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成長的高一700字作文

當一個人成長時,面對的東西就會越多,想的東西便越來越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寫成長的高一700字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成長路上

迷茫,苦寂,徘徊……

傷感,痛首,惆悵……

我曾不止一次渾渾噩噩地度日如年,也屢次不知其所般,如同行屍走肉樣苟活於世,對於生命,這是大不敬!

有時候時時在想生命的意義,我是誰?我為什麼來,我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這些問題使我百思不得其解,一直痛苦著。記得先前曾思索過這樣的問題,我現在也終於明白,博識也未嘗是一件好事,也許傻傻地過完蒼茫的一生是快活自在的。但是我還是認為,這世界還是有大智慧的。至少,人生確實存分等級。活了一輩子的老人,在他行將就木之時,他眼中的世界和我們眼中的世界截然不同。世間的風風雨雨,大起大落,他經歷了也看透了。他眼中的世界是清晰明朗,絕無半點瑕疵。和我們眼中迷茫、蒼白的無奈完全相反。我同樣也相信,這世上除了像老人一樣博識的,還有一種人,那就是智者。

何以成為智者?“天才在於學習,聰明在於積累。”智慧的獲取既是能力的培養,也是品質的鍛鍊,多讀書可以使人明智,至少大腦不會空洞,是質實的。但人生苦短,我們這些人,說到底還是個“孩子”,永遠都在犯錯誤。因此,我要說,我們活在世上是為了認知這個世界更為確切。

作為生命,享受生活中的快樂,是最真切的。人世中,不能人人驚天動地;不能個個叱吒風雲。所以,平平淡淡才是真啊!

然而,真正的快樂源於為目標付諸行動的過程。自身的快樂無非滿足自己的私慾:愛、恨、情、仇;錢、權、色、利……等等,這是小“樂”;而大樂在於把快樂帶給大家,將快樂放大,像流感一樣,傳染給每一個人。

雖然,我現在很迷茫,但我對於未來還是憧憬美好的。這是生命本質的樂觀,與身俱有,勿須排他。當然,我行走於人間,總得以一面目迎合世界。人生是分境界的,如果說我得到了壯志,上升了一個境界;那么有了思想,則又上升了一個境界;直至今日,我有了行為,則又上了一個境界。可是發展至今,我發現先前走的道路不復存在了。我沒有過去,而未來又變得迷茫了。這樣,痛苦就又周轉了。我要重拾我自己!

我是這樣想的:重新確定我思想的奠基,靈魂的棲居地。在我遇事感到麻煩,能夠通過過去的探索,來得到啟示。至少不會如此迷茫,那么人生也不會有那么多茬路而言。爾後,加緊腳步按照那樣的指示去一步步地踐行。於世界,我有清晰的認識,於事物,我有冷靜的姿態。

為一個目標,為一個承諾,我要去奮鬥,要去戰鬥;為一個信仰,為一個美好的初衷,我義無反顧。雖然曾經忘了為何戰鬥,但一旦決定了,我無怨無悔!

我要用我新的姿態,去見證每一個動人的瞬間,這個世界,因為有了我,而變得精彩無限!

我,就是我,無可複製,也無可比擬!

成長在於心境

一棵樹嚮往藍天,心境就由地面擴張到了蒼穹,於是,萬丈拔地起。

一條溪嚮往大海,心境就由河床擴展到了汪洋,於是,百川東到海。

一個人嚮往遠方,心境就由方寸之地延伸成廣袤原野,在追尋夢想的足跡中,一個人成長了。

成長,不在於處於什麼位置,而在於心境有多大。

有一句廣告詞說:“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說:“心境有多寬,成長就有多高。”

林則徐一詠“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可謂志比天高;以如此廣闊的心境,成為虎門銷煙的英雄絕非偶然。毛澤東一嘆“問天下,誰主沉浮”,心中遠見可見一斑;在這樣的心境下,領導中國人民翻身做主豈非必然?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崙就是憑這樣的野心勃勃南征北戰,建立盛極一時的拿破崙帝國;“精忠報國”刻在背上也寫在心裡,岳飛用這無聲卻有力的心境鞭策自己,為保家衛國抗擊金兵,成為一代名將。

魯迅心繫民眾,為救治傷病東渡學醫,後棄醫從文,這是為喚醒國民麻木的靈魂,幾易志向,心境使然;司馬遷受盡羞辱,然而為完成未竟的夢想與事業忍辱負重,正是他遠大的心境成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

這些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的成功,正是他們一步步成長的結果,而其根正在於他們的心境。

成長表現在形式上,真正的內涵卻在內心中。如果心是小的,再大的舞台也無法展示自己;如果心是大的,再小的舞台也無法埋沒才華,就像落在沙中的珍珠,又有誰會視而不見呢?

拓展自己的心境,讓自己不斷成長。錦鯉的大小與池塘的大小有關,不管你是一條怎樣的魚,不管池塘的大小,把心境設定成海洋,你還會是條寸長小魚嗎?

樹無心終會枯萎,水無心終會幹涸,人無心終會滅亡。

不斷地擴展自己的心境吧,成長起來的你會擁抱藍天,暢遊汪洋,達到夢想的遠方。

逆境中成長

所有的無知,叛逆和改變,只是一個過程,最後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小時候我懵懂無知,是父母輕聲細語的教我們說話,走路,各種小知識。他們總會把我捧在手心裡。當我學會喊爸爸媽媽時他們總會流露出一種欣慰,喜悅的表情。當他們教我走路時,總會牽著我的手,對我溫柔的說:“別怕跟著我走。”如果我摔倒了,她會輕輕地拍去我身上的灰塵,對我說:“沒事沒事,我家寶貝很堅強的。”還有好多好多是他們教會我的,就這樣我慢慢成長了。

後來我逐漸長大,步入了國中,我和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我開始從他們的貼心小棉襖變成了他們最大的困擾。國中的我開始愛打扮,出去玩,每當父母念念叨叨的,我就會覺得很煩躁,會和他們頂嘴。記得有一次,因為我是寄宿生,學校不允許寄宿生在上學時間離校,我晚上的時候就偷偷和通學生混出了校門。在外面玩的不亦樂乎忘記了時間,當回學校的時候,一片寂靜,發現宿舍門鎖了,我只好呆在教室里度過了一晚。第二天,有偷偷的跑回了宿舍。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本以為不會給發現的我卻在下一時間被老師叫到了辦公室。“昨晚去哪裡了?”老師一臉嚴肅的看著我問道。我站在一旁沉默不語。“你一個女孩子大晚上不在宿舍,出去幹嘛?有危險我們怎么和家長交代,做為一個寄宿生就要遵守學校規定,怎么可以擅自離校。昨晚我們給你父母打電話了,你自己打電話和他們解釋一下。”老師有點生氣的站了起來,我走了過去拿起電話,打了過去。“喂,爸爸。”我頓時啞口,不知道要說些什麼。爸爸的聲音馬上傳了過來,“你昨晚去哪了昨晚你老師突然打電話給我說你不在宿舍,我們多擔心你啊……”爸爸一直嘰里呱啦說個不停,我有點不耐煩了說了句“我沒事掛了。”就和老師說了聲,然後回班了。最終以扣分結束了這件事。不過真的結束了嗎?不,並沒有。周五回到家裡,媽媽一看見我又問起了那件事,我不耐煩的說:“我好的很。”這時,爸爸又回來了,也問起來,我感覺到了煩躁直接把書包一扔就跑出門外。我在街上晃悠,遇見了一個朋友,我向她傾訴我的煩惱,她把我帶回了她家,從我們一進家門,她媽媽就念念叨叨,可我卻從未從她臉上看處一絲嫌棄。我問她:“你不覺得這樣很煩嗎?”“為什麼覺得煩?這是媽媽對我的關心呀。”我頓了一下,和朋友說我回家了。

當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卻遇見了爸爸媽媽滿頭大汗在路邊找我,我心疼了,衝過去對他們說:“我錯了,我下次不會再這樣了。”每每經歷一件事,我們都會有所改變,有所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