出了一本書,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人之所以沒有成功,並不是因為他們沒有智慧,而是因為他們沒有在逆境中克服困難的勇氣。

就像培根在《人生論》里說的那樣,一切幸福都並非沒有煩惱,而一切逆境也並非沒有希望,最美的刺繡是一明麗的花朵映襯於暗淡的背影,而絕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襯明麗的背影。惡劣的品質可以在幸福中暴露,最好的品質也正是在逆境中被顯示的。

所以處於逆境中,能夠戰勝絕望,要樂觀的看待環境中的一切磨難,在逆境中快樂成長,感受生命中啼哭的歡樂。

關於成長中的感動作文三

在成長的路上,一定會有讓我們喜怒哀樂的事情,當然,這也少不了感動。一個小小的舉動,一句真誠的祝福,一個甜蜜的微笑……雖然這些事情是那樣微不足道,但是這都會令我們非常感動。

記得有一次,學校準備要放學了,我就收拾好書包,把家裡的那條鑰匙拿出來。可是,我找透了書包,翻遍了抽屜里的東西,也沒有找到鑰匙。我急了:沒有鑰匙,我還怎么回家呀?我急的像瘋子一樣,把書包都翻亂了,那條鑰匙始終沒有出現。小紅見我在著急地尋找著什麼,就關心地問:“你在找什麼呢?要不要我幫你一起找?”我望望外面,天色已經不早了,就搖搖頭,說:“不,不用了,你看天色已經不早了,你也該回家了,只是一條鑰匙而已,我自己找找就行了。”“沒有鑰匙,那你不就回不了家了?還是我幫你找找看吧,我遲一點兒回家也沒有關係。“說完,她就開始幫我找那條和我捉迷藏的鑰匙。

她找得很認真,連一個角落都不放過,我也很努力地找著。在地上、桌子上、書包里都找過了,那條鑰匙好像跟我們作對似的,偏偏沒出現。小紅還是不放棄,她安慰我說:”沒事,我在找找看吧。“她又去找鑰匙了。過了一會兒,小紅高興地對我說:”找到了!“原來,它被夾在兩張桌子的中間,怪不得我沒看見它了。

她把鑰匙還了給我,並說:”以後有什麼困難可以找我,我會幫助你的。“聽了小紅的話,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雖然那件事像一粒沙子那樣渺小,但是它令我深受感動,難以忘卻。

那件事讓我懂得了: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盡力地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