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描寫誠信的作文1000字3篇

誠信是高樓大廈的奠基石;誠信是市場交易的一桿秤;誠信是人生道路上的指南針。下面一起隨小編來欣賞國中生關於“誠信”的1000字作文吧。

關於描寫誠信的作文1000字篇1:誠信,為人之本

作者:楊天藝

誠信是雨,洗滌著人們心靈的塵埃;誠信是雷,震撼著人們的靈魂。

孔子說過:民無信不立。一個人如果沒有信用,那他就不能立足於社會。“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這是李白《俠客行》的詩句,形容承諾的分量比大山還重,極言誠信的重要。中國是個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誠信一向是中國人引以為豪的美德。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20xx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遊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後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言必信,行必果!讓我們一起講誠信,讓誠信之花開遍世界!

關於描寫誠信的作文1000字篇2:我的誠信夢

燈光下,輕輕地合上書,拂了拂封面上凹凸的題目——《山羊不吃天堂草》。

十七歲的明子,由於生活所迫,遠離故土,跟隨師傅三和尚來到異鄉謀生。但是在如此堅難的生活下,他還是保留著從他那破舊衣衫中散發出來的誠信。明子的家境貧苦,他的父親曾經為了發家致富借錢養了山羊,山羊快長大時卻鬧了饑荒,村中無草,幾十多隻山羊在清香誘人的“天堂草”前,遲遲不肯低頭咀嚼,最後竟一隻只壯烈倒斃。明子家也欠下了一屁股債。

債主登門,他揣著一千元顧客的定金,做了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寄回家?還是老老實實去做生意?那一群山羊一隻只倒下的一幕浮現在他的腦海之中。於是,利益與誠信,他選擇了誠信。

不經意想起一篇課文。父親為朋友捎帶的彩票中彩了,父親經過了一番思想鬥爭之後,最終將獎品——汽車,歸還給了朋友。但他與一家人卻快樂無比。

誠實,使人快樂,不是嗎?

當那一張100分的卷子發下來時,心中似有一股為焰在燃燒,在心中左沖右撞。講評試題卻發現自己有一題是錯的。心中似有一陣冰涼的風吹過,那陣快樂像在秋風中枯黃的最後一片落葉,搖搖晃晃的支撐了一會兒之後,又無奈的離開了自己偎依了好幾個月的枝頭,只留下一個光禿禿的樹去迎接冰冷的冬天。

改分數?堅難的決定!

明子!明子!腦海中閃電般划過一道畫面:一個男孩滿頭大汗的跑著尋找定金主人住的那幢樓房。他發瘋的、忘我的、熱血沸騰的跑著,猶如塞外掙脫韁繩的紅鬃烈馬,用盡全力,只為了遵守那無形的、卻如金子般寶貴的——誠信。

明子克服了利益的誘惑。他使我懂得:誠信是金。

堅定地站起來,將那個驕傲的滿滿拖著兩車快樂的的100分,成為愣愣地垂直著兩腿站著的99分。內心意陽光般地活躍起來,有股泉流進了我的心胸,洗除了內心的污穢與泥濘,明明朗朗,開闊起來,我丟失了分數,卻贏回了最珍貴的——誠信。

關於描寫誠信的作文1000字篇3:誠信是朵花

作者:曾詩蔓

松柏不會因為幾次雨雪的侵襲而背棄它對大地常青的諾言。江河不會因為幾次乾旱的肆虐而違背它對大海永恆的約定。山川不會因為一點龜裂的傷痕而收回它對草木堅守的承諾。

它們尚且如此,作為“天、地、人”三才之首的人,又該如何呢?

是的,誠信是這個世界擁有的最珍貴的品格,它給了世界一個穩定的依賴,給了人心一方安穩的淨土。

誠信是立業之本。在當今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劑接踵而至的時候,哪家企業能夠信守對顧客負責的諾言,它便贏了一半,在阿里巴巴(微博)公司爆發誠信危機,內在誠信體系崩潰之時,我們期盼的是一個真正能夠一諾千金,一諾千萬金的企業站出來,讓消費者真正放心,讓承諾稱得上是鐵打的承諾!只是這樣的企業,才能真正頂起祖國的脊樑!只是這樣的企業,才能真正地成就一批有誠有信的企業家,而非鑽營牟利的不法分子。

誠信是為人之道。在“吾日三省吾身”之時,言而有信是必審必省的一項,可見其重要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人的第一步,就是“修身”,而“修身”的第一步,當推言而有信了。古人常為對老友的一句承諾而跋涉千里;孔子的弟子們為了他的遺願耗時耗力;就連水泊梁山的綠林好漢,江湖大(微博)盜聚集之處,當頭的就兩個字:“信”和“義”,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為了一句諾言,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這才是中國人對誠信的最好闡釋!

誠信是科學研究的根基。科學研究的第一要素不是精密的儀器,不是成熟的理論,更不是實驗室得到的經費,而是存在於科學工作者腦中的對科學、對真理的承諾,如同醫務工作者從醫前的宣誓,這個承諾同樣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同那些偽學術、假科學相比,布魯諾堅持日心說,被教會關押,迫害長達八年!但也無法改變他對科學和真理的忠誠。如果每個科研工作者都對自己的誓言恪守,誠信地做每次的研究,不弄虛作假,這樣才能創造一個真正高效的科研環境,為祖國做出更具震撼力的貢獻!

我們許諾,所以我們遵從,我們約定,我們信賴,讓我們懷著互誠互信的心態去面對每一件小事,我們必將成功!

因為至誠,所以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