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創新的優秀作文600字

作文一:創新在我身邊

科技進步,正是因為創新,有創新,才能不斷地改善與發現。

看看世界上的偉人:25歲的愛因斯坦勇於創新,堅持自己的立場,推翻了牛頓“絕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論,提出了“光量子”的理論,為之後的量子學奠定了基礎;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中推翻了當時統治著人們大腦的《地心說》,他根據自己對宇宙及星系的理解,從而建立起了《日心說》,通過重重困難,哥白尼的《日心說》得到了驗證,從而成為了新的權威。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科技每天都在飛快地進步!每隔一段時間,我們總會聽到發明了什麼新的科技,或者開發了什麼新的技術。最令人為之震撼的,當然要數當代的通訊產品了。

追溯到古代,人們通過驛差、漂流瓶、烽火進行信息傳遞,時間長而且容易發生誤差;近代,莫爾斯和貝爾分別發明了電報和電話,通訊方式開始出現新的轉折;現代,中國便出現了郵政系統,即使人們遠在千里外,也可以利用其傳遞信息,互送物品,這無疑使溝通更加方便了;到了當代,電子計算機、智慧型手機成為了人們必備的通訊產品,人們可以快捷地從網際網路或手機上查閱信息、觀看電視電影甚至購買商品。平時,人們用QQ、微信來通報自己的情況、了解身邊發生的事情;過年過節,人們通過手機互發簡訊問候。這對於古代人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

正是因為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和創新,科技才能夠發展到今天,為人們帶來輕鬆和便利。科學永無止境,讓我們不斷探索,不斷發現,享受創新帶給我們的樂趣吧!

作文二:學習貴在創新

創新,是學習的生命力。它就像一盞明燈,在黑暗中放射萬丈光芒,引導人們不斷前進,走向成功之路。

翻開人類歷史長卷,有多少偉大的科學實踐者不正是通過點燃創新――這盞明燈而達到成功彼岸的嗎?就拿物理學家法拉第來說吧,他在奧斯特試驗的基礎上,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產生了新的研究思路,提出能否實現磁生電這一偉大的構想,經過一系列的試驗於探究,他終於成功了,從而開創了電學事業的先河。他不正是由於創新精神而獲得成功的嗎?

培根曾經說過,“只見汪洋就以為沒有大陸的人,不過是拙劣的探索者”,這些“拙劣的探索者”的失敗,根本原因在於他們沒有創新的精神。科學發明需要創新精神,學習同樣需要創新精神。英國有個人叫亞克敦,可謂是世界上讀書最多的人,他閱讀過的書不計其數,可最終卻毫無建樹,原因就在於他沒有將書本只是加以創新,轉變為自己的思想和能力。

與之相反,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在博覽群書的基礎上,大膽探索,對資本家發給工人的工資產生了疑問,正是抱著這種求索創新的精神,他不斷深入工人民眾,調查研究,終於發現了剩餘價值的秘密,為了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學習必須有創新,否則,即便讀萬卷書,也是徒勞無益的。

學習貴在創新,只有創新,才能學有所成;只有發揚創新精神,我們才能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立於不敗之地,成為一名合格的弄潮兒!同學們,行動起來,讓我們為祖國的明天而奮鬥吧!

作文三:我們需要創新

德國歌德說過:"要成長,你必須獨創才行。"的確,一個人要不斷成長,不斷進步,必須需要創新。

曾看過這樣一則故事: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兒子在自己的花園裡散步。他神情沮喪,很遺憾地對兒子說:“孩子,十分遺憾,今天有個發現。它和牛頓的發現同樣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學假設即普朗克公式。他沮喪這一發現破壞了他一直崇拜並虔誠地信奉為權威的牛頓的完美理論。他終於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設。人類本應因權威而受益,卻不料竟因權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學理論停滯了幾十年。25歲的愛因斯坦敢於衝破權威聖圈,大膽突進,讚賞普朗克假設並向縱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論,奠定了量子力學的基礎。隨後又隨意破壞了牛頓的絕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論,創立了震驚世界的相對論,一舉成名,成了一個更偉大的新權威。

看完這則故事,我懂得了創新要勇於否定權威,在學習上,我們不能一味的接受新的知識,要學會獨立思考,勇于思考,不斷創新。現在,我也逐漸養成了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創新是一把金色的鑰匙,打開知識的大門;創新是一股清澈的泉水,澆灌枯涸的心靈;創新是燃燒的火把,照亮未來的路!因為創新,我們才這么的幸福;因為創新,我們才這么的豐富多彩;因為創新,我們才這么的快樂;因為創新,我們才這么的精彩。

作文四:我是創新小達人

2088年,我已是一名大科學家。

近日,我研發出一棟智慧型大樓。這棟大樓有五層,每層有80多間教室!為了方便學生,大樓上配備了一台幻形影移器。學生只要一進學校,想一想自己的班級,機器就會自動運轉,學生就會立即被吸送到自己的座位上。

夏天,烈日炎炎,熱得汗流浹背;冬天,北風呼嘯,凍得你瑟瑟發抖。可是,當你走進這棟樓的教室時,你一點也沒有這種感覺。知道為什麼嗎?告訴你,是這些外表普通的窗子起的作用。你可別小看這些窗子,它能利用太陽能調節室溫。這時,你可能會說:“切,不就是太陽能空調嗎?”那你可大錯特錯了!它可是真正的“高科技”,窗戶本身就含有氧氣分子,因光合作用,能釋放出氧氣。這樣既調節了溫度,又給室內輸送了氧氣,保持空氣清新,能有效防止“空調病”。

這棟大樓的安全也十分讓人稱道。整棟大樓用一種十分輕便的材料製成。全樓的重量僅為十公斤。可是它卻堅如磐石,固若金湯,可防八級地震,十級海嘯,十分安全。即使遇到一個它抵擋不住的災難,它也還有最後的殺手鐧——它可以飛進宇宙空間站,等災難過去,它才會飛回來。並且,在空間站期間,教室里的椅子、桌子都可以食用,這些桌椅具有十分豐富的營養,而且味道也十分可口。最重要的是,它還能夠不斷生長,這樣足夠一個大胃王吃上十年!能讓整棟大樓的人,等到災難過去,能安全地返回地球。

這就是我在2088年的最新研究,怎么樣?很酷吧!是不是很讓人心動?

作文五:談創新

所謂創新,概括地說,就是繼成前人,又不因循守舊;借鑑別人,又有所獨創;努力做到觀察形勢有新視角,推進工作有新思路,解決問題有新辦法,使各項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

實踐是創新的基礎,離開實踐,創新便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經驗告訴我們,創新應該一切從實際出發,以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敢於摒棄不合時宜的認識、觀念、做法,形成切合實際的路線、方針、政策,發展我們的菸草事業。中國有句格言:常有所疑——創新的發端,勇於破疑——創新的能源。魯迅先生曾說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很令人佩服。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除了英勇無畏,首先是一個長於質疑的發現者。

人,要進步,要發展,都要有一股推動其不斷向上的動力,使人們能夠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創造力,由此推動人們自強不息,努力奮鬥。這個動力的形成,正是基於勤奮學習和知識累積。人們越是學習,未知的世界越大,人們也就越感到自身知識的缺乏;而越不斷學習積累,越能不斷有所創造。

創新,需要誠實和謙遜的態度。有人說,謙遜是一種坦然面對成就和榮譽的精神境界,是一種求真務實、甘當學生的思想品格。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我們更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自覺地把創新作為一種不懈的追求,始終保持一股闖勁、衝勁、韌勁,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寬廣胸懷與氣度,開拓創新。

這樣,我們才能在偉大實踐中不斷有所發明、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我們的國家才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