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蘇東坡突圍》有感

蘇東坡,即蘇軾,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時還擅長書法:“自出新意,不踐古人。”其中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開創“尚意”書風,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等三人並稱“宋四家”。在繪畫方面擅長畫枯木竹石,反對程式束縛,重視神似,提倡“士人畫”。

這便是蘇東坡,一個名震文壇,賦予後世無數精神財富的的大文豪,可卻是生在了一個偏偏令其飽受折磨的年代。就像他弟弟蘇轍所說的:“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他太出色,太有名,以至於把四周他人的筆墨比得分外寒磣,讓同代的其他文人倍感狼狽。文人中也不乏人品低劣的朝廷官人,他們容不下如此出色的人,才會對蘇東坡百般為難。

在這條歷史長河的波濤中,東坡病逝於常州,他倒下了,被鯨波不知卷到了何處,但,有一種名為“蘇東坡”的東西正在滲入每一個中國人的靈魂。