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路上高三作文

每當陽光一陣暖過一陣,甚至有點熱時;每當雨水一陣透過一陣,甚至有點大時;每當新葉一陣綠過一陣,甚至有點翠時,梔子葉間便孕育出一苞苞白色的花骨朵。在我的成長路上,總有梔子花香瀰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關於成長路上的文章,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成長路上

翻開記憶的相冊,一張張照片仍舊活靈活現。其中有一張是我很小的時候學走路的時候照的。照片上媽媽牽著我的手,蹣跚地學走路。如果不是有這張照片,我早已不記得自己是怎么學會的走路,而在我成長的路上,使我感受最深的還是上下學方式的變化。

那是一個涼爽的秋天,涼風習習,我就要成為一名小學生。媽媽帶我來到陌生的學校,把我交給了老師。老師牽著我的手,把我帶進教室。從此我開始了艱苦的學習生活。老師像媽媽一樣,在生活上照顧我,在課堂上教給我知識,這也是我在成長的路上關鍵的一環。

記得國小低年級的時候,每天早上是爸爸媽媽騎車帶著我去學校,美國是車輪上的國家,我就是腳踏車輪上長大的孩子。在小小的腳踏車后座上,我一天天長大。

一直長到他們已經很難帶動我的時候,爸爸媽媽每天帶我坐公車上下學。但是這種方式效率太低了,沒過幾個月,他們就讓我自己去坐車上下學。是啊,每天帶我坐車到學校還得再坐車回來。可是當初我卻很不理解,還和父母吵了一架,說他們根本不愛我。但是最終我還是接受了這個現實,改由媽媽每天送我走到車站,然後我獨自上車去學校。這時我已經很少再拉著媽媽的手了。

不知又過了多長時間,我逐漸自己上下學了,並且不需要把我送到車站了,更多的交流是她從陽台伸出脖子看著我的眼神,看我到了樓下就向我揮手。晚上我從天橋上走下,看到陽台的窗戶里是對我的期盼,等著我平安回來。

我已不再和媽媽牽著手走路了,我想是因為我長大了,不需要有一個人來牽著手了。難道媽媽就沒有用了嗎?不是。她每天比我早起為我做早飯,叫我起床,為我準備好一切學習的材料……一次大考之前,我的一份卷子找不到了,我憤怒地把責任推向媽媽,是她把我的卷子弄丟了。媽媽沒有說什麼,努力地幫我找,而我已經放棄了希望。媽媽找了一晚上,出了一身汗,最終卻是在我的書包內兜里找到了那張卷子。

前些天,媽媽讓我拉她一把,好久沒有拉起媽媽的手,我發現她的手已經變得粗糙……

如果不是有媽媽,就不會有我的今天,我取得的成績沒有一個能夠脫離媽媽。成長的路上,我一刻也沒有離開媽媽牽著我的手。

成長路上

成長的路上有陰霾,有陽光。但是有他,不斷的驅散我身邊的陰霾,迎接陽光,在成長道路上留下許許多多燦爛的光芒。

小時候,我好比是溫室中的花朵,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依賴父母生活。但是那一天,讓我在成長路上見到了第一縷陽光。年少時,我由於過於膽小連超市都不敢進,付錢時面對收銀員,臉上只能充滿無助,我只能依靠爸爸。但是在這一天,爸爸獨自一人站在門口,嚴肅地命令我自己去買東西,我看著那陰沉的臉只能硬著頭皮進去了。身邊擁擠地人群,琳琅滿目的商品令我畏懼。我按照從前的程式進行著,終於走出了商場。這時爸爸笑眯眯地看著我,拍著肩膀對我說:“孩子終於懂得自立了。”一剎那間,我的心中充滿了自豪也充滿了感激。因為在成長路上,他教會我自立,從此我不再依賴父母生活。

國小時,一件事讓我在此留下一串深刻的回憶。一天體育課,我與前桌因事在教室中做作業,在快下課時,他被老師叫到辦公室去了。一直到下午,他突然大聲的對我吼道:“小偷,還我錢!”我為之一振,面對憤怒的同學,哪怕有理也說不清了。據了解他懷疑我在趁他去辦公室時偷了特他的錢。這荒唐的事,使我難以與他爭辯。直到放學,他才找到了夾在書中的錢。我憤憤不平地回了家,像爸爸訴苦。這是爸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你要慶幸他找到了錢,這樣你們的矛盾才得以化解。待人處事可一定要學會寬容啊。”這番話使我頓開茅塞.從此“寬以待人”這四個字永遠印在我的成長路上讓我做任何事都學會寬容。

步入國中,我的成績直線下滑,面對著突如其來的變故,我再一次跌入人生低谷,一張張不堪入目的試卷,讓我產生放棄之意。那天我有拿了一張極不理想的試卷回了家,爸爸看了看試卷,又看了看我,說:“立下一個目標吧!只要每天都努力奮鬥,進步一點,我相信你一定會有豐厚的成果的。”一語驚醒夢中人,對,我絕不能放棄!要向目標奮鬥,只有不懈的奮鬥才能走向成功。自從那一天起,奮鬥在我心中,已成了一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爸爸的教誨使我懂得了奮鬥。

成長路上有了爸爸地陪伴,就能驅散陰霾,看到明媚的陽光。有爸爸的陪伴,成長路上將會更加明媚。

成長路上

“我是一棵橡樹啊,我永遠結不出蘋果,也開不出玫瑰花。我的使命應該是長得高大挺拔,給鳥兒棲息,給遊人遮蔭。

我反覆地默念著這段話,一棵充滿活力的大橡樹似在遠方向我招手微笑,它張口說了些什麼,然而我始終聽不真切,漸漸地,我陷入了沉思,時間一晃過去了20xx年,我牽著純真的衣襟,跌撞著揮別了童年,也曾摔倒過,也曾迷茫過,也曾自豪地站在頂處。

很小的時候,老師就問過我們:“長大以後想當什麼啊?“每每聽到這樣提問,我都會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科學家。卻不知道科學家是個怎樣高尚的職業。上國小後,我的目標也是不斷變化著,從老師到工程師,從明星到大老闆,沒有一個不是我曾想過的。於是日子也就隨著這些遙遠的夢想一天天地溜著。

直到初一,那次媽媽帶我去一位親戚家做客。家很小,可是當我看到那個座落大方,舉止端莊的大姐姐時,便覺得這個小家是個不同尋常的家。果然,在接下去的長談中,她成了我心中的偶像。從怎樣被柯橋中學拒收(因為她剛從外地轉來)到一個星期後憑自己的努力躍居年段前列,從她以不錯的高考成績到她堅持復讀,從考上北外到公費留學法國,直到如今,28歲的她在父母的提醒下還是堅持不戀愛。她的頑強拼搏實現了夢想。我滿懷欽羨地注視著她,阿姨問我:“你的目標是什麼?“我一時語塞,如今,我再也不能隨便地扯一個職業當我一生追求的目標,我想了想,良久,訕訕得搖了搖頭,羞紅了臉。”不早了,是時候有一個目標了,心裡要記著,認真地去付出,懂嗎?

我抬起頭來,看到那期待和閃光的眼神,心中一顫,堅定地點了點頭,我在心中對自己說,我曾經萬分地想做一個萬人追捧的明星,一個事業成功的白領,然而,那些都是不切實際的。空洞的夢想,沒有真正的熱愛,只是一味的羨慕,不過是一些破碎的肥皂泡。我第一次認真地審視自己,我的未來該是怎樣?

我愛寫作,無論今後我會從事怎樣的職業,我都會用心地侍奉自己的文字,對於我來說,協作是感情的寄託。今後我不會去想那些不切實際的夢,它們或許十分誘人,然而卻不適合我,現在的我告訴未來的自己,無論社會多么繁雜,都要靜下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腳踏實地地走向自己的目標。

就像橡樹一樣,只有有了目標,才會看到自己的價值,不至於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